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治毒”法律急需完善
繼7月份“劍指”服裝品牌的水污染之后,8月23日,綠色和平發布《全球品牌服裝的有毒有害物質殘留調查》,再次將多個知名品牌推向風口浪尖。
“阿迪達斯、李寧等運動品牌標榜健康生活方式的廣告背后,其實是骯臟的排污管。”綠色和平污染與防治項目主任張凱當天對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說。他表示,損害環境和人體健康的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E)正被一些知名服裝品牌被排放到中國的河流里,并通過食物鏈威脅更多人的健康。
中國紡織業“治毒”法律不完善
人們往往有這種習慣:新買的衣服一般先洗過后再穿,目的是減少衣服上的化學物質。然而,專家說,此舉并不能完全消除有毒有害物質對人體的威脅。
今年4月至5月,綠色和平在中國、英國、阿根廷等全球18個國家采購了15個服裝品牌的78件樣品,其中包括運動服裝、休閑服裝及鞋類。這些樣品的產地涉及中國、孟加拉國、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泰國等13個紡織品生產國。
綠色和平將這些樣品送至具有資質的第三方實驗室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包括阿迪達斯、李寧等在內的2/3的樣品被檢測出含有NPE。
NPE在紡織生產中常被用作表面活性劑,被排放到環境中會迅速分解成壬基酚(NP)。NP是一種公認的環境激素,它能模擬雌激素,對生物的性發育產生影響,并且干擾生物的內分泌,對生殖系統具有毒性。同時,NP能通過食物鏈在生物體內不斷蓄積。研究表明,即便是低濃度的排放,也極具危害性。
據介紹,歐盟已于2005年頒布《REACH法規》,禁止NPE和NP在紡織生產行業中的使用。中國政府今年年初將NPE和NP加入《中國嚴格限制進出口的有毒化學品目錄》。
然而,張凱介紹,對于NPE和NP在國內的使用和排放,中國還沒有出臺相應的規定。中國急需完善這方面的法律法規。
法律缺位的不良影響已經顯現。綠色和平2010年曾經發現長江流域的野生魚類體內富集了包括NP在內的環境激素類物質。
“紡織行業完全可以淘汰這類有毒有害物質,并最終消除這類物質對中國江河的威脅。”張凱說。
據了解,自7月份《全球服裝品牌的中國水污染調查》發布之后的兩周,彪馬做出在2020年前淘汰其供應鏈中的所有有毒有害物質的承諾,并且將在8周內制訂出一份公開的行動計劃;耐克上周也做出“去毒”承諾,并且會向公眾公開其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信息。
“不過,有一些品牌依然對此無動于衷,比如阿迪達斯。它是全球第二運動品牌,其主要競爭對手耐克和彪馬都做出了淘汰有毒有害物質的承諾,這說明阿迪達斯也完全有能力做出相同的承諾。”張凱說,顯然,阿迪達斯缺乏的是行動。
“多次洗滌不是辦法,必須從源頭上淘汰有毒有害物質。”綠色和平督促,阿迪達斯等服裝品牌盡快做出無毒承諾,向公眾公開其使用和排放有毒有害物質的信息,并制定有明確時間表的行動計劃,以防止有毒有害物質在江河中的進一步蓄積,威脅環境和人類的健康。
李寧公司被指承諾過軟
面對國際環保組織的指責,此前一度沉默的李寧公司8月22日在其官方網站作出回應。
“李寧公司在供應鏈中實現環境友好型排放的承諾”顯示,李寧公司將在8年至10年間,在李寧公司的全部產品(包括鞋、服裝以及運動配件)的整個生產環節過程中(包括各級供應商及原料供應商),減少和消除影響環境的化學物質。該公司將在6個月內制定出詳盡的計劃。
此外,李寧公司還稱,繼續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及產品檢測中嚴格執行國家標準,并通過自身努力不斷追求更高的企業標準。
張凱認為,李寧公司的聲明反映了其對有毒有害物質殘留的態度。不過,綠色和平希望從源頭上不再使用這類化學物品,而李寧公司的聲明在一些關鍵地方還有些模糊。
“‘減少和消除’并不意味著徹底淘汰,這是李寧公司給自己留后路。‘不斷追求更高標準’也是一句很軟的話,并不是一個強制的承諾。”張凱說,作為民族品牌的佼佼者,李寧公司在面對中國的污染問題和國人的健康問題時,做出這么空泛的承諾。再次希望李寧公司盡快做出切實可行的承諾。
據了解,針對全球品牌服裝的有毒有害物質殘留,綠色和平對這些品牌的基本要求有三個:一是承諾淘汰供應鏈中的全部有毒有害物質,而并不是減少。二是公開其供應鏈中有毒有害物質的使用和排放情況。三是制定公開并且有明確時間表的行動計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