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裝價格“節節高升” 今年冬裝不便宜
王女士在山西太原市柳巷做女裝生意已有5個年頭,對服裝價格年年見漲早已司空見慣,但今年冬天沒了譜的漲幅,在她印象中還是頭一遭。據王女士介紹,她一般每個月都會去廣州、深圳進貨,最近一次是9月中旬去廣州白馬服裝城,那時服裝價格已經漲了起來。“開始走了一家兩家店,覺得這些店的秋冬裝比去年貴了不少,想看看再出手,但走了七八家后才明白:原來今年冬裝是普遍上漲。”結果,王女士還沒逛多久,手里的5萬元進貨款就花個精光。“以前5萬塊錢能上不少貨呢,足夠店里賣一陣。可現在,錢沒了,貨卻沒進多少。”對今年冬裝普遍漲價,王女士只能無奈地面對。
“去年一件營業額起碼比去年下滑了25%。
傅小姐的遭遇不僅發生在太原市很多的臨街小服裝店里,在消費水平較高的親賢街商圈,商場的品牌服裝也面臨生意難做的窘境。年近60歲的畢女士去年剛入駐王府井百貨經銷服裝。她表示,今年的生意不太好做,賣吃的比賣穿的好賺錢,價格不管怎么漲,大家該吃還是得吃,但衣服就不一樣了,大家嫌貴不買也不至于沒得穿。”畢女士告訴記者,“適當提高新品價格,是多數服裝企業應對成本上升的法寶,一般原材料成本上漲10%,產品定價會上漲8%至15%。今年各項成本都漲,原材料、人工費、運輸費等等,導致服裝的進貨成本價比去年漲了許多。過去冬裝每天能走十幾件,現在每天也就能賣幾件。”
記者了解到,目前,不僅以棉服為代表的含棉服飾價格水漲船高,羽絨服的價格增幅更是“突飛猛進”。別的服飾最多上漲20%多,羽絨服的整體漲幅則高達三四成。“同品牌、相似款式和布料的羽絨服,去年短款賣500元,今年就要賣700元;中長款去年賣900多元,今年就得賣將近1300元。”某品牌羽絨服專賣店的店員告訴記者,今年的價位高得出乎意料,目前品牌羽絨服還能賣到二三百元的肯定是去年、前年的舊款,新款絕對不賣這個價位。
面對價格紛紛上漲的各款冬裝,有的市民表示無所謂,有的則捂緊腰包,精打細算起來。
“今年冬裝價格漲了不少,連內衣、襪子都漲。去大商場里瞅瞅,看得上眼的全都一千多塊錢,稍好點的就兩千多。要一直這么貴,今年就不打算添衣服了。”剛到太原工作的小張皺著眉頭說,自己每月收入才兩千塊,而最近物價上漲太猛,跑去商場買衣服,發現一件冬裝快頂上自己一個月的收入了,“現在柴米油鹽通通漲價,在這種情況下,還是先喂好自己的肚子吧。衣服嘛,去年的也能穿。”
太原市民林女士也是在逛了一圈商場后決定,今年的羽絨服不從商場里買了。“聽說定做羽絨服的價格能比商場便宜一半,而且質量和款式也差不到哪兒去。”采訪中得知,最近,除了定做羽絨服,一些皮衣改衣店的生意也不錯。據了解,花個一二百元,就能把皮衣的款式來個大變樣,比買件新的省下不少。
對于多數80后、90后年輕人來說,平時都是在品牌店里試好款式和大小,然后去網店對號下單,能省下起碼30%差價。如今,這一招正在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效仿。正在上大學的小燕平時就熱衷網購,沒想到自己年近五旬的母親最近也開始對網購感興趣了,“我媽非讓我從網上找找她在商場看好的那款大衣,說是也要從網上買,這樣省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