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訓服裝成一次性用品 新生一年浪費200萬元
軍訓結束時,大家脫下的軍訓服卻難逃被“拋棄”的命運。這些少則80元,多則上百元的迷彩裝成為“一次性”消費品。面對如此浪費現象,很多學生和家長呼吁,用回收或捐獻的方式,讓軍訓服實現循環利用。昨日,記者采訪了解到,德州科技學院青島校區今年就首次將軍訓服“改買為租”,受到師生普遍好評。
穿過一次就壓箱底
“我會選擇將衣服收起來,軍訓畢竟是一段回憶,而這套服裝也算是一種紀念吧。”記者在黃海學院采訪時,不少新生這樣回答。然而,這樣的想法大二、大三學生也曾有過,只是如今回頭看,那種紀念仿佛只存在于腦海中了。
“當年軍訓結束時,軍訓服根本不舍得扔掉,所以洗干凈放在了箱子里。”已經從青島理工大學畢業多年的陳傳東告訴記者,結果時間過了沒多久,也就是在寒假收拾行李時,就覺得那衣服有點礙事了,畢竟一直沒穿過,想了想放著也沒啥用,就拿回了家。直到現在,那衣服還放在家里,再也沒拿出來穿過。
黃海學院商學院新生吳孟月說,軍訓服對于身材嬌小的她來說有些偏大,軍訓結束后她想將衣服洗干凈帶回老家,給家人做農活的時候穿。
“我們宿舍10個人,沒有一個人能完整地留著軍訓服,不是當了抹布,就是撕開墊了抽屜或櫥柜。”青島大學文學院大二學生小劉告訴記者,他們的軍訓服價格大約在80元,由于料子比較粗,軍訓結束后,大家就沒再穿過,但如果扔了還覺得可惜,畢竟是花錢買的,就廢物利用,當成抹布擦地、擦桌子,一般也就用兩三次,臟了再扔。
“就軍訓穿那么幾天,絕對是太浪費了。”即墨藍村某校高年級學生小王告訴記者,當初交了100多元,發了一套軍訓服,布料有些粗糙,而且不透氣。“我們寢室的幾個人,都把軍訓服拿出來墊櫥柜了,用這個至少比報紙效果好一些,不會沾上油墨。”
“直接扔進垃圾桶”
相對于軍訓結束后直接把軍訓服丟進垃圾箱。即墨一家職業科技學院的大二學生小王告訴記者:“忍受了半個月的汗臭味,我回學校后立馬把那身衣服扔垃圾桶里了!”據了解,這樣處理軍訓服裝的學生不在少數。
位于城陽的某民辦高校寢室管理員告訴記者,每年軍訓后,都會“收到”一堆學生不要的軍訓服裝,去年的時候尤其多。這位宿舍管理員說,這種現象很“正常”:“現在的學生衣服多,這種衣服布料又不好,他們是肯定不會再穿的。”
“這一套軍訓服接近百元,穿不到半月就要丟掉真有點心疼。”昨天上午,即墨一所職業學院新生小張對記者說,他是前天趕到學校報到的,聽學長說往年的軍訓服質量不好,僅穿半個月就不能再穿了。但自己是新生,老師讓買也不好拒絕,于是就不情愿地把錢交上了。
記者了解到,由于學校有規定,軍訓服是和住宿的被褥等生活用品是一套的,所以每年學生不得不出錢購買。“一共就穿半個月,如果能租套穿就好了。”不少學生說。
軍訓服遭遇“捐獻難”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也有不少學生意識到,軍訓服裝“一次性使用”實在浪費。有的同學說,“軍訓服裝隨便扔了太可惜了,應該捐出去給需要的人。”
軍訓服裝的浪費,已逐漸引起國內一些高校的關注。德州科技學院青島校區在軍訓結束后曾發出倡議,號召學生把軍訓服裝捐給西部地區貧困群體。還有高校用白色T恤替代迷彩軍訓服裝,以避免“一次性”浪費,也有省內高校組織學生把軍訓服裝捐給建筑工人。
然而,把軍訓服裝捐出去還沒能在各高校形成“習慣”。“回收捐贈是軍訓服裝再次利用的好方法,不但能培養學生的愛心,還能培養學生的節約意識。”德州科技學院青島校區韓副院長介紹,現在高校的軍訓服裝捐贈活動,主要以學生自發行為為主。
據了解,之所以會出現軍訓服“捐不出去”的情況,一方面是由于學校方面找不到合適的捐贈對象;另外,回收來的軍訓服裝需要清洗,成本較高。“我們聯系過很多單位,他們都擔心穿過的軍訓服存在衛生隱患,消毒也很麻煩,不愿意接收。”韓副院長說。
5萬新生“扔掉”數百萬元
軍訓服被閑置或丟棄,造成了巨大的浪費。“如果循環使用,能夠節約一筆很可觀的費用。例如一所綜合性大學,招收學生5000余人,這樣全校搞一次軍訓,以軍訓服每套80元計算,花費就需40多萬元。”德州科技學院青島校區韓副院長給記者算了一筆賬。記者從駐青各高校了解到,新生們所穿的軍訓服每套的價格從80元到百余元不等,從今年的招生計劃來看,駐青各高校的招生總人數在5萬余人,如果按照每套軍訓服80元計算,服裝費用就高達400萬元。保守估計,即便其中一半的衣服被學生給徹底“拋棄”了,也意味著有200萬元在短短十幾天后便 “煙消云散”。而軍訓服的這種閑置、浪費,已經不是一年兩年的事。學生花了錢,換來的只是一身能穿十幾天的衣服,著實讓人可惜。
“改買為租”循環使用
德州科技學院青島校區將上屆學生軍訓服裝回收今年出租
為了軍訓服裝不再成為“一次性消費品”,德州科技學院青島校區建立了循環使用機制,將上屆學生的軍訓服裝回收,洗凈后今年對新生出租,讓軍訓服裝變成“多次消費品”。
今年,德州科技學院青島校區共招生3500人,大約三分之一的學生軍訓時選擇租用上一屆學生的軍訓服,還有部分學生租用上屆學生留下的運動褲。
德州科技學院團委書記岳效告訴記者,軍訓服裝回收的難點在于建立完善的回收制度,在社會上建起捐贈橋梁,使軍訓服裝回收、清理和捐贈的渠道進一步暢通。“建議今后有關廠家提高軍訓服的質量,讓學生穿著比較舒服,這樣會提高穿著次數,把軍訓服從"一次性消費品"變成"多次性消費品",循環使用,節約資源。”
“妥善穿著使用軍訓服,對國家提倡節能降耗及環境保護都是一種貢獻。”青島黃海學院學生處處長郭偉武說,他建議新生不要輕易丟棄軍訓服,因為軍訓服不止軍訓時可以穿,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穿,比如學院有一個大型實訓中心,學習機械加工、數控技術、汽修、焊接、電工電子、船舶工程等專業的學生可以在上實訓課的時候穿,既方便又安全。還有集體活動的時候也可以穿,學生統一服裝,能夠提高精神面貌。
采訪中,有高校老師告訴記者,他們也提出過軍訓服裝多次使用的方案,但實施過一次后就沒能繼續下去,因為部分軍訓服裝使用后出現破損,另外,有些新生不愿接受別人穿過的服裝。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