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澤嘉興的噴水織機產能陸續向泗陽江西等地“大擴張”
隨著江浙地區淘汰噴水織機產能,織造產業轉移的新聞從去年年初就有多次曝光,幾個月前就有消息稱有將近12萬臺噴水織機外移,直至近日幾個重大項目包括紡織印染企業落地江西的消息陸續傳來,如8萬臺噴水織機入泗陽的消息在近期成為了行業的熱點,整個紡織產業轉移的趨勢已是勢不可擋。
泗陽仿佛一夜之間“闖”入中國紡織行業矩陣,成為中國紡織業的第六大板塊,并且在六大板塊中份額超過五分之一。
泗陽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紡織洼地,崛起為全國紡織產業高地,源于江蘇省委省政府“南北共建”重大決策。泗陽縣委書記徐勤忠說,2008年以來,泗陽在“南北共建”過程中,充分利用自身優勢和產業定位,主動策應吳江產業扶持和項目轉移,聚力打造以紡織業為主的“吳江泗陽工業園”。
江蘇駿興紡織科技有限公司,位于吳江泗陽工業園東南方,這個投資6億元的大項目,正加緊施工,近4萬平方米的主廠房即將封頂。“像駿興紡織這樣投資過5億元的大項目,這兩年來了9個。”泗陽縣委副書記、吳江泗陽工業園區黨工委書記嚴偉方介紹。
吳江泗陽工業園注重規劃,放大“筑巢引鳳”效應。嚴偉方介紹,吳江區政府每年至少撥付1000萬元資金,泗陽縣政府按照6:4比例進行配套。目前,吳江、泗陽兩地政府累計出資2億元建設20萬平方米標準化廠房,吳江泗陽工業園面積擴大到17.8平方公里,園區項目承載力快速提升。
共建工業園,重點在項目,關鍵在產業。吳江泗陽工業園從有利于對接蘇南發達地區產業梯度轉移的長遠考量,統籌謀劃產業轉移和項目招引,努力在泗陽形成“吳江板塊”。泗陽黨政領導和吳江泗陽工業園掛職人員圍繞縣域紡織優勢,提出建設泗陽“國家級紡織板塊”的戰略構想,把吳江泗陽工業園建成“南北共建園區示范區”。
打造“國家級紡織產業板塊”,吳江不是把“丑小鴨”趕向泗陽,而是把多年培養的“帥大個”轉移給泗陽。記者從吳江轉移項目一覽表上看到,38個項目每個投資都超過3億元。
泗陽承接蘇南轉移的一批大項目、好項目,形成“聚酯-切片-紡絲-加彈-織造-染整-成衣”的一條龍紡織產業鏈,成為全省南北共建、產業轉移的一個亮點。如今,吳江泗陽工業園區內企業員工達1.5萬人,年發工資十幾億元。
目前,落戶園區企業中,吳江轉移企業達38家。到2020年,泗陽紡織產業噴水織機將達8萬臺,建成25萬平方米以上智能化、升級版華東紡織示范中心,年銷售額預計將突破千億元。
另一則消息:11月13日,萬年綠色現代紡織產業園項目開工儀式在江西省萬年縣舉行。
萬年綠色現代紡織產業園規劃面積1600畝,總投資40億元。該園集專業生產、印染加工等為一體,著力打造國內外紡織產業優化升級、輻射擴散、梯度轉移和縱深發展的平臺。該項目建成后將有序承接重大紡織企業,實現年產值100億元。
近期,九江市環保局已經批復江西前祥織染有限公司年產6萬噸針織色布環境報告。
獲悉,年產60000噸針織色布項目,總投資5億元,項目由江西前祥織染有限公司投資建設,位于彭澤縣磯山工業園,該項目占地面積約203畝,總建筑面積91824.56平方米。
近年來,江西不斷接受周邊企業的搬遷和新辦紡織印染企業,產能呈現增長趨勢。
參哥札記:以上為官方發布的消息,已然證實泗陽、萬年兩地成為了江浙噴水織機產能轉移的主陣地之一,其中泗陽噴水織機計劃承接達到80000臺;包括萬年在內的整個江西的噴水織機承接產能,有參與產能轉移的人士估算,也可能達到60000臺左右。
而實際上,積極參與江浙噴水織機產能轉移承接的地方卻遠遠不止以上兩地,如安徽的郎溪、池州;湖北的龍感湖、黃岡、羅田等等。根據眾多業內人士估算,目前安徽大省范圍內,噴水織機的產能大約已經逼近40000臺;湖北大省范圍內的噴水織機產能大約已經達到23000臺左右。如把以上幾個地方新增的織機產能相加,目前已經達到了20萬臺左右,而整個吳江地區的淘汰指標卻也只有10萬臺左右。
可見,經歷了江浙淘汰整治后的噴水織機產能,不但沒有萎縮,相反,整個噴水織機的產能還出現了跨越式的擴張。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