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檔面料占全國總產量10%!西樵紡織,有怎樣的洪荒之力?
今年以來,業界先后傳出部分紡織業集中區域出現印染企業大面積關停的消息,印染是紡織產業鏈的重要一環,這令不少外地紡織企業感到憂慮,但西樵的印染企業仍能保持平穩運營。
西樵牛仔面料在展會上獲客商青睞
2017年,西樵紡織產業基地實現生產總值82.89億元,同比增長9.3%,在全國紡織業低迷之勢下,西樵紡織卻呈現逆勢走強態勢。歷經08年金融危機,環保約束要求漸嚴,外貿環境惡化等多重挑戰,西樵紡織數十年來卻呈現逆勢飄紅,現擁有850多家企業,年產各檔次的面料達到30億米,高檔面料占全國總產量約10%,面料創新領先全國水平,成為唯一獲批籌建全國梭織面料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的集群。
西樵是中國面料名鎮,紡織產業面臨巨大的環保問題,如何在綠色生態和產業發展中尋得平衡?,西樵的回答一直很堅定!
“西樵傳統的紡織和陶瓷行業均屬于環保壓力較大的行業,如果解決不了環保問題,就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基礎。”西樵鎮鎮長關海權表示,西樵鎮是國家5A級景區所在地,對于環境的要求自然格外嚴苛。正因為此,在政府的引導下,西樵面料一直堅持走生態、環境、發展相融合特色之路。
逆勢走強背后,闖出一條綠色發展之路,面對環保壓力,西樵紡織到底有何洪荒之力?這就要說說,西樵在行業內率先推行的“三統一”模式了!
“三統一”模式!
早在2005年,西樵鎮政府在紡織產業示范基地強勢推行統一供應工業用水、統一供應高溫蒸汽、統一污水處理的“三統一”工程,使得鎮內相關的紡織企業,實現100%接入污水處理廠、100%達標排放、100%企業納入日常嚴格的環保監管,全面推進循環經濟,這在行業內屬全國領先之舉。
▲廣東西樵紡織產業基地“三統一”工程,圖為西樵鑫龍污水處理廠,實現企業污水統一處理
以前,印染企業常常是最大的污染源。如今,走進南海粵樵東印染有限公司的車間,已經聞不到刺鼻的氣味,所有能產生廢氣的部分都已經被覆蓋,政府架設的污水管道已進入工廠。
在辦公室內,廣東省清潔生產企業的牌子顯得格外亮眼,這與十多年前的光景已完全不同。
“這幾年環保整治帶來了行業洗牌,一批被倒閉企業的訂單會轉移到堅持綠色、堅持品質的企業中,我們從之前納稅的100萬元,去年達到納稅500萬元,實現了連續多年的增長。”佛山市南海區粵樵東印染有限公司總經理潘大雄發出感慨,“三統一幫助企業減少了很多困擾,讓企業可以專心于研發和創新,你的客戶不用擔心你隨時關門走人。”
環保升級從“三統一” 邁向“六統一”環保方面的先行先試,引來了更多的“金鳳凰”入駐,不適應環保和市場要求的企業逐漸淘汰,2005年,西樵紡織產業稅收2000多萬元,2015年,西樵紡織產業納稅已經近3億元!
