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鞋服等傳統業開辟遠東合作新路
黑龍江省牡丹江商務局12日對外發布一組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5月,該市在俄羅斯投資建設的5個境外工業園區和2個境外農業園區,產品銷售市場由俄羅斯擴展到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周邊國家、地區。這意味著中國最北疆的經濟樞紐在對外經貿合作領域已經開始進入新的階段。
中國國內的企業在境外注資建廠,將半成品以原材料的形式出口至境外廠區,以少量的通關費用達到“事半功倍”的結果。目前能源、機電、建材、服裝鞋帽、農產品種植加工等中國的傳統優勢產業已經成了中國在遠東地區對外合作的重磅武器。
實際效果來看,境外園區之一的烏蘇里斯克經貿合作區以輕工業為主,當中的制鞋企業在俄羅斯各大商場設立了皮鞋銷售專柜、專廳,用相同的貨物、折半的價格在高端市場內形成了品牌優勢。烏蘇里斯克經貿合作區負責人說:“現在園區生產的商品在俄羅斯的高端市場成功占據‘有利地形’”。
除去鞋帽服裝,清潔能源同樣是備受青睞的寵兒。烏蘇里斯克經貿合作區內、由漢能集團投資上億(上億專賣店)元興建的太陽能光伏發電站項目近期已經順利投產發電。
另一方面,中國的企業同樣可以進口原材料在國內加工生產。近日由俄羅斯出口到中國的9.41噸玉石原材料從東寧口岸入境,轉運到黑龍江寶玉石產業基地的保稅倉庫里,正在等待加工和銷售。與以往進口玉石相比,進口玉石毛料更加降低費用、加工方式也更加適應中國市場。
俄羅斯東方礦業礦主葉飛親自趕赴中國“押送”貨物,這是他第一次用這種方式向中國出口玉石。葉飛知道中國的玉石需求量很大,他也希望以后能更多的中國企業合作,擴大俄羅斯玉石毛料的銷售量。
這種出口原材料,境外生產商品的“跨境連鎖加工”方式無疑為邊境貿易打開了新的局面。以東寧口岸為例,在過去的一年時間,僅玉石一項的交易額就突破了10億元人民幣。
東寧商務局副局長郭振田向中新網記者說:“目前東寧口岸在境外的工業企業共有60家,投資領域涉及太陽能發電、服裝鞋帽、木材加工、互感器制造等方面;境外農業園區主要從事糧食蔬菜種植業、畜禽養殖業,面積超過20萬公頃。”
“通過實施境內、境外園區互動,我們的木材、糧食加工等產業發展同樣迅猛。”郭振田說。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