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問診珠三角鞋企“倒閉潮”
珠三角加工貿易“寒冬”的背后,是市場壓力與主動調控之手。 短短半年時間,富甲全國的珠江三角洲,數千工廠卻已陸續倒閉——受困于高漲的成本和日趨嚴格的監管,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利潤空間遭到嚴重擠壓。新《勞動合同法》、外資企業稅負的加重、不斷走強人民幣匯率……多重因素逼迫這些工廠主不得不拋棄工廠,集體撤離。 低附加值的加工貿易在此面臨越來越艱難的困境——玩具、制鞋、紡織服裝等行業的受訪企業悲觀預計,今年之內,行業中超過1/3的企業將被淘汰出局。 然而,這一結果興許正是政府希望看到的。 一位商務部官員上周五向記者透露,外貿司剛剛完成的專題調研顯示,廣東出現的企業倒閉潮“無傷大局”。該人士稱,目前涉及的行業主要是制鞋、紡織服裝、玩具以及家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出口的重頭機電類、IT類并未受到波及。 在2月29日剛剛宣布倒閉的東莞福安印染廠身上,業內人士就看到了調控的影子。該廠是香港上市企業福田集團的全資子公司,2006年福安因為兩年內違規偷排超標廢水1000多萬噸,被國家環保總局和廣東省環保部門查處。 此事讓東莞方面顏面盡失,甚為惱怒。一廣東紡織業人士稱:“出事后,福田集團也深知其在廣東的好日子已經到頭,便陸續將子公司遷出廣東,轉在內地開設工廠,這次東莞工廠宣布倒閉算是在意料之內。” 一位地方經貿系統官員還表示,地方政府的態度也一直很明確——希望制鞋、服裝、玩具這類產業遷出,為汽車、電子等高新科技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的遷入騰挪出空間。 1 倒閉!倒閉! 2月29日,東莞市厚街鎮赤嶺。東明路兩旁,數家工廠鐵門緊閉,一家名為“鼎馥”的鞋廠大門還貼著法院封條。 “老板跑了,工廠倒了,人都走空了!”周邊一家餐館的老板指著冷清的街道說,自己也正考慮結束這攤子小生意,回去家鄉——雖是就餐時間,他的餐館卻仍舊空蕩蕩的。 “現在有大把的閑置廠房等著轉租”,附近一家房屋中介的員工說,大嶺山的家具廠、厚街的鞋廠,還有若干玩具廠、服裝廠都已經閑置。“誰能料到,就在前年,還是大家排著隊等租廠房呢!” 工廠關了,舊制鞋設備收購價被壓得極低——一套100萬元設備,能賣到20萬元就算不錯。 “這里幾乎每天都有工廠關閉!”剛剛處理掉一套制鞋設備的范正(化名)說。幾經思量后,他最終決定將這一苦心經營了8年的工廠關閉。他算過,“再拖下去,早年攢下的身家可能會悉數賠空。” 去年開始,這家擁有1000員工的私營制鞋廠已經無利可圖,而2007年之前,它所從事的來料加工每年還能帶來3%-5%的凈利潤。 春節前,范正拿出1000萬元,作為遣散工人的賠償——工作不足一年,賠一個月工資;一年到兩年之間的,賠兩個月工資,以此類推。他說,雖然仍有一些老員工感到不滿,但這一賠償方案在東莞眾多倒閉工廠中,算是相當大方。 而去年年底,“鼎馥”鞋廠老板利用周日休息卷款逃回臺灣,此后就一直沒再出現。該廠拖欠的工人工資、供貨商貨款以及水電等各項費用已經超過2000萬元。 “鼎馥”并非極端的個別案例。近期就有消息指,山東膠州一夕之間非法關閉的韓資工廠就超過100家。 類似的境況也在廣東上演,一些無良的工廠主利用春節假期溜之大吉,工人們節后回來才意識到,被拖欠的工資已經討不回來,只剩下被拖欠貨款的供貨商們圍堵著已經人去樓空的工廠,指望著能從剩余的設備中撈回些許補償。 2 1/3工廠或出局 范正說,說不清楚到底有多少工廠已經倒下了,也不清楚非法倒閉的又占多少。“看得到的卻是,春節后,東莞已經出現數起工人集體圍堵鎮政府官員,希望有助于討回被拖欠的工錢。” 廣東制鞋業的艱難處境,在去年初就引起了亞洲鞋業商會的警覺。該商會去年11月公布的一份實地調研報告顯示,前三季度,廣東已有大約近千家鞋廠及相關配套的企業,因各種因素或主動歇業、倒閉,或被法院查封,或外遷其他地區另謀發展。 該商會秘書長李鵬向記者透露,停產廠商約占廣東全省鞋業廠商的10%,而珠三角地區鞋出口約占全國鞋出口40%。 實際上,目前的數字應該高于上述統計,調研結束后的歲末年初,鞋廠的倒閉幾呈加速趨勢。 位于南海的大型臺資鞋企金履鞋業總經理劉坤就稱,未來兩年都將是行業洗牌年,估計將有一半以上企業將主動倒閉,退出制鞋業。剩余的企業就需要尋找新的出路,稍有實力的都在考慮將產能陸續遷往內地或者東南亞,再或是轉型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 倒霉的并不僅僅是制鞋業。第一紡織網總編輯汪前進表示,雖然目前還沒有調研數字準確描繪紡織服裝業目前已遭淘汰的企業究竟占據多大比重,不過該機構預計年內約有30%的企業可能面臨出局,“企業的預期甚至更悲觀”。 紡織工業協會則認為,30%比重偏高,“15%左右可以接受”。 去年曾遭遇“質量門事件”的玩具業境況或許最糟。 