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廣西 拓展東盟 ——中國紡織服裝百強企業八桂行活動速寫
新格局、新戰略、新機遇。3月28—30日,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和自治區政府聯合在南寧主辦的行企助力轉型升級——2021中國紡織服裝百強企業八桂行活動,深度融合國家內需體系,主動承接粵港灣大灣區及東部沿海地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積極推動面向東盟及瀾湄次區域的紡織服裝經貿合作,深化陸海雙向開放,邀請一批院士專家為廣西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謀篇布局,吸引一批紡織服裝龍頭企業來桂興業,推出一批廣西紡織服裝重點園區,促成一批產業項目洽談合作,努力形成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1深化戰略合作
攜手融入新發展格局
廣西是中國唯一與東盟陸海相連的省區,具有“一灣相挽十一國,良性互動東中西”的獨特區位優勢。當前,廣西迎來了新一輪開放大發展,深入推進工業振興三年行動,發揮獨特區位優勢,強化開放引領,著力打造輕工紡織產業等9個重點產業集群,深度融入國內國際雙循環。
隨著RCEP即將落地實施、東盟成為我國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支持廣西建設面向東盟的開放合作高地”等一系列疊加優勢的進一步凸顯,廣西發展紡織服裝產業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產業優勢、市場優勢也將進一步充分釋放。
“新時期,紡織行業定位于國際合作與融合發展的優勢產業。作為現代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紡織行業貫穿一二三產業,銜接國際國內雙循環。紡織行業產業特征與發展定位同廣西的要素稟賦、戰略導向高度契合?!敝袊徔椆I聯合會會長孫瑞哲認為,這是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找到了正確的人,大家走到了一起。
孫瑞哲指出,持續深化對外開放,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形勢發展需求,也是紡織行業的戰略選擇。作為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關鍵落點、“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窗口、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廣西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發展紡織業對于廣西實現產業轉型升級、建設對外開放高地、改善人民生活、實現高質量發展具有戰略價值。
活動中,廣西與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簽署推動廣西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備忘錄。雙方將立足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提升優化廣西紡織服裝產業頂層設計,為廣大紡織企業落戶廣西提供政策支撐和優質服務。廣西將緊緊抓住國內產業二次轉移的新契機,進一步強化兩廣、長三角相關產業對接,深化區域聯動、協同發展;持續推動與東盟國家、RCEP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地區合作,打造陸海新通道供應鏈協同體系。
“廣西處于中國南部地區與東盟國家的交界點,在發揮區位優勢的同時,抓住了珠三角地區第二次產業轉移的新機遇。從珠三角地區、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發展和東盟一體化的發展來看,廣西今后將是紡織產業發展的中心。”安徽紡織工業協會執行會長葉梁建議,廣西目前最關鍵的是要對產業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布局,發揮好面向東盟國家的市場優勢。他認為,廣西紡織服裝產業對整個東南亞地區的輻射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深化平臺合作
開拓東盟和“一帶一路”市場
經過多年的沉淀發展,廣西現擁有5個國家級紡織服裝產業基地,近300家規模以上紡織服裝生產企業和7000多家貿易企業,年工業總產值200多億元,紡織服裝產業集群效應逐步顯現,形成繭絲綢業、棉紡織業、服裝業、羽絨業、制革業等五大支柱產業以及多個產業集聚區。
為讓與會企業家更深入了解廣西近幾年紡織、印染、服裝產業發展格局、規劃及布局,自治區輕工紡織產業招商工作專班牽頭單位廣西貿促會會同工作專班相關部門和協同設區市,精心設計了3條專題路線,組織170多家企業代表分赴貴港、玉林、梧州、來賓、河池、柳州等設區市的相關產業園區、重點企業進行考察。
