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館委托經營是市場運作還是無奈之舉
這和前幾年,會展業內由長三角區域的杭州和寧波率先掀起,山東、安徽紛紛效仿的展館管理輸出,有著本質上的不同。值得指出的是,此次合肥市政府提出的模式是“委托經營”,而長三角曾經嘗試的是“管理輸出”。筆者的理解是,前者的主、雇雙方是委托與被委托的關系也就是最簡單的關系,被委托一方要向委托一方負責,至少,在經濟效益上要有一個說法,向委托方有一個交代;而后者的雙方則是合作關系,模式簡單:委托方期望受委托的管理方能帶著項目去,將在上海舉辦的展覽項目移植過去,在當時曾引起不小的關注,但后來以不了了之收場。管理輸出模式失敗的原因很簡單,在上海舉辦的展覽項目不會移師到杭州、寧波,或者山東、安徽舉辦。而受委托方在其委托方的地盤上創辦新的展覽項目,又不及委托方的優勢大,事實表明,這是委托方的一個美好愿景。
但現在就斷言委托經營模式相比管理輸出模式,是一種成功的嘗試還為時尚早,因為這才是一個開始,是否成功,可否推廣,目前都還是未知。
當初,建設展館的時候,政府以主導者的身份,志在必得的信心和姿態,認為栽得梧桐樹,必將引來金鳳凰。如今,連山雞也沒來幾只,發現展館運營以來,直接經濟效益遠沒有預期的那樣樂觀。不得已,起了“創新”的念頭。于是,想到了將展館經營推向市場。當然,委托經營是一種專業化、市場化的的手段,本無可厚非。但如果區域優勢明顯,展館的年使用率達到或接近國際上的50%-60%,當地政府還會將展館委托經營嗎?
將展館經營推向市場,在政府層面來說:如果被委托方將展館經營好了,那就是地方相關主管機構領導層的創新嘗試,如若經營不善,當地政府則完全可以將責任推到運營公司的頭上,倒也落得一身干凈。嚴格地說,建設展館時投資了幾十億,就這樣委托了事,有不負責任的嫌疑。連政府都做不好的事情,民營企業就真能在短期內令展館起死回生?
安徽國際會展中心、合肥濱湖國際會展中心經營艱難只是中國各地方展館生存狀況的一個縮影。未來,也許還將有更多的展館面臨經營的艱難。這不是發展會展經濟的問題,是地方政府戰略決策層面的遺留問題。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