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工信廳《行動計劃》助力紡織服裝產業現代化建設
《江西省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建設“1269”行動計劃(2023-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發布會近日在南昌舉行。《行動計劃》提出,全力做強做大12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條,打造6個先進制造業集群,實現年均9%左右的規模以上工業營業收入增長目標。具體來看,在紡織服裝產業鏈方面,江西堅持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方向,以產業承接、自主創新、數字轉型、品牌建設為發力點,聚力發展服裝、棉紡、化纖、產業用紡織品等細分產業鏈,支持各地細分領域特色產業鏈升級發展。到2026年,全產業鏈營業收入力爭達到1600億元。
江西省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江紹龍表示,《行動計劃》明確,到2026年,力爭紡織服裝等12條制造業重點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全面提升,著力打造煉化一體化和化工新材料等6個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強的先進制造業集群,統籌制造業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取得明顯成效。
今年以來,江西立足自身優勢,打造紡織服裝特色產業集群,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
贛州市積極實施政策引導和優化紡織服裝產業營商環境,為產業高質量發展蓄勢賦能。贛州市相關部門積極解決于都歐迪亞、江西創華輕紡、贛州美度生活用品等5家企業代表反映的用工、資金、物流等難題;同時,發起成立贛州市紡織服裝產教聯合體,為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專業人才支撐;推動佰盈體育、萬馬服飾、易富科技等企業完成智能化升級,以技術改造提升生產效率,產業實力不斷增強。
今年一季度,贛州紡織服裝產業帶五縣(市)新開工項目23個,續建23個。“接下來,我們將聚焦強鏈、延鏈、補鏈的龍頭企業開展招商,重點填補在設計、面輔料生產、高端定制等方面的空白,加快構建紡織服裝完整產業鏈條。”贛州市紡織服裝產業辦副主任朱冬蘭說。
共青城始終把紡織服裝產業作為首位產業,目前集聚了鴨鴨智能工廠、磊鑫服飾智能工廠、佳伶服飾、武漢紡織大學共青城紡織服裝產業研究院等紡織服裝企業和科研院所。
在不久前舉辦的2023年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大會上,共青城市委書記盧治軒提出,強化品牌包裝運營,著力培育一批“走得出、立得住、叫得響”的服裝知名品牌;完善延伸服裝生產加工、創意設計、布料輔料、銷售模式、羽絨服集散等服裝產業鏈、供應鏈,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鍛長板、補短板、強底板等。
江紹龍表示,江西將堅持“一鏈一策”“一群一策”,明確各地的發展方向、重點領域和布局,實現省、市、縣、園區一體化發展;精準招引“高大上”“鏈群配”項目,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培育產業鏈群;實施產業鏈協同創新工程、制造業數字賦能行動,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產業鏈邁向中高端。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