在河池,有中國優質繭絲生產基地,當前廣西的蠶繭和桑蠶絲產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50%和30%以上,生絲出口量占全國的50%,已經成為我國乃至世界重要的桑蠶繭、桑蠶絲生產基地;在玉林,福綿區成為西南最大的休閑服裝生產基地,有近20萬人從事服裝生產加工以及相關產業,聚集了制衣、漿染、水洗規模以上企業200多家,具備年漿染經軸棉紗20萬噸、加工水洗服裝15億件以上的生產能力,是全國牛仔服裝漿染、水洗加工產能最大的園區;在貴港,桂平木樂鎮共有針織面料織造廠100多家,服裝加工及配套輔料企業300多家,形成了產、供、銷和自主研發一體化的發展格局……
得天獨厚的產業基礎讓廣西有條件、有優勢積極融入國內大循環,吸引匯聚要素資源,與多方積極探索培育中國—東盟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和國際繭絲綢大會等品牌展會,共建中國—東盟跨境面輔料采購交易中心等區域性開放平臺,共同開拓東盟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市場。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夏令敏表示,將整合行業資源力量,把中國(貴港)紡織服裝時尚新區打造成現代高端紡織服裝創新集聚區、對接粵港澳承接產業轉移綠色發展示范區和面向東盟國際大通道發展先導區。
“廣西紡織服裝產業要以承接沿海大轉移、深化對接粵港澳大灣區、面向東盟大通道為現實路徑,構建兩廣—東盟供應鏈協同體系。”中國紡聯集群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徐建華建議,廣西要以數智化引領產業升級發展新動能,以集群化引領資源要素配置新方式,以園區化引領集群轉移承接新載體,以平臺化引領供應鏈競爭新生態,以綠色引領行業升級發展新方向。加快形成以質量、品牌為核心的競爭優勢,推動中國—東盟知名品牌互認,加強自主品牌宣傳推廣,打造集群區域品牌。
達利絲綢(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平看好廣西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從廣西港口出海,不僅是東盟,到歐洲都是一個非常好的出發點,這是在打造新的海上絲綢之路出發點,而且產業是一體化的,涵蓋從種桑、養蠶到制造、印染、服裝全鏈條,以后世界的絲綢中心有可能就在這里。
“國家在推動構建‘雙循環’新格局,我們整個紡織服裝行業都在進行梯度的產業轉移,需要像廣西這樣既有資源,又有區位、政策等相關優勢的大平臺來承接我們第一梯隊產業的轉移?!鄙綎|海思堡集團總裁王丹琦說,該集團主要做牛仔休閑服裝,希望在廣西搭建一個世界領先的全產業鏈示范項目,把整個工業互聯網在紡織服裝行業目前的模型真實呈現出來。
3深化產業合作
打造跨境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
2021中國紡織服裝百強企業八桂行活動共簽訂60個產業合作項目,總投資超300億元,主要涉及織布、印染、服裝、真絲面料、五金配套、專業市場、園區建設、金融服務、校企合作等輕工紡織全產業鏈領域。廣西希望廣大企業搶抓國家推動產業梯度轉移等重大機遇,充分發揮資金、技術、管理、人才等優勢,將原料生產、產品加工、品牌營銷等重要環節布局在廣西,與廣西共同打造粵港灣大灣區—北部灣經濟區—東盟跨境跨區域產業鏈供應鏈。
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消費品工業司紡織處處長曹庭瑞建議,廣西應總結20年來東桑西移的經驗,并將此作為廣西招商引資、承接產業轉移的活廣告、活教材,吸引更多企業投資廣西。
“廣西作為‘一帶一路’有機銜接重要門戶,是廣東拓展東盟國際市場不可忽視的橋梁,我們在新一輪的戰略布局中,將借力廣西,加快拓展東盟國際市場。”廣東省服裝服飾行業協會會長卜曉強表示,廣西是我國西南地區連接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樞紐,是粵港澳大灣區與東盟國家經濟合作升級的關鍵紐帶,具備對接粵港澳大灣區海陸相通等獨特優勢。近年來,廣西多地主動承接粵港灣大灣區紡織服裝產業轉移,紡織服裝行業已經成為廣東廣西產業融合的先鋒典例。兩廣在積極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時尚產業的交流中互動頻繁,不斷融入創新元素,整合優勢資源,為兩廣的服裝產業發展注入了全新的活力。
佛山市兒童用品產業協會組織40多位會員參加活動,成為此次活動地方組團最大的地級市?!皬V西擁有紡織產業良好的資源條件、區位優勢和產業基礎,是全國紡織企業較好的發展承接地,與佛山的紡織服裝產業互補性強?!狈鹕绞袃和闷樊a業協會會長盧良添表示,這次活動將提升佛山童企“建鏈強鏈補鏈延鏈”新格局,實現兩地全方位合作共贏。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