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寧縣服裝鞋帽跨境連鎖加工城再現“用工荒”
8月18日訊 在東寧縣服裝鞋帽跨境連鎖加工城的服裝廠車間內,一邊是工人們正抓緊生產服裝,另一邊卻是許多無人操作的縫紉機安靜地擺放著。這樣的“用工荒”,使得不少企業開始入戶招工了。
據了解,為實現對俄經貿適應性戰略調整,東寧努力推動對俄經貿由單純貿易向加工貿易轉變,打造“內外互動,跨國連鎖”的產業模式。
今年,東寧縣辟建的服裝鞋帽跨境連鎖加工城,是與兩個境外園區配套建設的工業項目,占地面積35公頃,規劃總投資5億元,現已完成建筑面積4萬平方米,有10戶服裝加工企業簽約,7戶開始建廠,3戶投產。預計到明年底,簽約企業將全部到位達產,需要產業工人1萬人。其中,首批落地的北京一所服裝加工廠,主要生產女式風衣、棉衣、羽絨服、皮草等半成品,然后運到境外園區制成成品,并以“俄羅斯制造”之名進入市場。該廠一次性就吸納了境內外工人300余人。就這樣,隨著產業框架的逐漸拉開,招工顯得越來越吃緊。
加工城內一家服裝廠的經理干方強說:“跨境連鎖服裝鞋帽加工產業的發展前景已得到廣泛認可,但從目前的發展情況看,打破勞動力短缺的瓶頸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一段時間以來,東寧縣各相關部門已采取了許多措施:舉辦大大小小的招聘會、就業大集,印發大量的招工宣傳單,但許多加工企業依然“吃不飽”。不少用工單位使出了“殺手锏”——提高薪金待遇,免費提供食宿和培訓,繳納各種保險等。還有一些用工企業,甚至到有富余勞動力的地方挨家挨戶動員,深入挖掘縣內外的人力資源。
業內人士說,跨國連鎖企業開辟出了國外的一塊“陣地”,也為勞動者打開了一扇就業的大門,而局部地區“用工荒”和勞動力剩余的錯位,需要采取有效方式對接,找到雇傭方和被雇傭方利益的平衡點,是打破這一瓶頸的關鍵所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