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美有尺度 鞋底的高度不宜超過5厘米
“今年必備,大長裙,松糕鞋,卷邊牛仔短褲,迷你包……親,你敗(買)了嗎?”脫下長靴換上春鞋,今年春鞋的流行新款卻有些特別,那是鞋底至少在5厘米以上的松糕鞋。不少覺得身高“不上臺面”的女生更是如獲至寶,覺得松糕厚底鞋不但“墊”高了身材,走路更是如履平地。不過,也有很多愛美的女生發微博抱怨,這種當初以“摔人”出名的松糕鞋真的讓人很受傷。
松糕鞋有三寶:賣萌、增高、顯腿長
“穿雙松糕鞋賣個萌我容易嘛!鞋底摩擦力太小,很容易滑倒!”網友“全宇宙僅對一人出售”發了一條圖文并茂的微博訴苦,她曬出的“賣萌戰靴”是一雙帶著大紅蝴蝶結的厚底鞋。與此同時,“Anna小雨相雨相”也在自己的微博上抱怨:“很長時間沒穿高跟鞋了,下午穿了雙松糕鞋都把腳給扭了,哎,臭美的代價。”在微博上,這樣美麗的“牢騷”隨處可見。
記者走訪了南京新街口附近的商場,發現在鞋子專賣柜臺,正在試松糕鞋的愛美女性還真不少。因為今年流行復古風,在品牌鞋柜上,松糕鞋也隨處可見。不少松糕鞋甚至在厚底的基礎上又加上了一個高高的后跟,一腳踩上去可以讓人感覺“飄”起來了。
市民朱小姐說:“這種鞋子很適合小個子女生,可以拉長全身線條的,明星們都這么穿。”朱小姐告訴記者,因為工作的原因,自己很少穿高跟鞋,買松糕鞋就是沖著“零鞋跟”的誘惑來的,“可以把人‘拔高’五六厘米,又不用踩著高跟鞋這么辛苦。”
松糕鞋三大害:底滑、扭腳、傷足弓
記者了解到,松糕鞋其實還是高跟鞋的鼻祖,誕生于15世紀法國宮廷,但真正讓它揚名立萬的是英國時裝設計師維維安·韋斯特伍德。在她1993年的發布會上,“黑珍珠”超模娜奧米·坎貝爾踏著一雙厚底高跟鞋出場,結果摔倒在臺上,這雙鞋子也就此風靡了整個20世紀90年代。最近幾年,松糕鞋再度風靡時尚界,受很多女明星追捧。
在新浪微博搜索“松糕鞋”,跳出來的搜索結果達40多萬條,除了抱怨松糕鞋鞋底太滑導致摔倒,還有網友稱,穿松糕鞋還可能造成足弓畸形、肌肉結塊,甚至疲勞性骨折。
為了驗證網友的說話,記者聯系上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骨科主任王宸教授,詢問穿松糕鞋的風險。王宸教授對于這種“春季新品”十分熟悉,原來找他治療關節扭傷的女病人非常多。王宸告訴記者,松糕鞋的“本質”依然是高跟鞋,并不是網友們認為的“零鞋跟”。因為前后腳掌都遠離地面,會增加走路的不穩定性。“從某種程度上說,松糕鞋比高跟鞋更容易增加踝關節損傷和骨折的風險。”
松糕鞋是否會像微博上網友們說的那樣導致足弓畸形、肌肉結塊的危險?王宸告訴記者,穿著松糕鞋容易導致膝關節一直保持過度緊張的狀態,同時走路時身體的平衡性也會下降,容易產生拇指外翻的癥狀,嚴重時容易發生韌帶拉傷、骨折等一系列問題。因為松糕鞋在設計時更多考慮的是美觀而不是對足弓的保護,所以長期穿著松糕鞋容易產生足弓畸形。
怎么穿出健康?
走路挺胸收腹抬頭
鞋底不要超過5厘米
不穿松糕鞋個頭太矮,穿著高跟鞋又擠腳,到底應該怎樣選擇一雙合腳的鞋子?王宸教授建議,適當穿一定高度的高跟鞋對脊柱還是有益的,“穿上高跟鞋,就得挺胸收腹走路,這對于腰不是太好的部分女性而言是個不錯的選擇”。但無論是高跟鞋還是松糕鞋,王宸建議鞋跟或鞋底都不要超過5厘米。因為工作需要而長期穿高跟鞋的辦公室白領應當在單位放一雙拖鞋,以便讓足部得到及時的休息。王宸說,松糕鞋鞋底的材質有很多種,但更有彈性的橡膠底的風險系數要小于偏硬一些的牛筋底。
“正確的走路姿勢應當是挺胸、收腹、抬頭直線走,重心不能習慣性前移。”王宸告訴記者,在正確走路姿勢的基礎上,還是可以適度穿著高跟鞋和松糕鞋的。“每天進行半小時的足部運動,熱水泡腳,對于緩解因為穿松糕鞋帶來的疲勞有很大幫助。”
這些鞋子也得謹慎穿
今春最大熱門松糕鞋并不利于腳部健康,那高跟鞋、人字拖等夏天的常備鞋的情況又是怎樣?
超薄平底鞋:因為足部近距離接觸地面,鞋跟過低時,全身的重量都會集中在腳后跟上,容易引起踝關節、膝關節和腰部疼痛。
人字拖:因為腳趾要夾在拖鞋中才能走路,腳前部缺少力的支撐,容易導致弓關節過度用力,拇指外翻的風險會增加。專家建議,購買時,應該選擇夾腳趾的部位較細的人字拖。
尖頭鞋:對腳部的前半部分形成壓迫,容易導致血流不暢。同時腳趾部位“擠”在一起,容易引發足部畸形。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