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發熱內衣賣得火 實驗證明只薄不暖
近期,一些廠家推出的“自發熱”保暖內衣在市場上熱賣。這種“薄暖內衣”宣稱面料可以“自發熱”,而且比臃腫的普通保暖內衣要薄很多,吸引了不少消費者的眼球。然而,也有一些讀者給本報生活實驗室欄目打來熱線,對內衣“自發熱”的效果表示懷疑。“自發熱”內衣到底是高科技還是廠家的噱頭?昨天,記者進行了一組實驗,發現所謂的“自發熱”內衣其實并不會提升物體的溫度,由于其厚度較薄等原因,這些“薄暖”內衣的保暖性能并不如普通的純棉內衣。
調查
“自發熱”內衣賣得火
記者調查發現,無論是大商場還是網店,貼有“自發熱”、“色拉姆”等標簽的保暖內衣賣得最火。在一家著名品牌的網店上,一款女式發熱保溫內衣的月銷量竟達到2萬多件。這些“自發熱”保暖內衣宣稱其相對普通保暖內衣有兩大優勢:一是“暖”,一是“薄”。即所謂“薄暖”。
淘寶一家網店的銷售客服向記者推薦了一款較薄的發熱內衣。“這可是高科技,主要成分是發熱纖維,別看薄,穿上去又輕又暖和。”但是對于其發熱原理,銷售客服卻很含糊,只是說穿上后感覺會比普通內衣暖和一些。在這款內衣的說明上,對“發熱”功能是如此解釋的:“纖維本身會吸收身體散發的水蒸氣,并將其轉換為熱能,使素材本身變暖。”此外,這款內衣還具有保溫、保濕、防靜電的功能。
讀者王先生從網上購買了一套這樣的保暖內衣。“的確是特別薄,特別輕,面料也很舒服,似乎還真的會隱隱發熱。但是一趕上刮風,這件內衣就沒什么效果了。”說到自己的體驗,王先生如是說。不過他表示,這款內衣的面料全是化學纖維,并不含棉質成分。
實驗
包裹熱水看降溫
那么,“自發熱”內衣真的會發熱嗎?“自發熱”內衣與普通內衣哪個更保暖呢?記者進行了一組實驗。
記者找來了三種不同材質的內衣,其中包括今年流行的“自發熱”內衣、純棉內衣和加絨加厚內衣。這三種材質的內衣為三個不同知名品牌。經過測量,記者發現“自發熱”內衣的單層厚度約為0.5毫米,純棉內衣約為1毫米,加絨加厚內衣約為1.5毫米。三款內衣摸上去材質都很柔軟舒服。
記者隨后準備了四只同樣型號的燒杯。進行實驗時,記者分別將60毫升熱開水倒進燒杯中,待其自然冷卻到57℃,再將其中的三只燒杯分別塞進三種內衣的袖口內約15厘米處,隨后將包著燒杯的袖子兩端進行簡單封閉。第四只燒杯則什么都不裹,在同條件下,這四只燒杯一起放在木地板上。此時,室內溫度為26℃。
20分鐘后,記者分別對包在袖子里的燒杯中的水進行測量。測量時使用金屬探溫器,最小刻度為0.1℃。經過測量,記者看到沒有放在袖子里的燒杯中的水,溫度降到了36.3℃,“自發熱”內衣里的水溫降至40.7℃,純棉內衣的水溫降至42.5℃,加絨加厚內衣里的水溫為42.2℃。
結論
未發現內衣“自發熱”
由此可見,實驗中的這三款“自發熱”內衣、純棉內衣和加絨加厚內衣都起到了保溫作用。但相比之下,“自發熱”內衣并沒有“發熱”,其保暖效果也不比普通的純棉內衣和加絨加厚內衣要好。
專家
“發熱”不加熱 “薄暖”難兼得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保暖內衣所宣稱的“保暖”效果,其實就是保溫。加絨內衣和棉質內衣都是依靠厚度保暖,材質越厚,保暖效果越好。加絨內衣由于纖維空隙大,衣服內的空氣層起到了隔熱效果,從而防止熱量流失。所謂“自發熱”內衣,其原理主要是利用人體自身釋放出來的熱量,之后再返還給人體。她表示,這種面料幾年前就已出現,并在保暖內衣領域廣泛應用,“色拉姆”就是較常見的一種。
“色拉姆”又叫做遠紅外線放射腈綸,是一種利用先進的噴射技術把遠紅外線放射陶瓷加捻到腈綸纖維中的絲材,這種材質的內衣可以把人體自身產生的熱量經由內衣再反射回來,從而達到保暖效果。業內人士稱,在相同厚度下,這種內衣比普通面料內衣的保暖效果要好,但是,因為這種內衣比較薄,其保暖效果有限。這也就是為什么王先生說有風的時候感覺“自發熱”內衣不保暖的原因。可見這種“薄暖”內衣在北京寒風凜冽的冬天很難保暖。
該業內人士稱,保暖內衣常用的“色拉姆”、聚酯纖維等材料都屬于化學纖維。她表示,穿著化纖面料會有一些不適感,因此一些廠家會做一些防靜電處理,甚至是保濕效果,以保證穿著舒適。但這樣的保暖內衣價格也會高。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