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鞋博物館天津開館
5月18日,在第34個國際博物館日到來之際,展示中國5000年鞋設計和鞋文化發展的博物館——華夏鞋博物館,在天津開館。 平安福鞋、香料抽屜鞋、步步生花鞋、清宮龍靴、科舉作弊鞋、農耕鞋、手工繡花鞋、纏足鞋等1000多件不同時期、形態各異的鞋,展示了中國5千年的鞋文化。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制造鞋的文明古國之一,鞋的形象在5000年前氏族社會時期的中國彩陶上就出現了。如今,中國依然是世界制鞋業發達國家。據中國海關公布的數據,2009年中國出口鞋81.7億雙,可以為全球每個人提供一雙以上的鞋。中國文聯副主席、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表示:“在中國悠遠的歷史中,鞋不僅是為便于行走和保護腳免受傷害而存在,同時也承載、記錄著文化習俗的演變。”
華夏鞋文化博物館分為鞋發展史、鞋履民俗、民間鞋品、三寸金蓮、精品特展、制鞋技藝、場景復原7個部分。60多個關于鞋的專題、上千件古代遺存物和仿制品為參觀者展示了從遠古時代至今的中國鞋履歷史。提供中英雙語語音講解的“華夏鞋博物館”由始建于1911年的“中華老字號”老美華鞋店籌建。“建立華夏鞋博物館就是為了讓每一個穿鞋的人了解鞋的歷史和鞋文化的發展。”天津老美華鞋店總經理董建設說。
在中國古代,生老病死、科舉考試、婚喪嫁娶、祭祀祭祖都與鞋的種類密不可分。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處于不同地位、處于不同交際場所,人們所穿的鞋樣式也不相同。通過鞋實物展示和介紹,人們能了解到中國古人的思維、風俗和禮儀。比如,在1000多年前的中國唐代,官民都可穿靴,但式樣卻有差別。
在華夏鞋博物館體驗區,參觀者還可以看到手工藝者現場展示制鞋工藝,并親身體驗納千層底、绱鞋、搓麻繩、繡花鞋制作等制鞋流程。手工制作的鞋同時也向參觀者出售。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