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鞋企謀求壯大,固守內需贏得暫時避險
平安銀行青島分行小微金融業務部門負責人前往藍村這個地處即墨西部的偏遠鄉鎮,等待他們的是一群說著膠東方言卻大談"內需"、"承兌"、"授信"等專業詞匯的皮鞋行業個體戶。當然,他們也沒有空手而來,給藍村制鞋企業帶來的是1.5億元的授信額度,其中,單戶額度可達2000萬元,聯保額度可達500萬元,這些資金將用于藍村制鞋企業的經營周轉。
為制鞋企業授信是鞋業發展的一個縮影。眾所周知,青島擁有良好的制鞋產業傳統和輕工業基礎,雙星、孚德兩個老牌企業外加亨達這個近年來崛起的制鞋新貴構成了青島鞋業制造的自主品牌方隊。世原、昌新、泰光等外資代工企業構成了青島制鞋業的外資代工方隊。青島曾經一度占據山東80%左右的鞋業出口能力,在全國,也成為與浙江、福建、江蘇、廣東等齊名的鞋業制造中心。而今天,以藍村中低端內需型制鞋企業為代表的二線品牌已經快速崛起,它們將成為未來青島鞋業發展新的增長點。
近年來,耐克等品牌的布局調整,給原本出口形勢不錯的青島外資鞋業代工企業帶來極大打擊。據業內人士透露,一家韓資代工企業的出口額從2007年的近億美元驟降至2010年的不足3000萬美元,而另一家鞋廠則因此一蹶不振,無奈地退出了市場。相對于鞋業代工領域的風聲鶴唳,內需型制鞋品牌則顯得波瀾不驚。"由于藍村制鞋主要是進入國內的中低端消費市場,所以無論是美國金融危機還是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對我們的影響都比較小。"藍村鎮皮鞋生產指導辦公室主任馮連慶告訴記者。
作為目前青島制鞋品牌最為集中的區域,藍村也有一些品牌涉足出口訂單加工,但占比并不高。記者在2012年上半年青島市對外貿易統計快報中也看到,位居青島鞋業出口20強的企業之中,除了雙星和亨達之外,基本都是清一色的外資代工企業和專業貿易企業,基本沒有本地制鞋品牌的身影。
相對于青島此前一批以代工起家的制鞋企業過度依賴國外采購商,在全球經濟不景氣的背景下把自己拖向一條不歸路的企業,這些擁有一定自有品牌基礎和市場渠道的內需型制鞋企業在近年來都獲得了不錯的發展機會。這其中,作為我市一家老牌的內需型制鞋企業,琴澤經過多年的發展,目前已經形成幾百人的規模,還獲得了中國馳名商標。
當然,不可否認,主攻二三線中低端市場也帶來另外一個負面結果,就是產品的價格并不高。記者在藍村多家企業采訪時了解到,到終端市場時,單鞋一般賣100多元/雙,高端一些靴類可以賣200多元/雙。而且這些企業普遍有一個約定俗成的法則:生產商會給經銷商留足可觀的利潤,雙方基本不講價。據一家青島鞋企的負責人告訴記者,每個環節的利潤一般在10%左右,由于中間環節很少,市場買家比較低廉。記者在采訪中還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相對于一些成熟的比較規范的品牌體系,這些本地產品普遍采用多品牌運營,一個企業同時運行多個品牌,品牌之間沒有固定的檔次定位。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