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沖行情未走遠 棉花牛市還將繼續
近期,棉花經過連續多日的雨水刺激后,減產得到了大多數人的認可,棉花拋儲迅速走高,棉花期貨和電子撮合也尾隨其后,市場一派“喜氣洋洋”。
對于新年度棉花價格的走勢分析,2009年的上沖行情遠未結束,供需不足,棉花牛市還將繼續。
1、減產屬實,棉花供應緊張局面未改變
中國棉花協會日前公布的“8月中國棉花生長指數分析”顯示,今年全國棉花單產將比上年下降3.0-3.5%,下降幅度比7月預估值增加0.5個百分點,主要受到天氣因素影響。報告指出,8月份中國棉花生長指數(CCGI)為94,而前7年同期平均值99;全國成鈴數11.1個/株,苗情差去年半成多,但與往年同期相當。而根據之前公布的植棉面積比較,今年棉花減產情況已基本得到確認,很多地方還出現絕收現象,這更加劇了棉花供應緊張的格局。為了滿足紡織企業生產需要,國家在2009/10年度共下發了360萬噸棉花配額和170萬噸拋儲棉花,可是今年呢,棉花減產情況比去年更嚴重,而市場需求卻得到根本性復蘇,由此看來,棉花缺口的空間將超過去年。
2、全球棉花供應基本充足,但庫存消費比降至十五年新低
8月12日,美國農業部發布了最新一期全球棉花供需預測月報,由于產需缺口擴大,2010/11年度的全球期初和期末庫存均有所下調。期初庫存下調了74.3萬噸。另外報告還調增了印度、美國、土耳其和澳大利亞的產量,全球棉花產量達到2544.2萬噸,而中國大陸和土耳其需求的增加,本次報告將全球棉花消費量增加2.7%至2631.7萬噸。根據產出消費計算,2010/11年度,全球棉花缺口為87.5萬噸。報告還減小了全球期末庫存至993.1萬噸,庫存消費比降至38%,是自1994/95年度以來的最小值。
3、國儲投放未能壓低棉價,籽棉收購價持續走高
雖然國儲棉多次宣稱將通過投放儲備棉和進口棉配額來平抑國內棉花價格上漲,不過每次都收效甚微。目前正在進行的60萬噸儲備棉競拍,折328級成交價一直保持在18000元/噸左右,遠遠高于政府設定的競拍底價16500元/噸,而棉花期貨和電子撮合價格均出現上漲,儲備棉并未壓低市場棉價。從上周開始,吐魯番就陸續的有采花工人、棉花采購商進駐,4元一斤的籽棉已打破歷史記錄,可是收購起來也相當困難。部分地方的新花,衣分在40左右,價格達到4.1元/斤,按照當地棉籽價格為2.1元/公斤計算,加上500元的加工費和100元的利潤,去除水分、雜質和損耗,新花成本達到18000元/噸,相比去年的13000元,價格直接上提5000元,漲幅為38.46%。
4、下游產量高,棉花需求持續見漲
2010年,經過金融危機的洗禮后,國內外的經濟情況都得到進一步好轉,紡織品服裝的出口也呈現出快速增長的勢頭。根據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統計中心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7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布產量為57.599萬米,1-7月累計布產量達3543381萬米,同比增長16.73%。其中棉布產量,7月份為340820萬米,1-7月累計產量達2097432萬米,同比增長20.92%。另外,色織布(含牛仔布)今年前七個月的生產也保持穩定增長,累計產量達147641萬米,同比增長21.10%。2010年1-7月全國規模以上企業紗產量達15001135噸,同比增長16.19%;其中棉紗產量達11451596噸,同比增長14.92%。棉紗和棉布產量的大幅提高需要更多的棉花,而紡織品出口的恢復也支撐了棉花的需求,棉花需求見漲。
5、供應趨緊,外棉價格持續走高
按照USDA預估數據,2011年全球仍然是棉花需求大于棉花產量的格局。雖然儲備棉的競拍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棉花緊張的程度,但棉花連續兩個年度的供給偏緊仍然是決定性的因素。國際棉花價格在2010年以來也創出10年高點,并且近期國際棉花價格再次回升。雖然近期美棉走勢較前期明顯放緩,不過美棉優良率降低及國內天氣提振,棉價短期仍將保持較好的上升形態。而從CFTC分類持倉報告顯示,以基金為代表的非商業多頭頭寸持續加倉,市場資金仍舊看好期棉后期走勢。
總的來說,棉花經過去年的供應趨緊,2011年全球棉花供需形勢仍將繼續偏緊。市場消費層面的利好因素正在強化,9月紡織旺季即將到來,內外銷市場復蘇良好,預計在供應趨緊的刺激下,棉花后市仍將持續看漲。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