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工藝鞋百億產值:從歷史走出來的大產業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凡有人群的地方,人就都要穿鞋。
當今世界,鞋類產品的主要消費市場中,美國人穿鞋要平穩,日本人穿鞋講精致,韓國人穿鞋需純色,中東人穿鞋喜花哨,歐洲人穿鞋重舒適,亞洲人穿鞋則看時尚……
是否能有一種鞋子,迎合大多數人的穿鞋講究?有中國的猶太人之稱的潮州人巧妙地將潮繡等傳統工藝加入到鞋子的設計中,開始的時候,鞋子大多還是手工制作,從而使得潮州工藝鞋不僅擁有了時尚的外觀,還有各種多變的款式,更是許多人喜歡收藏的藝術品,已經超脫了一雙鞋穿著上的意義。
從商業價值上而言,潮州工藝鞋的核心競爭力是“工藝”,而不是鞋本身。
潮州工藝鞋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而其真正成規模的生產,從上世紀50年代就已經開始,真正的產業化是在改革開放之后。
時至今日,以潮州市區、經濟開發區、湘橋區和潮安縣東鳳鎮為主的工藝鞋特色產業帶已頗具規模,并形成了從原輔材料、產品研發到生產銷售,從機械設備、配套模具到下游的檢測包裝、出口報關的產業鏈條,集群效應明顯。
如今,潮州工藝鞋已經由小作坊蝶變成大產業,潮州由此成為國內外工藝鞋最具競爭力的地區之一。
不僅如此,潮州的工藝鞋融入了潮汕傳統潮繡、珠繡等多種繡種和裝飾品的技法,從而具有濃郁的地方特色。同時,善于經商的潮州人,還結合中西方文化元素,開發了工藝性、時尚性較強的鞋類產品,在國內外工藝鞋市場中獨具一格。
曾有一次,在廣東省品牌名優產品(工藝鞋)評比中,潮州企業獨攬六成。由此可見,潮州市工藝鞋生產在全省乃至全國不可置否的大佬地位。
但時至今日,以“低檔次、低質量、低價格”為主要特征的潮州工藝鞋產業,也遇到了新的發展瓶頸。潮州工藝鞋產業何去何從?它能夠在鞋業大國中獨樹一幟、脫穎而出,成為享譽世界的“中國鞋”嗎?
百億產值:從歷史走出來的大產業
事實上,在潮州工藝鞋50多年的生產歷史里,它已帶著中華的文化,遠赴至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韓國、中東、南美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在國內外創造了自己的市場占有率,同時,也為傳播潮汕文化、中華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貢獻。如同潮州的精工陶瓷、巧工根雕、細工潮繡一樣,工藝鞋成為潮州人值得驕傲的工藝品之一。
傳統與創新:將歷史繡入鞋中
潮州工藝鞋的精髓是潮繡,潮繡又是兩千多年潮州文化中的典型代表。
潮繡始于唐宋,盛于明清,與蜀繡、蘇繡、湘繡合稱為中國四大名繡。潮繡色彩喜慶,構圖飽滿均衡,針法繁多,金銀線鑲,拖地墊高,裝飾性強。一般而言,潮繡主要用于莊嚴之地,如廟堂會所,或是喜慶之時,如婚嫁。
舊時,潮州女子到了十一二歲時,就開始著手預制嫁衣。因而,潮汕女子多善刺繡。如今走進潮汕地區一些邊遠的城鎮,亦或是城中的老城區的巷子里,還能經常看到一些女子,圍坐一起,身邊擺上一桌子,泡上一壺功夫茶,嘴上閑磕些家常瑣事,指間卻在針線靈活地游走著。而正是這些女子,日后成為了潮州工藝鞋發展的生力軍。
工藝鞋,全稱工藝裝飾鞋。它是一種在注塑、冷粘鞋基本結構及底材的基礎上,以棉、麻、絲、絨、化纖織物,天然或合成革,塑料等各種材料為面料,采用多繡種(潮繡、手繡、機繡、十字繡)工藝、彩扎、編結、鑲嵌、彩印等裝飾手法,配以花邊、珠品、瓔珞、貝殼、金屬飾件,使之具有裝飾面造型、用料色彩花紋圖案多元化、民族風格突出、裝飾工藝新穎的顯著特點。適合于晚會、表演、辦公及休閑、散步等多項活動穿用的鞋類。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