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重整旗鼓:“快時尚化”盛行
保持100多年“高貴”地位的奢侈品牌已經坐不住了,歐洲時尚圈長期穩定的版圖突然在最近一個月頻繁“換血”。幾大奢侈品集團至少有5個公司的品牌總監主動或被動離職,新的更加“快時尚化”的運營模式成為大牌贏得消費者的招數。
奢侈品牌高層換血
迪奧解雇反猶太種族主義言論丑聞的設計師約翰·加利亞諾后,LV創意總監馬克·雅克布(Marc Jacobs)是否上位迪奧還未確定;拉爾夫·勞倫(Ralph Lauren)CEO也退出江湖,將接力棒交給侄子大衛·勞倫;去年2月,天才設計師亞歷山大·麥克奎因(Alexander McQueen)自殺后,在天才身邊默默工作十多年的薩拉·伯頓終于正式成為品牌創意總監;在Rochas品牌一戰成名的奧利維爾·泰斯金斯(Olivier Theyskens)命運坎坷,先移師Nina Ricci,現又與簡潔利落的品牌Theory牽手。
高層離職都和銷售業績有關,很明顯奢侈品牌開始集體調整風格了。
“快銷”打破大牌圣經
自上世紀90年代時尚圈刮起“快奢侈品牌倡導的“精神消費”已成為遙遠的過去,人們在第一時間就能享受到ZARA對奢侈品牌的“復制品”,奢侈品變得“唾手可得”,那種只有王公貴族才能享有的東西一夜之間“人手一件”。雖然價格還在,但奢侈品“變相”貶值已成為事實。
更可怕的是,快時尚品牌不僅在模樣上復制了奢侈品,還做了年輕化與時尚化的更新,更加符合年輕人的口味。這樣一來,奢侈品賴以驕傲的資本一時間變得蕩然無存:“我比你漂亮,還比你便宜。”
新的“奢侈”悄然流行
同時,獨立設計師品牌興起。隨著消費者消費心理的逐步成熟,更多人開始接受具有設計師個人風格的作品,ZUCZUG、EXCEPTION、杭州女裝JNBY等品牌就是很好的證明。
由設計師引領潮流的傳統模式開始被顛覆。有的服裝設計師品牌推新款之前,會先將設計圖傳到網絡投票,在QQ群中討論,顧客選出的款式經過修改后才會上架、生產。
那種由設計師關起門冥思苦想和靈感迸發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未來,顧客可以在網絡上輕松定制自己的“STYLE”。可以讓設計師定制自己想要的“奢侈”,而不是苦苦守候在愛馬仕的店門口,期盼什么時候能看到新貨。
經典的變遷由來已久
隨著人們生活方式和購物觀念的變化,奢侈品牌一成不變的款式已經不能滿足人們求新、求變的心理。就連香奈兒這個一直走端莊、高貴、典雅路線的大牌也禁不住市場的誘惑,開始走“年輕化”路線了。其實,奢侈品不是一成不變的。二戰后,興起緊錮女性身體、強調曲線的潮流,與香奈兒一貫主張優雅的風格截然不同。于是,香奈兒女士1954年重返時尚界設計新的風格。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