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中國(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召開
12月18日,于都縣召開第二屆中國(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新聞發布會,向媒體公布第二屆中國(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相關情況,并現場回答了記者提問。于都縣委常委、副縣長楊海峰,副縣長楊國峰等出席發布會。江西廣播電視臺、鳳凰網、今日頭條、《贛南日報》、贛州電視臺、客家新聞網等媒體參加發布會。
發布會上,楊國峰介紹了第二屆中國(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相關情況,第二屆中國(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將于12月27日至29日在于都縣舉辦,主題為“新長征·新時尚·新智造”,采取“靜態展+動態展”和“線下線上同步”的方式舉辦,通過優質智造、品牌服裝、全產業鏈和原創設計展示等靜態展,時尚走秀、制造大會、服裝論壇、設計比賽展示等動態展,結合直播帶貨、旅游購物節和現場看樣、現場比價、現場下單等線上線下融合推廣新模式,全方位展現贛州紡織服裝產業的發展成效和巨大潛力及美好前景。
近年來,于都縣委縣政府堅持把紡織服裝產業作為首位產業來抓,主要是基于以下的幾個基礎和背景,一是產業基礎好。紡織服裝是于都縣的傳統行業,據縣志記載,1920年我們就有使用縫紉機的歷史,新中國建立之初,我們就有16個合作社四五百人專門從事縫紉,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于都縣將近有30萬人在外從事紡織服裝產業。2000年以后,其中一部分于都籍的人士憑借在沿海學到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返鄉創業,形成了初步的產業發展基礎。
二是就業需求強。近年來,縣委、縣政府搶抓沿海產業向內地轉移機遇,結合于都縣紡織服裝產業良好的發展基礎和豐富的服裝勞動力,統籌考慮就業扶貧、產業扶貧的需求,將紡織服裝產業定位為首位產業,并根據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要求,大力推動縣內紡織服裝企業自動化、智能化改造,大力提升行業“兩化融合”水平。
三是政策優勢大。于都政策優勢非常明顯,享有國務院《關于新時代支持革命老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各項優惠政策,對鼓勵類產業,比照西部大開發稅收政策企業所得稅減按15%征收,企業IPO上市享有“綠色通道”政策,即報即審、審過即發。同時,我們堅持首位產業給予首位政策,專門出臺了“服裝十條”政策,從稅收獎勵、智能設備補貼、出口獎勵、廠房補貼、用地基礎設施獎勵、人才引進、上市輔導等方面給予真金白銀的支持。
四是發展后勁足。截止目前,于都縣共有各類紡織服裝企業3000余家,現有從業人員8萬余人,其中,規模以上紡織服裝企業109家,占全縣工業企業的64%,2020年全行業產值達525億元,預計今年可以突破600億元,于都先后被評為“中國品牌服裝制造名城”“國家紡織服裝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和第二批國家級消費品標準化試點縣。
十四五時期,于都將緊緊圍繞贛州市委、市政府“兩城兩谷兩帶”戰略部署和“三年倍增行動計劃”,深度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以行業增長、科技創新、智能制造、品牌發展、綠色發展五大目標為導向,實施優質制造、產業鏈提升、現代時尚園建設、品牌孵化、可持續發展、人才厚度提升六大行動,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時尚設計研發為引領,以兩化融合的現代制造體系為基礎,以具有持續創新發展能力的制造品牌為主體,力爭在2025年把于都發展成為集合國內外優質制造資源的新平臺,構建具有聯動協同創新效應的新生態,建設成為世界級現代服裝高端優質制造高地和全國服裝產業智能制造示范區,形成新時代富有特色價值的中國服裝制造“于都模式”,大踏步地邁向千億級產業集群。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