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擬定市場價格不“市場” 棉農很受傷
如果真的是這樣,我想那卻是極好的,但細細一想,好像又被忽悠了。為什么這么說呢?待筆者給大家算個賬。首先,現在下放的是第一次補貼,應當為70%按按面積補貼的資金。那么一畝地191元是個什么概念呢?假設按新疆一畝地平均單產120公斤來算,那么計算如下所示:
設單產為Y,Y=120公斤/畝,已知1公斤=0.001噸,那么Y=0.12噸/畝,補貼金額為Z,Z=191元/畝,那么Z/Y=1592元/噸。也就是說,按目前191元/畝的標準來算,每一噸補貼大約為1592元。
因為有消息稱,可能191元/畝并不是70%按面積部分的補貼。也就是說1592元/噸這個數,有可能是70%的補貼,有可能又不是,那么再加上60%,或50%,甚是40%這三種可能再來計算看看。
那么根據計算,1592/70%=2274元/噸,1592/60%=2653元/噸,1592/0.5=3184元/噸,1592/0.4=3980元/噸。
同樣根據計算可以得出,目標價格為19800元/噸,那么按70%來看,則市場價格為19800-2274=17526元/噸,按60%來看,則市場價格為19800-2653=17147元/噸,按50%來看,市場價格為19800-3184=16616元/噸,按40%來看,市場價格為19800-3980=15820元/噸。
根據國家棉花市場監測系統的數據可知,9-11月,國家棉花價格B指數(CNCotton B)的平均價格為15370元/噸,分別與70%、60%、50%、40%的價差為2156元/噸、1777元/噸、1246元/噸、450元/噸。
那么為何這個擬定的市場價格和監測數據又開始打架了呢? 9-11月,棉花市場大概的溫度是多少,可能大多數人比筆者更加清楚,3128級皮棉的3個月平均價格真的能夠高過16000元/噸嗎?我想大多數人都是不太能接受的吧。
記得前幾個月在一次會議上,大家還在普遍討論新疆籽棉收購價格是否能夠超過6元/公斤。那么就假定9-11月的籽棉收購價格平均為6元/公斤吧,稍微計算下,籽棉價格為6元/公斤,假設棉籽價格為1元/斤,衣分為38%,那么得出折算皮棉價格為12919元/噸,就算加上1000元/噸的加工費,也不過為13919元/噸。
國 家擬定市場價格不但大大高于監測系統數據,更高于接近真實的市場價格。那么擬定市場價格的意義在哪呢?筆者不得不去質疑,這個擬定市場價格是如何計算出來 的?我國棉花與大豆作為試點農產品,推出目標價格補貼政策,如果市場價格并不代表真實市場的溫度,那么對于其他農產品來說,又有何借鑒意義呢?如此高的擬 定市場價格,說到底,只能是坑棉農,如果再將其經驗推廣下去,那么坑的就是全部的農民。既然要補貼,就要補貼到位,不要一邊說著補貼,一邊斤斤計較是否補 多了,想盡一切辦法抬高或者虛構所謂市場價。這樣不但不是惠及農民,反而是傷了農民的心啊。雖然農民沒讀過多少書,但也不能騙人吧。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 助,如果一個政策,只是說一套做一套,那么去做的意義又在哪呢?除了利益集團能夠獲利以外,社會整體利益反而更小,那么無論從哪方面說,這個政策都是失敗 之作。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