“反加班潛規則”不妨一試
得不到補償,又不能準時回家跟家人共享天倫,難道就任由“加班潛規則”把疲憊的身心捆綁在辦公室嗎?“被加班”的職場人士該采取什么良策,才能在工作與生活中找到平衡呢?以下是一些“職場牛人”總結出來的“反加班潛規則”,不妨一試。
安慰家人:跟他們開誠布公地談一談,把單位目前的發展狀況和加班的苦衷告訴家人,讓他們了解你的處境,不過你一定要誠心表示一有機會就好好補償。
應對領導:輕易不要“造次”,除非真有重要事情一定要走。這時,向領導誠懇說出你的理由,并表示當天的工作一定不會耽誤,事后要加倍努力。
聯合同事:建議先在同事中建立一個小同盟,在加班結束后邀領導一起吃夜宵,席間送給上司一些動聽的語言,半開玩笑地說出你的目的。領導的智商不比你低,這樣的“鴻門宴”會讓他有所察覺。若完成了手上的工作,礙于面子不敢第一個下班,可與同事達成協議,下班后拖延10到15分鐘,大家就開始“閃人 ”吧。
贏得認可:出色地完成領導交代的工作,就會在業務上贏得領導的認可。超負荷的加班,領導可能更累,哪怕是表面上多給予領導一些理解,簡單的問候、一起吃夜宵等等,就會在感情上贏得領導的共鳴,以后這個班可加可不加時,領導就會考慮“放人”。
節日加班費像燙手山芋,要加班費還是保飯碗,農民工和白領面臨相同考驗。害怕丟工作,不敢較真,成為節日加班族的無奈選擇。據智聯招聘網和新浪網聯合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拿不到加班費,高達71.3%的職場人士選擇默默忍受”。
要加班費還是要飯碗,兩者只能選一,早已是公開的秘密。節日加班,應有加班費,比如國慶長假加班,前三天拿三倍工資,后四天拿兩倍工資,這規矩藍領白領沒人不知。然而知不知道規矩是你的事,能不能拿到加班費卻由不得你。在企業與勞動者強弱不對稱的背景下,較真追討加班費,很可能雖然拿到了錢,卻在明天或后天就被企業用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端走了飯碗。在加班費和飯碗之間,又有多少人有勇氣選擇前者?顯然,對加了班拿不到加班費卻又不敢較真追討的藍領、白領,誰都可以“哀其不幸,怒其不爭”,然而這隔岸觀火一般的“哀”和“怒”,除了情緒表達,沒有什么實際的意義。
幾年前,欠薪是農民工普遍遇到的問題。直到2003年,溫總理在重慶考察時聽到了農婦熊德明反映的實情,在總理的直接干預之下,不僅熊德明要回了被拖欠的工薪,大規模的民工工資清欠行動也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展開,從而使數以千萬計的農民工拿到了自己的血汗錢。始于2003年的大規模清欠行動,其更深遠的意義是農民工的工薪問題納入了各地勞動保障部門的視野,勞動保障部門由被動加入變為主動出擊,一系列政策措施陸續出臺。農民工工薪被拖久的現象今天盡管仍時有發生,然而相比于幾年前的面廣量大,局面確實有了極大好轉。說農民工工薪問題正在進入規范化軌道,恰也不是夸張。觸類旁通,解決用人單位不付加班工資的問題,也同樣需要勞動保障部門的主動加入,而不能只是節前泛泛而談地“提醒”,事后則“不告不處理”。
由勞動保障部門為拿不到加班費的藍領、白領們仗義執言,追討薪酬,名正言順?!澳貌坏郊影噘M,高達71.3%的職場人士選擇默默忍受”——這個調查數據,與其說顯示了勞動者的軟弱,不如說折射了勞動保障部門的失職;與其說反映了勞動者的無奈,不如說是勞動者對勞動保障部門的呼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