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厄爾尼諾”驚醒針織印染了嗎?
進入7月傳統淡季,泉州針織印染仍是一片火熱。
“通知物流部門,準備航運事宜。印染廠的貨一送到,馬上發貨。”6月下旬,聯邦三禾紡織貿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榮華再次下達指令,更改一宗國外面料訂單的運輸計劃,以保證貨品在交貨期內準時送達。這已經是聯邦三禾今年以來第三次采取航運發貨。看著公司采購部一片忙碌,工作人員不停地打電話向印染廠催貨,王榮華無奈地嘆道:“這次印染廠交貨時間又比預期遲了快一個月。”
另一家布行貿易商臺隆布業也遭遇了同樣的情況。自3月份以來,每周聯系印染加工廠催貨,已成為該公司的例行功課。
布行貿易商們的著急正反映出目前泉州針織印染行業的火熱。從今年開年至今,晉江石獅一帶的針織印染企業一直火爆,訂單應接不暇,不少印染企業紛紛表示:今年,整個行業迎來了近五年來最好的時期。即便已經進入了傳統淡季———每年的6月—9月份,可針織印染卻毫無“淡”的跡象。在淡季不淡的反常行情下,針織印染企業忙碌的背后似有隱憂顯現。
熱現象:旺季五年來最長
晉江華峰織造印染實業有限公司內,數輛載滿坯布的大卡車停在廠區進出口附近,占去了大半部分空地。一旦有貨品從倉庫運出來,馬上就有人安排卸貨,將新的坯布運進廠。
“這些貨車是來自客戶公司,停留在該公司已有一段時間了,就等著排隊進倉庫。倉庫里早已經堆不下貨了,現在客商都把貨運到廠里來等著。每天新運進廠區的坯布超過了出廠的成品色布面料,廠區內存量坯布不減反增。”華峰公司營銷部兼生產部負責人張雪勇介紹道,從4月份開始,華峰生產部就一直處于加班加點趕單的滿負荷生產狀態。
在石獅錦尚工業區一帶,多家針織印染企業的情況幾近一樣:白色的坯布堆積如山,廠區內幾乎所有空地,包括停車場、露天球場上也都堆滿了坯布,只剩下了過道。原本一個月產量為300萬碼布,然而在今年火熱行情的驅動下,石獅的一家染整企業將產能提高到了每月500萬碼布,產能同比增長超過六成。“即便我們已經盡力擴大生產,卻還是只能保證老客戶的訂單。現在要下單,基本都得現金交易,有些客商甚至貨未運到就先交預付款,這對印染加工企業而言,是從來沒有過的。”該企業負責人表示。
“根據以往情況,在年后經歷1-2個月的小旺季之后,第三季度印染行業就會進入淡季,一直淡到第四季度。而今年的情況非常特別,針織印染從3月份一直旺到現在,沒有一絲減弱的跡象,旺季時間應該是近五年來最長的。”一位在泉州印染行業從業十余年的業內人士表示。
探因:出口增長成主要驅動力
作為印染企業的客戶,布行貿易商的下單量決定了印染行業的行情。今年以來,正是布行貿易商訂單量的增長帶旺了針織印染行業。這其中,出口訂單的大幅增長成為主要驅動力。
“今年上半年,我們的面料出口增長了40%左右。以往長期合作的四五家印染廠根本做不過來,我們不得不重新考核,新增加了幾家合作伙伴。”王榮華表示。華峰、福聯等企業旗下的織造廠今年上半年的出口也增長了近一倍,光本廠的出口單就已能滿足自身印染廠的大部分產能。
而除了本地出口訂單外,為期半年的世博會以及即將召開的亞運會也使得江浙粵一帶的出口訂單向泉州轉移,成為推動泉州針織印染走向持續旺季的因素之一。
“據我所知,廣東、江浙一帶的紡織品出口也同樣增長迅猛。本地的針織印染行業今年之所以這么旺,除了本地訂單外,我認為,還有不少來自廣東、江浙一帶的訂單。”臺隆布業副總經理劉志順分析,廣東和江浙也是紡織服裝的主要出口地,在世博會和亞運會來臨之后,由于本地產能不足,不少江浙和廣東一帶的訂單就轉移到了泉州。
華峰印證了劉志順的分析,該公司今年接的外加工訂單有部分就是承接江浙一帶出口訂單的轉移。“現在訂單太多了,接單前我們都會做些了解。今年,的確有一些訂單是來自江浙。我們這類訂單接的不算多,但據我所知,周圍有不少小印染廠這幾個月接了不少江浙一帶的出口訂單。正因為此,許多去年瀕臨倒閉的小廠又起死回生。”張雪勇表示。
冷思考:已透支下半年訂單?