廣東一大型玩具制造商表示,很粗略地估算,廣東玩具商倒閉的可能已經達到20%。他稱,一位在業內頗有聲望的老大姐,最近也傳出消息說準備關閉自己在南海一家超過四千名員工的毛絨玩具工廠。“從業10多年的她都準備罷手,著實讓我們感覺行業前景暗淡。” 該人士預計,今年內淘汰出局的玩具企業可能超過1/3。 3 多因素施力 近兩年,人民幣升值、原材料漲價、勞工成本上漲、“民工荒”、“電荒”等諸多負面因素都在擠壓著企業利潤空間。政策層面上,出口退稅、加工貿易、環保監控也在不斷調整,包括制鞋企業在內的外貿出口企業一直負重前行。 李鵬剛剛提交給國務院政策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在分析鞋企大規模關閉的原因時,就或輕或重地陳述了十多項因素。 廣東一些大型玩具企業眼下也正配合商務部下的中國輕工工藝品進出口商會做調研報告。據悉,這份調研要求企業詳細闡述新的《勞動合同法》對就業產生的影響、企業因此成本提高的幅度以及春節后的用工狀況;此外,美國經濟下行導致的訂單下滑的程度、人民幣升值、出口退稅調整導致的損失也都在調研范圍內。 受訪企業普遍表示,企業倒閉潮出現是多因素作用的結果,不過具體到個案促成的原因就各不相同。 上文提到的范正認為,人民幣的不斷升值以及原材料價格的不斷上漲,是其關閉工廠的主要原因。“美歐等海外采購商并不接受成本上漲以后的新報價,”他說,無法提價致使企業只能壓減自身的利潤空間,不過現實的情況卻是,整個制鞋業的平均純利潤水平不過3%-8%。不能提價的前提下,再接訂單便意味著虧損。 金履鞋業的劉坤則說,2008年1月1日即將付諸實施的《新勞動合同法》以及兩稅合一,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劉坤說,初步測算,上述因素給企業帶來的成本增加超過20%。 剛剛倒閉的一家東莞港資玩具企業可能正是一個典型案例——有廣東玩具業人士透露,近期,不少律師南下東莞聯絡工人,表示愿意為其追討企業主去年并未按規范繳納的各類保障以及加班費。工廠和工人的僵持持續一陣后,該港商拿出200萬元作為賠償,隨即工廠也宣布關閉。
4 “無傷大局” 實際上,去年底開始媒體對企業倒閉潮的熱炒,已經引起監管層的關注。商務部外貿司近期就派遣出5個調查小組,分赴國內各地調研。此外,輕工商會、紡織工業協會也都在通過問卷或實地考察的方式在對各地情況進行摸底。 有商務部人士稱,外貿司的調研結果已經出爐,有兩條結論:“第一,企業倒閉的情況并非媒體炒作的那么嚴重,第二,目前出現的情況無傷大局。” 該人士說,從摸底的情況來看,廣東地區倒閉的企業較多,涉及行業主要是制鞋、紡織服裝、玩具、家具等勞動密集型產業;而出口的大頭——機電類、IT類并未受到波及。 從海關公布的數據來看,2007年,廣東出口3692.5億美元,其中機電產品出口2533億美元,占比接近70%。而呈現倒閉潮的紡織服裝、制鞋、玩具以及家具,其2007年的出口額分別是423.67億美元、100億美元左右、58.9億美元以及89.7億美元,全部約占廣東去年出口額的18%。 除卻枯燥的數字,政策的導向同樣值得關注。 事實上,地方政府以及地方經貿系統對這批企業的倒閉早已有了心理準備。有地方經貿系統官員周日表示,目前淘汰的大部分企業大都是堆量出口,產品附加值和企業利潤都不高,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淘汰也屬正常,只是企業倒閉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違法問題,需要引起警惕。 至于外遷,“走就走吧!”他說,地方政府的態度也一直很明確——希望制鞋、服裝、玩具這類產業遷出,為汽車、電子等高新科技產業、資本密集型產業的遷入騰挪出空間。 他稱,產業升級雖然是一個自發的市場過程,但在很多時候也有政府這只有形的手通過政策調整在中間推動。“廣東就這么大個盤子,里面資源也就這么多,如果塞滿了制鞋、紡織、家具、玩具這些玩具密集型的產業,那么汽車、電子等高新科技產業這些資本密集產業就沒有進入的空間。” 記者手記 “精確打擊廣東” 工廠倒閉潮出現在廣東并沒有讓業界感到意外。 有接近商務部的研究人員稱,一直以來廣東地區工廠在用工上一直不規范,新的《勞動合同法》付諸實施的2008年,首先觸動的正是廣東地區違規工廠的利益。 雖然倒閉潮的出現以及美國經濟下行風險的加大,使得不少企業寄希望于決策層在2008年的外貿政策制定上能夠趨于寬松,不過上述研究人員稱,之后的政策走向于廣東而言仍然不容樂觀。 值得注意的是,此輪面臨倒閉的企業,加工貿易企業占據相當比重。而一直以來,決策層都在試圖調整中國外貿的結構,降低出口中加工貿易的貢獻度。 加工貿易方式的出口使得中國在全球化中的獲益不多,不少人譏諷中國外貿只是“賺兩個手工錢”。外貿界有這么一個說法,如果整條產業鏈的利潤有100%,那么以加工貿易方式中國拿到的就只有10%,而前期的研發和后期的渠道可以拿走9 0%的利潤。 而廣東的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