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紡大將設國內首家三維立體紡織技術實驗室
國內首家三維立體紡織技術實驗室將落戶武漢紡大
人民網武漢11月11日電 近日,從武漢紡織大學獲悉,該校將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達成合作,聯合打造國內首家三維立體紡織技術實驗室。這也是該校成功舉辦第八十九屆世界紡織大會后,在國際交流合作上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
據武漢紡織大學紡織學院教授張尚勇介紹,預計該項目今年年底啟動,由該校“長江學者”徐衛林教授擔任項目中方負責人。初步將有五年的建設期,在此期間要完成實驗室團隊人員的組建,紡織機器設備的籌備,以及相關技術方面問題的處理等相關工作。完成了這五年的研究準備階段后,接下來就可以轉向科研成果轉化階段了,屆時實驗室基本能滿足市場需求,提供成套的技術裝備以及實物樣品,將科研成果真正轉化為實際應用。
針對當下紡織技術的不斷創新,如何更好地抓住機遇,實現專業突破,是武漢紡織大學一直思考的問題。此次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攜手,結合自身學校的學科發展特色,達成共識,決定以三維立體紡織技術為突破口,協力打造三維立體紡織技術實驗室,共同推進這項紡織領域新技術的發展。
不同于傳統的二維平面紡織技術,三維立體紡織因其多樣化的編織技術,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前景,其特有的力學性能和快速過濾吸收能量的功能,在飛行器、防彈衣、鋼盔等軍事、航天領域上被廣為應用;加之其材料本身優良的兼容性、精湛的工藝性以及方便成型等優點,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也是緊密相關,不僅可以有效改善鞋子的透氣層,降低透氣材料成本,產品更耐用,還可以解決箱包傳統材料易壞等生活實際問題。
據張尚勇教授介紹,以三維立體紡織技術為代表的高分子時代將會逐步取代當下的金屬時代。三維紡織技術及其復合纖維材料作為一種新技術、新工藝,這是必然趨勢。未來無論是化工、建筑、機械等重工業領域,還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需上,都會看到三維紡織技術的身影。
據悉,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在紡織材料領域上處于國際領先水平,誕生了十幾位相關研究方向的諾貝爾獎獲獎者。武漢紡織大學作為國內唯一一所以紡織為命名的高等院校,近些年來,一直堅持“請進來、派出去”的國際化發展途徑,積極開闊學科視野,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此次同英國曼徹斯特大學順利牽手,也有利于該校進一步實現開放辦學的國際化發展宗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