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想往事的20年:中國服裝業回顧之神木筑成
“那時,杉杉每天利潤可以買輛豪華車。”鄭永剛說。但到了1997年,這種局面不再持續。利潤從原來的30%左右已下降到12%……
“短缺經濟時代過去了。”鄭永剛痛下決心,把所有直營店改為特許加盟,開始了變革時代。
實際上,此時中國紡織業正在打響扭虧之戰,優化結構、大規模“壓錠”,這也給中國服裝帶來了創新升級的機遇。
而這一年,中國終于確定了走社會主義市場道路。這也給企業吃了定心丸,企業家也成為一個被認可的階層。
中國企業的舞臺越來越廣闊。杉杉和雅戈爾先后在滬掛牌上市,開始著手內部機制改革。
在這種大環境下,“我們提出了名牌戰略,”中國服裝協會會長杜鈺洲說,“名師、名牌工程”,就是為了提升中國服裝設計師社會地位,在客觀上起到引導國內服裝品牌注重設計、重視設計人才、尋求品牌核心競爭力和差異化競爭的作用。
行業領頭企業杉杉,再次看到了機會。以每人年薪100萬元,杉杉將張肇達、王新元聘至杉杉旗下,力圖打造“法涵詩”。
1998年4月,王、張二人推出《不是我,是風》主題全國巡展,曾轟動一時。
“設計是靈魂,設計師是靈魂的載體,要讓靈魂歸位。我毫不懷疑,中國的設計師時代已經到來。”鄭永剛說。
此時,雅戈爾、七匹狼等企業紛紛響應;謝鋒情系圣三利、趙玉峰聯姻黎明、呂越攜手富威格、“凱地”聘請吳海燕、趙偉國;武學偉、武學凱、劉洋等一大批優秀時裝設計師如雨后春筍般出現。
太和集團甚至高薪聘請法國設計師馬蒂擔任藝術總監,沈陽黎明服裝集團誠邀日本著名時裝設計家小筱順子加盟。
一手抓設計,一手抓營銷。1998年5月,在零下43攝氏度嚴寒中,身著波司登羽絨服的藏族大學生次洛代表“中國波司登登山隊”,與3名斯洛伐克登山隊員一起,登上了珠穆朗瑪峰頂。中國波司登登山隊隊旗插上了世界最高峰,一枚刻有“波司登雄居中國第一,挑戰世界名牌”字樣的金屬牌,也隨之留在了世界最高峰。
而白領率先啟動“顧客完全滿意體系”,將企業經營理念、經營戰略和實施策略合而為一。
……
“20世紀末,服裝品牌完成了從產品需求到品牌需求,到品位需求,再到人文需求的定位轉變。”有專家說,服裝產業開始全面參與國際競爭。
1998年沈陽黎明“中國古今服飾展演”在法國演出后,雅戈爾代理Maxim’sdeParis品牌。悉尼奧運會法國國家體操隊奧運裝備選擇了李寧,“千禧年中國紡織品、服裝貿易展覽會”在美國紐約舉辦……
然而,國際品牌已經兵臨城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