紡織品出口的持續增長對印染行業而言本是一件樂事,但最近一位客戶的下單讓張雪勇有了一絲不安:這位客戶做的是明年1月份的出口打樣單。而在回顧和查詢了近兩個月來的訂單之后,張雪勇的不安更加強烈。
“華峰本身也在做小家紡成品出口,這兩個月來,外商客戶的下單都是大批量的,主要的原因是擔心匯率的波動,所以集中提前將下半年的訂單給下了。現在經過了解發現,這兩個月來,我們接的單也越來越多是下半年的出口訂單。也就是說,我們極有可能是在透支下半年甚至明年的訂單。”張雪勇擔憂,印染行業的旺季可能僅持續到9月份,而9月份以后的傳統旺季則會轉淡。
對于大多數正處于非常忙碌時期的針織印染企業而言,他們更多的是驚喜于市場的好行情,淡季的反常目前尚未引起多少人對行業進行深究。但對同處印染行業的梭織印染企業來說,稍顯冷清的行情,使得他們更能心平氣和地靜觀和剖析整個印染行業的發展趨勢。
“梭織印染企業今年上半年的情況比去年稍好,有逐步回暖但并不十分明顯,與針織印染的現狀沒法相提并論。我們分析了一下,主要原因在于梭織紡織品出口單不如針織紡織品出口單有著大幅度的增長。但這兩個月來,梭織紡織品的增長也漸漸明顯了,客戶對于匯率波動的擔心已經明顯表現出來。或許我們也有機會迎來如針織印染一樣旺的行情,但在這之后,如果下半年人民幣升值啟動,出口勢必受到影響,屆時印染行業恐怕又會再次面臨低迷時期。”石獅港溢染整織造有限公司董事長侯清秩表示。
□記者觀察
“厄爾尼諾”驚醒行業
面對火熱行情,大多數針織印染企業都沉浸于喜悅之中。去年金融危機下的苦苦掙扎,不知還有多少企業能記得。“國內紡織品多是以出口為主,印染行業也主要靠外單”,侯清秩這話不錯。國外市場萎縮給泉州印染行業帶來的影響在金融危機中體現無遺。
也許,發展國內訂單是企業該走的路。金融危機促使一些二三四線新品牌在國內市場迅速崛起,有不少品牌還保持著迅猛的發展勢頭,這將成為印染行業的機會。{page_break}
而另外一條路,就是繼續技改提升。今年能享受到持久旺季的印染企業是經受住金融危機考驗的企業。而去年,他們正是通過技改穩住了發展步伐不至于后退。這樣看來,新準入條件的實施正是時候,它將成為幫助企業積極尋求出路的助劑。在行業門檻和各項標準提高的倒逼機制下,企業不得不從內部管控著手,進行技改提升。
不管怎樣,希望企業多一份危機意識,及時做好應對措施,那么即使“厄爾尼諾”現象驟然出現,也都能從容應對。
□相關鏈接
解讀印染行業新準入條件
2010年6月1日,《印染行業準入條件(2010年修訂版)》正式實施,2008年2月4日公布的《印染行業準入條件》同時廢止。2010年版《印染行業準入條件》進一步提高了印染行業準入門檻,并對現有印染企業提出了要求,各方面要求更加細化,主要作了以下幾個方面修改:
在企業布局方面。在政府規定的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保護區和主要河流兩岸邊界外規定范圍內不得新建印染項目;缺少環境容量地區,要限制發展印染項目,新建或改擴建項目要與淘汰區域內落后產能相結合。
在工藝與裝備要求方面。新建或改擴建印染生產線總體水平要接近或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現有印染企業要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逐步淘汰使用年限超過15年的前處理設備、熱風拉幅定形設備以及浴比大于1∶10的間歇式染色設備,淘汰流程長、能耗高、污染大的落后工藝。
在資源消耗方面。評估標準提高,新建或改擴建印染項目,棉、麻、化纖及混紡機織物綜合能耗由每百米≤38公斤標準煤提高到每百米≤35公斤標準煤;現有印染企業棉、麻、化纖及混紡機織物綜合能耗由每百米≤54公斤標準煤提高到每百米≤42公斤標準煤。
在環境保護與綜合利用方面。印染廢水原則上應自行處理或接入集中工業廢水處理設施,不得接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確需接入城鎮污水處理系統的,須報經城鎮污水處理行業主管部門充分論證,領取《城市排水許可證》后方可接入;水重復利用率要達到35%以上;新建和改擴建項目要在省級投資或工業管理部門備案。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