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偷賣衣服部門經理偷賣原料查出18個“家賊”
身為公司員工,深夜翻過圍墻進入公司,再爬窗進入倉庫,然后偷走里面的成品衣服轉手賣錢。身為部門經理,竟安排、拉攏員工利用各自職務便利,竊取公司原料,再銷售給他人從中獲利。兩年來,嵊州某知名紡織企業竟然先后揪出18名“內鬼”,涉案金額超過100萬元。昨天,嵊州市人民檢察院通報了這起發生在企業內部的員工犯罪案件。
一個月內
廠里的1200多件衣服不見了
陳某是貴州人,1994年出生,初中畢業后進入嵊州一家紡織企業打工。2011年12月,陳某在酒吧玩耍時,認識了山東人范某。“你能不能搞到你們公司的成品衣服,如果能搞到,就賣給我?!钡弥惸吃诩徔椘髽I上班,范某提議。
陳某平常開銷很大,為了撈錢,便覺得這次辦法可行,于是找來幾個同事一起商量。憑借自己對公司環境比較熟悉,陳某決定深夜潛入公司偷成品衣服,幾個人還進行了分工。在下手之前,陳某利用白天工作間隙,將夜間要偷的衣服藏在倉庫一角落處。2012年4月12日凌晨,陳某和另外3名同事翻過公司圍墻進入倉庫,再之前藏好的156件成品t恤偷走,然后以每件50元賣給了范某,每人分得1900元。嘗到甜頭后,陳某和同事在一個月之內又干了兩次,其中一次偷走成品衣服420件,還有一次偷走716件。
短短一個月內,倉庫里大量的成品衣服失竊,公司于是報了警。不久,陳某等6名員工落網,范某也隨之落網,涉案金額高達10萬余元。
半年多時間
價值近百萬的紗料被“收購”
然而,對陳某等6名員工偷竊成品衣服案件還沒有了結,這家紡織企業又有一批員工被警方抓了。不過,與陳某等人直接偷衣服不同,這批人的手法似乎更高明,而且背后隱藏著“大魚”。這條“大魚”是曹某,他是企業寧波總部的管理人員,同時兼職嵊州公司的部門經理。
得知曹某兼管嵊州公司后,曾經的同事及好友衛某找到他,想跟他一起發財。“把嵊州公司里的廢紗弄點出來賣,每噸會分你一些好處費?!毙l某許諾。想到可以如此輕松賺些錢,曹某便答應了。
之后,曹某從寧波公司調了衛軍(化名)到嵊州企業擔任倉庫出貨員,再讓衛軍與車間主任、駕駛員等人打了招呼,就這樣,衛某則以廢紗收購商的身份,進入該公司收購廢紗。2012年3月,衛某等人從該公司再生棉車間運出廢紗1.35噸,后以2.08萬元賣給了王某。據查明,當年3月至10月,衛某等人共作案17起,涉案金額99萬余元。在這起案件中,共有12名員工落網,上至部門經理、車間主任和主管,下至普通倉管、駕駛員。事實上,在“收購”廢紗之余,這伙人經常會把原紗也“收購”走。
18名“內鬼”均獲刑
檢察機關向企業發出檢察建議書
據了解,這兩撥公司“內鬼”共有18人,如今均受到了法律制裁。陳某等6人均因犯盜竊罪,被判處6年6個月至2年8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罰金;范某犯掩飾隱瞞犯罪所得罪獲刑。曹某等12人犯職務侵占罪,被判處5年6個月至1年不等的有期徒刑;另外衛某和王某也受到相應法律制裁。
嵊州市人民檢察院承辦檢察官表示,從這幾起案件來看,嵊州這家規模企業內部之所以出現員工犯罪案件,主要是因為公司財物管理制度、安保制度缺失、員工管理松散以及法律意識淡薄,且呈現涉案人員多、涉案部門廣、涉案數額大等特點。目前,該院已采取向當事企業發送檢察建議書,安排干警“送法入企”,組織企業員工旁聽法庭庭審等多種方式,幫助涉事企業建章立制、加強整改,避免今后類似案件再次發生。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