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長興打造紡織業轉型升級樣板
以家庭工業為基礎的紡織業是浙江省長興縣三大支柱產業之一,現有9.4萬臺噴水織機、近6萬名從業人員。一直以來,紡織業生產經營粗放分散、環境污染、安全生產隱患等問題困擾著企業、周邊群眾,更困擾著長興縣政府。
近年來,浙江省生態環境廳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三線一單”引領,將審批權下放,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特別是結合省情實際,對像長興縣紡織產業這樣的省內塊狀特色經濟加大生態環境服務,促進塊狀特色經濟高質量發展。
長興縣在紡織產量占全縣50%以上的夾浦鎮先行先試,開拓了家庭織機戶集群化、抱團式發展新路徑,在有效整治紡織家庭工業“低散亂污”的同時,也保住了廣大織機戶的“飯碗”,實現了紡織行業綠色轉型升級。
科學合理編制規劃
為更好地指導好、服務好長興縣紡織小微企業入園建設,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結合“三服務”工作,將長興縣作為聯系點,落實聯系責任人。
浙江省生態環境廳環評處和湖州市生態環境局長興分局堅持開門編規劃、高標編規劃、嚴肅編規劃,突出“三線一單”管控要求,引領小微園科學規劃布點。
以區域大氣、水、土壤環境質量穩定達標為目標,強化生態環保紅線底線思維,突出保護和發展相協調,深入分析小微園生態功能定位,對原來散落區塊進行整合,前瞻性地從空間上倒逼紡織小微園合理選址,源頭解決功能區沖突及家庭式生產帶來的“村中企”問題。選址確定后,進一步精細劃定小微園平臺邊界,配套落實管控引導舉措,以資源要素的差異化、精準化配置,倒逼邊界外散戶集聚入園。目前,按照“一園多點”規劃的吳城、丁新等7個紡織小微園均已開工建設,總面積達656.5畝,可容納入園織機1.6萬臺,其中吳城、丁新小微園已安排織機入園生產。
統一環境準入標準
優化小微企業項目環評工作,指導制定夾浦地區紡織行業轉型升級企業環境準入標準并推廣至全縣實施,對紡織企業(戶)統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明確所有新、擴、改、遷項目,在滿足污染物排放總量替代前提下,其選址、規模、工藝、裝備、資源利用、污染防治等各項內容均應符合標準要求。
引導符合條件的經營主體向規劃確定的小微園或紡織企業集聚區集聚,實現噴水織機、加彈機散戶聯合重組后整體入園發展。同時,實行公司化組合,以一車間一公司方式管理運行。
目前,長興縣已集聚入園3萬余臺噴水織機,家庭織機生產噪聲擾鄰問題有效化解。
守住環境質量底線
通過專業化、集中化治污,破解小微企業“治污難”,守住環境質量底線。
廢水治理方面,圍繞紡織行業轉型,長興縣順勢推進中水回用站建設,現已建成23座,年回用水量約8000萬噸,可減少COD排放約4000噸,是全省首個實現紡織行業中水回用全覆蓋的縣域。
2019年起,夾浦鎮與紡織小微園同步規劃、同步建設,通過“建新拆舊”新建中水回用站兩座,配套污水管網6公里、回用管網6公里,總回用能力3.7萬噸/日。
固體廢物治理方面,夾浦鎮建成廢絲收集處置單位1家,經營能力2.5萬噸/年,為紡織企業(戶)提供廢滌綸絲上門收集服務;長興縣建成小微企業危險廢物收貯運一體化項目1個,目前已簽約服務包括紡織企業在內的產廢企業365家。
深化環保監管服務
創新排污許可分級規范管理,將企業(織機戶)劃分為三類管理,對1650家個體戶及租用廠房的企業實行登記管理模式;對剩余企業(集聚點)按是否中水回用分別實行簡化管理和重點管理,其中簡化管理281家、重點管理26家,做到環保要求不降的同時又為織機戶減負。
加強對入園企業指導服務,通過組建紡織小微園綜合服務中心,為318家紡織織機散戶與企業提供生態環境服務,如開展排污許可證填報專場培訓、現場指導和線上答疑。
同時,優化生態環境監管執法模式,對違法違規頻次高的企業加密監管執法頻次,對長期穩定達標排放的合法企業減少監管頻次。
下一步,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和長興縣將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強化“三線一單”引領,以精準有效的舉措,鞏固提升紡織行業轉型成果。一是小微企業項目環評再優化。探索園區內同一類型的小微企業項目打捆開展環評審批,統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單個項目不再重復開展環評,從而降低企業成本。二是集聚入園擴面再加快。在加快夾浦鎮紡織企業集聚、努力培育省級特色小微園的同時,以點帶面推進其他重點鄉鎮的紡織行業改造提升工作,實現全域提升。三是數字化管理水平再提升。優化紡織小微園云平臺運行,逐步實現所有噴水織機生產排單、廢水排放等信息接入智能一體化管理,加快“一云服務多園多企”模式落地。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