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打工仔”到“老板” 農村青年在家辦起印花廠
張川川原是一名普通的農村青年,畢業后,又和大伙兒一起外出打工。虛心好學、不斷追求上進的他,在三年的打工生涯中,成功實現了由“打工仔”到“老板”的角色轉換……
今年28歲的張川川家住平頂山市湛河區曹鎮鄉河岸李村,兩年前還是一名打工仔的他如今已是該村一家印花企業的老板了。
近日,在河岸李村緊臨路邊的印花廠里,身著藍色制服的張川川正和幾名農民兩兩一起,一趟又一趟地抬著整箱的貨物往車上裝。據張川川介紹,箱內裝的是代本市一家大型棉紡企業加工的工裝,貨物在經對方質檢人員嚴格檢驗后才封的箱,這單生意50余萬元。
張川川5年前在朋友的介紹下,到南方一家大型印花廠打工。
張川川從小雜工做起,到學徒、技術工,再到技術助理,用了不到三年時間完全掌握了印花技術的操作和原理。學成之后,他原本想回家鄉找個印花廠打工,后來一打聽才知道,家鄉還沒有成型的印花廠,家鄉被服廠的很多印花業務都是在外地完成的,于是他萌生了回鄉創業的想法。
2012年5月,張川川憑著打工的積蓄,又貸了一筆創業扶持資金,通過以前打工的企業,購買了新款印花設備,建起了占地1000余平方米的印花廠。他招聘了一批村民,自己當師傅,對這些農民工手把手培訓。張川川的第一張訂單,就是同他原先打工的企業簽訂的,一下子干了一個多月。
賀勇是最早招進廠的農民工之一,如今他已是這里的老師傅了,平時廠子里生產上的事情全由他負責,張川川則主要負責在外聯系業務。據介紹,廠子在投產的第三個月,攬到了為一縣區環衛工作服印花的訂單。當時服裝已經印了50多套,剛從外地回來的張川川通過反復比較后,說顏色調重了,反光效果不好,要重來。工廠一下子損失了近萬元。
“不過打那以后,那家服裝廠倒成了我們的老客戶,一有生意就送上門來。”賀勇說,“這幾年只要和我們打過交道的,都成了這兒的回頭客。”
由于印花廠實行的是按勞付酬,以產量的多少付工資,賀勇才進廠那會兒,月收入才1000來元,如今月收入已經達3000余元。對此,賀勇一直很樂觀:“只要我們的質量好、信譽高,生意肯定會越來越好的。”
剛開始廠子沒名氣,張川川就拿著樣品到處跑著聯系業務。幾年下來,全省的大小被服廠幾乎都跑了個遍。怕人家信不過,總是先加工后付錢,并且價格要比外地企業低許多。如今,已有十余家企業成了他們的客戶,業務量2012年才40多萬元,2013年已突破300萬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