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將建民族服飾、唐卡等六大民族文化產業群
近日,記者從青海省文化新聞出版廳獲悉,我省已將發展工藝美術、專業藝術團體、藝術培訓業等五大特色文化產業,建設民族服飾、唐卡等六大民族文化產業群作為我省今后文化產業基地和園區發展的總體思路。目前,我省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和主題公園總占地面積34.2萬平方米,共投資6.3億元,從業人員5932人。2009年各文化產業基地收入29859.14萬元。
青海省文化新聞出版廳文化產業處處長李曉燕介紹,目前,我省已有國家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3家,其中演藝服務業1家、工藝美術品加工銷售類兩家,省級文化產業示范基地22家。“我省發展文化產業基地、園區和主題公園建設起步較晚,最早的1家工藝美術品加工銷售企業成立于1979年,大部分產業基地和園區成立于2000年以后。”李曉燕說。
據悉,根據文化部《文化產業振興規劃》以及《文化部關于加快文化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我省文化產業基地、園區發展的總體思路已經確定。根據總體思路,我省將大力發展以唐卡、昆侖玉、藏毯、民間刺繡、民族服飾等為龍頭,以“青海國際唐卡藝術與文化遺產博覽會”為平臺的民族特色工藝品產業,以專業藝術團體為龍頭,以民營演出團體為基礎的民族歌舞演出業,以歷史文化和民族民俗文化資源為依托的文化旅游業等五大特色文化產業。此外,我省還將加大文化產業群的建設力度。建設以藏羊集團為龍頭的藏毯產業和以伊佳為龍頭的民族服飾產業基地,以黃南熱貢藝術為龍頭的唐卡產業基地,以格爾木為龍頭的昆侖玉生產基地等六大民族文化產業群。
為了建立和完善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體系,為非公有制文化企業的合法經營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省委、省政府已經出臺《青海昆侖玉產業發展指導意見》和《關于促進昆侖玉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對加工制作昆侖玉為主的工藝美術品企業給予扶持。省政府還設立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從2007年開始,每年撥付1200萬元,用于文化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共撥付文化產業專項資金3600萬元,用于全省文化演藝業、工藝美術品研發、加工等行業,并扶持一部分文化企業的貸款貼息。”李曉燕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