鞋企尋求成本“減壓”新途徑
業界預測一:10%的成本漲幅 國際油價的上漲對今年的鞋原材料價格波動會帶來多大的影響,目前還沒有人能給出一個準確的答案,但通過對去年類似情況的分析,業界普遍認為這一價格波動的幅度很可能達到10%左右。
“去年油價上漲時,橡膠的成本曾從13000元/噸上升到19000元/噸,今年的行情則是在14000元/噸—16000元/噸的區間波動。有時候,雖然只是2000元/噸的波動,但對產品生產的成本影響卻很大。”晉江茂泰橡塑廠總經理丁思恩說。他認為,去年一次漲價高峰曾直接給整個生產成本帶來7%—8%的增幅,如果今年原油價格繼續居高不下,再次發生這種情況還是很有可能的。
此前,泉州市新協志鞋塑有限公司梁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舉例說,去年原材料EV最低價的時候每噸是10000元左右,后來漲到14500元/噸,最高的時候曾飆升至18000元/噸,這樣平均一雙鞋底就要跟漲七八毛錢;另外,橡膠價格的提升使一雙鞋底跟漲四五毛錢,總體綜合平攤到每雙鞋底,成本要上漲10%左右。也就是說,鞋材廠至少要壓縮10%的利潤空間。
制皮制革企業面臨的壓力就更大了。峰安(中國)有限公司生產部技術人員說,原材料種類不同、采購方式不同,漲價幅度就會不一樣。“比如油脂每公斤可能會從10多元上漲到20多元,漲幅很大。有的原材料最高能達到40%的漲幅。而制革方面,原材料的使用比重更大。”該技術人員說,鞋面、鞋底、油膠等原材料都會跟著油價上漲,平均上漲幅度可能會達到6%—7%的水平。 他進一步指出,不同類型的鞋,對原材料和工藝的要求不同,而籃球鞋的要求最高,受到的成本影響也較大。
業界預測二:一兩個月的“緩沖期” 據介紹,目前整個制皮制革領域尚處于淡季,而且油價上漲后,原油通過化工加工成各種原材料并進行銷售還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所以油價帶來的影響,預計可能要在一兩個月后才能開始體現。 至于成品鞋生產廠家,同樣也能獲得“緩沖期”。
福建匹克集團技術中心副主任戴建輝表示,一般情況下,需要一至兩個月左右才會看到影響。他認為,原油價格的上漲對原材料的影響將是全面的,鞋面、鞋底、油膠等需要原油化工生產的原材料全部會受到石油價格波動的影響。
“如果石油繼續保持高價位,將來的影響還是會有的。”丁思恩說,去年石油漲價帶來的影響是很明顯的。
業界探索:成本“減壓”的新途徑
丁思恩介紹說,如果原材料整體漲價太厲害,那么鞋材廠可以跟下游成品鞋廠家溝通,一般可適當提升一部分價格,但并不能完全地把成本壓力轉嫁出去,很多追加的成本只能由鞋材企業自己去消化。
他舉例說,比如原材料漲價使鞋材成本跟著上漲5%,那么鞋材廠通過溝通并爭取到客戶的理解后,也只可能提價2%,剩下部分還得鞋材廠自己想方設法去解決。“例如,通過提高管理效率及改變生產工藝、產品配方等方式來減輕壓力。”
他說,這樣做仍不能完全消化追加的成本,鞋材廠的利潤空間受到擠壓是難免的。 “成本提上去以后,對于一些配合較久的客戶,我們跟他們商量一下,適當提點價格,可能還說得過去,但并不能完全轉嫁成本。”
戴建輝表達了類似的看法。他說,如果是內銷的、有自主品牌的企業,可能會好消化一點,但對于外銷企業來講,影響就很大了。 七匹狼體育用品有限公司市場總監許文杰也持同樣的觀點。
他說,成本上漲后,如果是做內銷市場的品牌,消化成本的方式可能會比較多,但對于外銷企業來講,由于它們訂貨下單往往是在數月、半年,甚至是一年前,這樣一旦原材料價格變動,企業受到的傷害是很大的。
“在減緩成本壓力方面,我們只能盡量從生產流程上去想辦法,比如盡量縮短流程、提倡采用新的工藝及在管理上盡量提高工作效率。”戴建輝說。
相關新聞
鞋材廠縮減成本的老辦法 石油漲價使不少行業面臨成本壓力,企業積極應對的妙招也層出不窮。
記者了解到,泉州一些鞋材廠在去年油價上漲時,就已經想出了不少辦法來縮減成本。
為省電費白天休息晚上開工
去年石油價格的飆升形勢讓晉江不少鞋材企業備感壓力,一些小型鞋材廠利用晝夜電費的差價,采取白天休息晚上開工的辦法,從另一個方面降低成本。
據介紹,當時晉江生產企業的電費,白天是每千瓦時0.5—0.7元,夜晚時段則減少約一半,每千瓦時0.2—0.3元,有的地方還更低。 某鞋材企業有關人士指出,別小看這幾毛錢的差價,很多生意的成交關鍵就在這幾毛錢的電費上,因為鞋底的訂貨都是成批的,折算起來總價就差很多。另外,對于某些小企業來說,工廠白天休息晚上開工,可以節省一些管理成本。
據了解,當時不僅是小廠這么做,不少較大的企業也采用類似辦法來降低成本——大部分的企業都有白班和夜班的輪換,在此基礎上,一些企業盡量往夜班加量,白天減量,甚至休息。由于一雙鞋底加工的程序很多,用的材料也有好幾種,所有工序的用電成本攤到每雙鞋底上,累計達到1—1.2元的成本。
因此,此方法可以降低鞋材企業的不少成本。 為省用料采取新裁切工藝 一般鞋材廠對EVA的工藝裁切,是以長方形的原材料為基礎,根據機器模型裁出鞋底狀的模型,如此一來,往往造成原材料最高達40%的浪費率。
對此,在節省用料方面,惠安某鞋材企業在裁切工藝上走出了自己的創新之路。據介紹,為減少材料不必要的浪費,該企業在設備及模具方面改進技術。新的原材料不再是原來的長方形,而是與鞋底原型和原尺寸相近的鞋形。
這樣,二次加工所裁剩的邊角材料只占總用料的3%。 “若以先前浪費掉40%論,此舉讓我們節省了近40%的成本。另外,由于技術的創新,我們簡化了一些工序,人員動用量跟著降低,幾個方面的成本也跟著減少了。”該企業有關負責人說。 研發循環利用技術年創收數百萬元 在節能、環保、節約生產方面,晉江某鞋塑公司曾投入巨資研發創新技術,研制出了TPR改良材料——EPR,解決了TPR的耐磨性問題,而且這種改良料材還可回收再利用。
面對每年動輒數千噸的邊角料,該企業還研制出了一種添加劑,使得循環再利用材料的物性不會因為二次使用而降低。據介紹,單這一項,該企業每年可以將數千噸的廢料完全回收再利用,因此,每年可創收數百萬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