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備賣光新棉未上市 棉花賣瘋了
棉花瘋了。
在馮夢曉看來,棉花價格瘋漲,超出所有人的預期。
馮夢曉,中儲棉花信息中心信息總監。
和馮夢曉持相同觀點的還有董雙偉。董雙偉,首創期貨研發中心經理,多年專注于棉花期貨研究。
9月中旬以來,棉花價格暴漲,漲幅超過20%。刷新了自1999年國家放開棉價格以來的最高紀錄。同期國外棉價(Cotlook指數)也大幅上揚,從94.1美分/磅漲至108.5美分/磅,漲幅也有15%。
棉價價格暴漲背后,一個不容忽視的事實是,近年來棉農收益低,導致棉花種植面積大幅下降,從根源上引發供需緊張。
棉花大牛市 一年半一倍
“2009年以來,國內外棉價漲勢迅猛。”馮夢曉稱,在已有記錄數據中從未有過如此漲勢。
9月27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21255元/噸,而2009年1月5日,中國棉花價格指數(CCIndex328)則僅為10994元/噸,上漲10261元/噸,漲幅達93.33%。馮夢曉稱,2005-2008年我國棉價的年度漲跌幅度一般在5%以內。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2002年6月17日,由全國棉花交易市場首次發布,是反映國內棉花價格的一個綜合性指標。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以全國各地紡織企業的棉花實際到廠價和全國棉花交易市場每日實際成交的棉花現貨價格為計算基礎。
同時,將各省紡紗量占全國紡紗量比例和各報價紡織企業的紡紗能力作為權重,經幾次加權校準后,最終生成“中國棉花價格指數”。
中國棉花價格指數反映的是全國綜合平均價格水平。中國棉花價格指數最初每周發布一次,現改為每日發布一次。
“那些專門收購棉花的棉企,現在很迷茫。”馮夢曉稱,最近很忙,受邀到各地講解棉花行情。同樣很忙的還有董雙偉,按他的話說“電話快被打爆了。”
董雙偉說,此輪上漲行情始于美國紐約期貨交易所(簡稱ICE)。7月中旬,美棉期貨開始發力,不斷沖高,帶動鄭州商品交易所(簡稱鄭商所)棉花期貨價格走高。
鄭商所成立于1990年10月12日,是我國首家期貨市場試點單位、目前全國四家期貨交易所之一,隸屬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垂直管理。
2004年,棉花期貨登陸鄭商所,使之成為繼ICE之后世界上第二家經營棉花期貨的交易所。
期貨價格上揚,帶動電子撮合市場和現貨市場價格升高。
“賺瘋了。”董雙偉說,棉花期貨商遇到了難得的好光景,比股市還瘋狂。
在馮夢曉看來,“賺瘋了”的還有棉紗企業,但下游的織布和服裝加工企業則面臨成本上升帶來的巨大壓力,產業發展面臨危機。
馮夢曉對2009年度棉花大牛市是這樣解讀的。棉花年度是從9月1日開始到次年的8月31日結束。剛剛結束的棉花年度是2009棉花年度(以下簡稱2009年度),首先,2009年度棉花產量下降了15%左右,而且質量也大幅下降,三級以上的棉花產量較常年下降了30%。 其次,2008年度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有些紡織企業把庫存量壓縮了。那就要在正常貿易庫存之外加一個庫存,它叫再庫存效應。再庫存效應就體現在2009年度,由于災害導致棉花產量下降和棉花質量下降,又遇到再庫存效應,就使得2009年度的棉花漲勢非常得猛,從13000一直漲到接近20000元。然而,剛剛開始的2010年度的棉花漲勢更兇悍。
儲備棉賣光 新棉未上市
“價格突破一噸2萬的時候,市場找不著方向了。”董雙偉稱,當時很多資金已經獲利回吐,現貨市場價格基本趨穩,但拋儲價格逆市上揚進一步刺激了棉價。
8月10日以來,中儲棉開始實施60萬噸拋儲計劃。拋儲即向市場拋售國家儲備棉花,以平衡市場需求。棉花拋售采用競價機制,拋儲棉花價格逆市上漲,短短一個月漲幅超過千元。
“拋儲棉花價格領漲。”董雙偉稱,25日儲備棉價每噸較中秋節前又上漲1747元,環比漲幅創下今年之最,這在以往很少發生。
“2008至2009年度,中儲棉的收儲價格為13000-14000元/噸。中儲棉是最大贏家。”董雙偉稱。
截至9月26日,中國儲備棉管理總公司累計投放56.1195萬噸,實際成交55.1596萬噸,成交率為99.3%。
26日,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發布《關于增加40萬噸國儲棉投放的緊急通知》稱,為了保證紡織企業生產用棉需求,在前期60萬噸國儲棉投放任務量基礎上,繼續通過競拍方式投放40萬噸國儲棉。
2008年度,中儲棉收儲272萬噸,2009年度拋儲133萬噸,結余139萬噸。2010年度100萬噸拋儲后,國家儲備不足40萬噸。
“真的是很恐怖。”董雙偉稱。
由于受氣候影響,今年棉花收獲比往年推遲15天左右。國內棉花大規模上市最快也得到10月中旬以后。美棉剛收獲,最快到港日期也得在11月底,而印度棉出口登記日期一再推遲,可能推遲到10月15日。
“儲備棉也拋完了,新棉花又沒上市,最后可能加劇市場恐慌性購買。”董雙偉稱。
28日,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工商總局、質檢總局、供銷總社和農業發展銀行七部門聯合召開全國棉花工作電視電話會議,預計,2010年度棉花產量將略有減少。對于如何調控棉價,并未拿出具體方案。
“國家對棉花市場的調控能力越來越弱。”董雙偉稱。
美國農業部10日公布數據稱,美國期末庫存棉花58.8萬噸,全球期末庫存也僅有1036萬噸,成為15年來最低。
這個消息再次加深了市場的恐懼。
紡織業 : 恐慌性購棉饑餓性購棉?
“價位在18000元-19000元/噸的時候,紡織企業不看價格,有貨就搶。”董雙偉稱,很多客戶接受了他的建議,在此輪大漲前都大量進貨。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紡織工業增加值2008年觸底后迅速回升,2009年同比增幅10%以上。
2009年以來,我國的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零售額同比增長20%以上,且增速不斷提高,2010年7月達到了24.4%。
據海關總署數據,2009年,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逐步回暖。2010年7月,紡織品服裝出口突破200億美元,創歷史新高,恢復到金融危機前水平。
今年4月22日,華芳紡織第一大股東華芳集團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統減持1570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98%。
公司公告稱,華芳集團減持,是為儲備合適價位的棉花。
華芳紡織是華芳集團控股的唯一上市公司,其主營業務是棉紗、裝飾布和針織染整的生產與銷售。
馮夢曉稱,近10年來,我國棉花產需缺口基本保持在200萬噸以上。我國是最大的棉產國、最大棉花消費國和最大的棉花進口國。
2009年度,國內棉花庫存僅為238萬噸,僅相當于2005年度49.4%,為20年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