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奢侈品牌”紛紛爭奪中國顧客
內地游客在香港銅鑼灣崇光百貨某奢侈品牌柜臺前挑選購物?!?/p>
有報道稱,咨詢機構貝恩公司估計,中國的奢侈品開支占全球的四分之一以上。
據美國報道,科麗娜·蘇(音)很想擁有路易威登或者古馳等著名奢侈品牌的手袋或者鞋子。但現在,她覺得凱特·絲蓓、邁克·科爾斯和蔻馳等品牌也可以。現年25歲、在上海廣告業任職的蘇說:“我們稱這些是‘美國的時髦品牌’。”蘇更青睞凱特·絲蓓亮麗的顏色和大膽的設計,而歐洲奢侈品牌的風格通常更加低調,靠各自的悠久傳統來證明自己物有所值。蘇說:“我可能最終還是會買路易威登或者古馳。但我想可能要等到我年紀再大一點的時候。”
報道稱,隨著像蘇這樣的中國消費者進一步熟悉美國的奢侈品牌,他們發現給衣柜里添置一件品牌服裝不一定非要花上好幾個月的工資。這大大幫助了既是外國身份但價格又不過幾百美元的美國品牌,而目前歐洲的奢侈品制造商為了對付增長放緩,正將一些手袋的價格提高到4000歐元(1歐元約合8.39元人民幣)以上。
倫敦一家咨詢公司的分析師露西·格林預測,隨著更多的中國人前往美國,美國流行品牌在國內和中國的銷量肯定將增加。她說:“奢侈品牌的部分誘惑力在于它們的與眾不同和異國風情。美國品牌完全可能成為追求新奇的中國消費者的選擇。”
報道說,在北美的商店里,蔻馳五分之一以上的銷量來自游客,該公司說中國人是其增長最快的消費群體。而意大利的普拉達品牌說,其在歐洲的中國顧客正在減少。這一轉變是由于美國放寬對中國人的簽證限制,而且美元疲軟使得中國人去邁阿密購物比去米蘭更便宜。為了利用這一趨勢,蔻馳正在其美國門店內增加說普通話的員工。
而且,蔻馳和邁克·科爾斯還正在利用中國的社交網絡,如微信等,并在中國增設門店。結果就是:在截至去年12月28日的3個月中,蔻馳在中國的銷售增長了至少10%,而凱特·絲蓓來自中國的合資企業的銷售在截至去年9月28日的3個月中增長了28%。與之相反,古馳則說,公司過去兩個季度來自中國的收入均出現下降。
貝恩公司估計,由于政府打擊向官員送禮的行動遏制了奢侈品銷量的增長,去年中國內地的奢侈品銷售總額僅增長大約2%?;ㄆ煦y行集團分析師奧利弗·陳說,中國顧客“對美國有親近感”。陳說,蔻馳主打其來自紐約的身份,邁克·科爾斯則強調其高端時尚的特點,而凱特·絲蓓則提供了一種“異想天開”的設計,“這些品牌都有很強的增長潛力”。
報道認為,美國和歐洲品牌通常的目標客戶群并不一樣。大多數蔻馳手袋的價格一般不超過400美元,而路易威登去年推出了兩款售價分別為3850美元和5350美元的手袋,目的是為了向高端市場傾斜(盡管也有一些款式售價低于500美元)。紐約一家奢侈品咨詢公司的合伙人埃弗里·布克說,盡管如此,能夠買到更便宜的奢侈品正讓中國消費者對價格更加敏感。對于美國公司來說,“事實證明,在中國大陸它們的時代正在到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