西樵紡織產業,走出了一條綠色發展之路,走出了一條生態文明之路。
環保投入只有起點,沒有終點。基地已經在“三統一”上投入30多億元,并正著手從現在的“三統一”,過渡到“六統一”。
“我們在以往三統一基礎上,下一步爭取統一物流,統一供電、統一信息交流平臺。”廣東西樵紡織產業基地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滿洪表示,園區正謀劃做一個數據共享平臺,幫助企業推廣產品和設計,另外,利用毗鄰景隆集團的電力優勢,希望做到直供電,從而降低企業成本。
同時,西樵鎮堅持綠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理念,重點加快村級工業園區整治,促進紡織等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節能減排。
“三大變革”齊發力 邁向高質量發展
推動高質量發展。要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和市場導向作用,加快建立技術創新體系,激發創新活力。
高質量發展并不意味著放棄或淘汰傳統產業,高質量的關鍵在品質、在內涵、在動能。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要求,西樵紡織業從這“三大變革”同時發力,打出一波高質量發展“組合拳”。
動力變革 與時間賽跑的迭代式創新
“我們通過自主研發,將傳統運動服的舒適性和牛仔的粗狂性和吸水立體度結合在一起,這是我們產品的亮點。”令佛山立笙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陳世英感到自豪的是,公司已經申請了40多項專利,建立了三四十人的研發團隊,占員工總數的3%左右,成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
從一個傳統勞動密集型企業,到成為高新技術企業,這是西樵面料企業蛻變的一個縮影。隨著互聯網時代“脫胎換骨”的發展,社會的創新方式已經與過往截然不同,“迭代式創新”興起,其過程不同于傳統線性模式,包含了用戶參與、快速試錯、多次迭代。與時間賽跑,迭代式創新,已成為西樵紡織業的研發常態。
質量變革:國家級知名品牌示范區獲批籌建,面對東南亞等地的低成本競爭,西樵的成本優勢早已不再,爭取品牌溢價是升級的必然之路。
在市場上,致興紡織服裝有限公司推出的“四面彈”牛仔面料受到青睞,并且價格比一般面料高了不少,它的最大特點在于其彈性,10厘米長的牛仔面料可以橫縱拉伸5-8厘米,并迅速恢復。美特斯邦威、李維斯、圣吉奧、以純等國內外知名服裝品牌廠家均選用該種面料。
“有人認為創立品牌是終端產品的事,但我并不這么認為。”致興紡織董事總經理方軍認為,像英特爾只做CPU,但電腦產品都以采用英特爾原件為榮,而致興紡織就是要朝這個方向努力,讓面料為服裝增值。
“質量是品牌的基礎和依托,但沒有品牌就賣不到高價錢,品牌服裝可以賣貴10倍。”南海區紡織行業協會會長莫柏源表示,西樵紡織產業集群一直堅持走品牌戰略,發揮產業特色、打造企業品牌和“西樵面料”區域品牌,逐步實現西樵紡織產業由傳統制造業向時尚創意產業躍升。
2017年,致興、立笙、新光等紡織企業獲得“中國流行面料吊牌示范單位”“中國流行面料入圍獎”“最佳市場應用獎”和“最佳科技創新獎”等多個獎項。致興、華豐等3家紡織企業被評為佛山市細分行業龍頭企業。
2018年,佛山市黛富妮家飾用品有限公司功能性產品研發組獲得南海區政府質量獎一線班組獎。打響區域品牌,對企業的品牌推廣有助力作用。今年3月,成功獲批籌建“全國梭織面料產業知名品牌創建示范區”。今年9月,西樵鎮更獲得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頒發的“2017年-2018年度紡織行業創新示范集群”稱號。西樵面料成為中國特色產業的一張響亮名片。
效率變革:打造紡織智造4.0平臺
在用工成本提高之際, 推動效率變革,是西樵紡織業發展的必然選擇。一場機器革命正在西樵紡織業如火如荼地展開。
走進佛山華豐紡織有限公司的物檢室,門前實時顯示檢測室內溫度和濕度的電子屏尤為亮眼,“溫度19.5℃、濕度63.9%”,恒溫恒濕的環境減少了測試面料過程中環境因素的影響。檢測室內,彈力回復儀、織物撕裂儀、紗線捻度機......各類先進設備正在實驗人員的操作下有條不紊地進行中, 華豐紡織,已被佛山認定為“專精特新”企業。
截至2016年底,全鎮已有紡織設備4萬多套,其中高檔設備占45%,遠高于全國23%的平均水平。“企業的發展,尤其是制造業企業的發展歷經多個發展階段,如今的工業4.0時代,對產品的技術革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西樵鎮鎮長關海權表示,華南國際輕紡城項目,今年年初正式落戶西樵,一期計劃總投資40億元,項目將于年內動工。
華南國際輕紡城將致力打造成新型紡織服裝全產業鏈線上線下綜合一體化平臺,打造成紡織智造4.0平臺。按照規劃,去到國際輕紡城,通過智能制造終端進行量身,選擇成衣款色,智能制造平臺在1.5小時生產專屬定制服裝,可以期待,屆時,西樵整個紡織產業將提高到一個最新4.0的版本。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