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一鞋標兩價 消費者須擦亮眼睛小心被忽悠
一雙涼鞋,居然標了兩個價格。江寧的陳女士前幾日在江寧一家涼鞋后,發現貨架標價與鞋盒的標價竟然不一樣,兩者相差了110元,而且據營業員說前者還是打完折后的標價。
近日連連陰雨,穿球鞋上班總是會弄得泥濘不堪,幾番之后陳女士決定買一雙方便沖洗的涼鞋。前天,在江寧一家專賣店閑逛時,陳女士看上了一款涼鞋,覺得樣式不錯,便詢問售貨員鞋的價格,售貨員瞥了一眼貨架說:“打完折后269元,不還價。”想想一雙品牌鞋269元不算太貴,為了下雨天能爽快點,陳女士當即轉身去收銀臺付了錢,拎著袋子回家了。
第二天果然又下雨了,陳女士迫不及待拿出鞋盒,卻驚訝的發現鞋盒內側底部有一個價格標貼,上面注有:全國統一價為159元。這下陳女士郁悶了,這個價格可是與自己當時購買的價格相差了110元吶。下午,女士就帶著鞋子鞋盒返回店里,向店員反映情況后要求退回差價。哪知店內工作人員卻一致表示,所有的鞋子都是按貨架上標價賣的,他們也不清楚為什么鞋盒上會有標價。隨后還找出了這款鞋的所有鞋盒,都沒有標價,唯獨陳女士購買的那一雙標了價。看到店家就是不承認,陳女士一氣之下便找到江寧區消費者協會湯山分會。
了解到陳女士的情況后,湯山分會工作人員找到了該店家的負責人核實情況。負責人表示可能是鞋子裝錯了盒。但是,工作人員把陳女士買的鞋與鞋盒拿出來仔細核對后,發現鞋型和貨號都是一致的,排除了裝錯鞋盒的可能性。當下,負責人表示不知什么原因就這一雙有標價,可能是廠家出了錯。最后,在消協工作人員的調解下,店家退回了陳女士多付的110元錢。
工商消協人員鄭重提醒消費者,不少商家為吸引消費者,會打著“血本打折銷售”的旗號促進商品銷售,目的無非是讓消費者覺得買得合算,事實上有很多商家往往會先提價后打折。因此消費者在購物時,仔細查看標價,要“貨比三家”,理性消費,不要被商家的“打折”標簽給忽悠了。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