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集群:培育新品種助力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育出好種子產出“幸福棉”
省農科院培育新品種助力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
“這是在豐南鹽堿地上進行機采棉展示的第二年,效果非常好,鹽堿地上機采棉種植這算是做起來了!”近日,在唐山市豐南區的濱海鹽堿地機采棉新品種展示及機械采收現場觀摩會上,看著冀棉262棉花新品種的可喜長勢和良好機采效果,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棉花創新團隊首席專家、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所長張建宏十分感慨。
據了解,此次觀摩會展示的國審常規棉品種冀棉262,具有高產、大鈴、適機采、廣適等特點,在近年的推廣示范中深受種植合作社和棉農喜愛。2022年、2023年,冀棉262連續兩年被河北省農業農村廳推介為河北省農業主導品種,并在2023(第三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上入選全國100項重大農業科技成果。

近年來,受到氣候、政策、市場及技術等因素影響,棉農種植意向持續下滑,種植面積與總產量持續下降,嚴重影響了河北省棉花產業的發展。
針對植棉效益低的問題,張建宏帶領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種研究團隊在種子這塊“農業芯片”上下功夫,把棉花新品種培育作為工作的重中之重。
該團隊預見河北省棉花生產機械化的趨勢,較早地開展了宜機化棉花品種選育工作,以棉花高產為前提,優質、抗逆、輕簡化為主攻方向,創制種質資源,培育適宜機械化作業、綜合性狀優良的棉花新品種,先后育成冀棉262、冀1518、冀棉126等高產、優質、抗病、適機采棉花新品種11個,并集成配套栽培技術。團隊成員深入棉花主產區開展科技服務,指導棉農把棉花生產做到高產高效。
除了高產、大鈴的冀棉262,團隊育成的強優勢國審雜交棉品種冀1518,是第一個黃河流域內通過審定的纖維品質Ⅱ型的機采棉品種,產量高,纖維品質好,中早熟,吐絮集中,含絮力適中,抗病性好,適宜機械采收,在邯鄲邱縣、邢臺威縣和唐山豐南區等棉花主產區均取得良好的示范效果,其示范推廣對穩定河北省棉花生產發揮了重要作用。
張建宏介紹,近年來,棉花研究所分子育種研究團隊將分子育種技術和常規育種方法相結合,開展重要性狀的遺傳規律研究,通過構建多類型群體開發挖掘與纖維品質、產量和抗性等性狀相關的分子標記和基因,對產量、纖維品質、抗性等基因的差異表達分析及功能驗證解析相關性狀分子機制,通過轉基因、基因編輯等手段創制棉花新種質、培育新品種。
不僅埋頭在實驗室里,分子育種研究團隊更重視研究成果的落地。團隊通過對亞洲棉中出現的花基紅斑性狀進行分析研究,首次揭示了谷胱甘肽S-轉移酶基因(GST)可能是調控亞洲棉花基紅斑形成的主要基因,并應用花基紅斑性狀作為指示性狀,開發成可用于鑒定雜交棉真實性和純度的KASP功能標記,該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這些基礎研究為更好地鑒定、篩選和創制優異棉花新種質奠定基礎,為棉花精準育種提供了理論依據。
同時,為規范河北省棉花雜交種和機采棉生產,團隊先后制定了《棉花雜交種真實性和純度檢測技術規程SSR分子標記法》《機采棉生產技術規程》等省級標準,助推我省棉花雜交種市場健康發展和棉花生產全程機械化進程,為我省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
“棉花是集‘纖維、油料、飼料’于一身的重要經濟作物,河北省是我國棉花生產的優勢產區。在新形勢下,要推動棉花產業發展,科研工作就要更加深入,不斷解決一個個‘卡脖子’問題?!睆埥ê瓯硎荆酉聛韴F隊將瞄準生物育種,利用轉基因、基因編輯、全基因組選擇等技術創制新種質,突破育種關鍵技術,培育重大新品種,為實現種業科技自強自立、打贏種業翻身仗貢獻力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