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獅蓄熱調溫功能面料受到一致好評
7月13日訊,昨日,晉江一紡織服裝職業學院,開門見山地表示,要與該學院聯手合作,共同將蓄熱調溫功能的智能紡織品項目成果轉化成產品推向市場。
蓄熱調溫功能的智能紡織品研發項目是泉州重點科研項目,由泉州紡織服裝職業學院、天津工業大學和石獅華聯針織有限公司共同完成,于不久前通過泉州市科技局評審。評審會上,專家一致認為該項目研究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創新性,對于新型智能紡織品的開發,促進智能紡織品加工技術的發展有著積極作用和重要意義,為后續的產業化推廣提供了重要的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持。
蓄熱調溫功能的智能紡織品是采用無機蓄熱材料與有機相變印染后整理工藝纖維緊密地結合在一起賦予紡織品蓄熱調溫功能。據悉,蓄熱調溫功能的智能紡織品含有相變材料,在外界環境溫度升高時,相變材料吸收熱量,從固態變為液態,降低了體表溫度。相反,當外界環境溫度降低時,相變材料放出熱量,從液態變為固態,減少了人體向周圍放出的熱量,以保持人體正常體溫,為人體提供舒適的“衣內微氣候”環境,使人體始終處于一種舒適的狀態。
近年來,隨著科學的發展,國內對智能調溫紡織品的需求越來越迫切,組織力量對蓄熱調溫功能的智能紡織品攻關是對傳統紡織染整加工技術的挑戰,可大幅提高產品附加值、滿足市場需求,對帶動各類新型智能紡織品加工技術的發展有著積極和重要的意義,必將會帶來良好的經濟效益。他表示:蓄熱調溫紡織品對外界環境的溫度有著獨特的智能響應性,針對外界環境溫度的變化,通過紡織品中蓄熱儲能材料在紡織品周圍形成一個溫度基本恒定的局部氣候,實現了溫度調節,可廣泛應用于床上用品、鞋類產品、內衣服裝和外套服裝等。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近幾年來,我市把科技投入作為預算保障的重點,通過產、學、研一體化的密切結合,研發成功的高科技功能型面料層出不窮、創新特色突出,如:防菌防靜電納米功能性面料、新型超細旦滌/棉復合材料、竹纖維面料等國際國內最先進的新面料為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經濟社會效益,有力地推動了石獅紡織主導產業技術的整體升級和提升。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