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價暴跌市場冷清
七月份以來,國內紡織業生產銷售更顯疲軟,廠家紡織品銷售市場也是冷冷清清,十分蕭條,國內紡織品步入真正的銷售淡季。
市場銷售疲軟的同時廠家也是急于出貨,連連下調紗布價格,以回籠資金。紡織生產企業對棉花采購謹慎,相比之下棉花銷售企業到是積極降價促銷。紡織品內銷市場冷清,外銷則更顯清淡。今年不少做外貿的企業都表示訂單少,甚至稱比全球金融危機的2009年還要差很多,廣東、杭州少數外貿公司出現倒閉的現象。一些做對外加工的企業訂單也是寥寥無幾,開機嚴重不足,尤其是與去年同期相比大幅下降。
近日筆者電話咨詢了廣東番禺、佛山、西樵及東莞等地加工企業及外單生產企業,均稱今年以來市場行情一直不太好,訂單少。廣州一家擁有300臺大圓機的外資企業,日前的產量也僅僅為20磅/天,一周休一天(機臺全停產放假),這在以前幾乎從未有過。東莞某針織布的生產加工企業負責人稱,進入七月份以后每天的產量僅在2-3萬磅,而上半年最好的時段每天也就6萬磅的產量,這與去年每天近12萬磅的針織布產量相比大幅下降。當前企業停機的機臺較多,整個生產車間顯得相當冷清。目前這種生產狀況企業是虧損的,多數廠家表現出無奈的情緒。另外上海一家外貿公司也稱這半年來歐州一個訂單都未接到,該公司已在越南設廠。江蘇一家企業以前60%都是日本單,今年也基本是沒什么單子可做。多少廠商感嘆國內的紡織業越來越難做。
今年國內紡織品服裝出口形勢仍舊不佳,一方面與國內的人工和原料成本不斷上升使得一些國外采購商轉戰其它更具價格優勢紡織生產國(如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另外,全球經濟仍未完全復蘇對紡織品服裝的采購力度不大,也使得國內紡織品服裝出口受到一定影響。今年有相當一部做外單的企業也轉戰內銷市場,也導致國內服裝價格競爭更趨白熱化,各個服裝批發市場價格普遍低于往年。對于下半年紡織服裝消費市場,多數人士不樂觀。
另外,近日國家發改委也發表報告稱:下半年國內紡織發展速度將減緩。目前紡織企業面臨“用工荒”、“融資荒”、“電荒”和高成本構成的“三荒一高”困境。由于原料價格大幅波動、工資成本快速提升、人民幣持續升值、市場需求增長趨緩,再加上銀根緊縮、電力供應吃緊等因素,小型及微型紡織成衣企業將受較大沖擊,紡織產業面臨的形勢并不樂觀。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