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元服裝何時才能回歸“親民”角色
近日氣溫回升,趁著天氣暖和,購置冬裝也成了此時人們忙碌的主題之一,但是記者在走訪今年冬裝服裝價格上漲的原因何在?標價上千元的衣服究竟何時才能回歸“親民”的角色呢?
棉價半年價跌四成
近日,據報道,國內棉花期、現貨市場陷入低迷。據其公布的信息,昨日,鄭棉期貨全面收低,與前一個交易日相比,主力合約1205下調250元/噸,收于20255元/噸,下跌1.22%。
同期,從山東德州棉花協會發布的信息顯示,該市部分產地棉價跌破4元/斤。據德州棉花協會數據,上周五(10月28日),德州地區籽棉收購價在4元/斤,而此前一周價格為4.1-4.2元/斤。而在去年同期,德州地區籽棉收購價格為6.2元/斤。
“今年棉花(價格)最低點出現在8月份,與3月份時超過31000元/噸的最高點相比,降幅超過六成,即使受19800元/噸收儲價支撐,當前棉價與3月份時的高點相比,降幅也在四成左右。”卓創資訊分析師孫立武稱。
今年秋冬裝漲勢不改
昨日,記者在走訪各大商場時發現,300元一件的外套已經成為稀有。而在某些品牌店內,一件外套價格一般標售千元以上。
當然,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商場以及專賣店內,在漲價的大潮中,小店和網店服裝價格的漲幅同樣很大。長春自由大路附近一綜合商場服裝攤床內,商家告訴記者,今年服裝漲價幅度是最大的。“去年的一件秋裝一般賣150元左右,而今年,一般標價都超過了200元。”
經常網購的市民王女士告訴記者,近日打算給家人換裝,發現今年網購秋裝價格也普遍上漲,“同品牌同款式的秋衣套裝去年70元一套,今年漲到了85元。去年購買的一款小棉服的價格今年也已經從原來的120元上漲到如今的155元。”{page_break}
明春或現降價端倪
溫州禾元織造有限公司進出口部經理薛春萍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從原料到成品的環節銜接問題,棉價近期的大跌還不能直接反映到包括服裝在內的棉織品零售終端上。目前不少棉紡企業采用的還是去年的棉花庫存,而去年,受國內外經濟環境、棉花供需情況以及資金炒作等多種因素影響,國內棉花價格一度暴漲。
同時她介紹說,紡織企業集中的南方,在去年棉價上漲過程中也受到了一些影響,特別是一些小服裝廠,承受不了成本壓力,紛紛選擇了關門停產。“受到前期漲價影響,現在棉紡品中,替代原料比較多,棉花在織品中所占比例并不是絕對的,有時還不如人工費、運費、商場進場費等所占的比重大。所以說,棉價在短期內還影響不了棉織品的價格。”
薛春萍說,目前來看,棉價回調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在原料市場基本穩定的情況下,大部分企業的庫存產品將在本輪秋冬裝銷售過程中消化掉,之后或是使用價位較低的棉花或棉紗等。因此,今年棉花價格下降的影響應該在明年春季才能有所顯現,并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到零售終端的價格上。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