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集團再度發布盈利預警 年度虧損或增至7億港元
近日,香港潮流服飾零售商I.T集團再次發布盈利預警,預計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財年內,凈虧損或增至7億港元以上。相較今年4月該集團預估的全年凈虧損多出4億港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I.T集團成立于1988年,是香港具有較大規模的時裝品牌零售店之一,旗下擁有Off-White、巴黎世家等高奢潮牌,且為川久保玲、Baby Milo等國際品牌的代理。
4月9日,I.T集團曾發布首一個盈利預警,稱年度凈虧損預計將在3億港元左右。虧損主要受到多個外部宏觀環境的影響,包括香港地區持續數月的社會動蕩對其香港和澳門地區的業務產生不利影響。
2020年1月新冠疫情的爆發,更是給原本困難的經營環境雪上加霜,入境旅客減少和本地顧客消費欲降低,進一步打擊了疲弱的零售市場。外加全球經濟增長和中美貿易爭議等環境因素,致使該集團在2020年1月和2月銷售出現大幅下跌。
2019年6月發生的香港事件,持續了數月之久,不僅給香港市民的生活造成困擾,更是給香港零售業及旅游業造成極大損失,掀起了各大品牌的退港潮。而駐守在香港的本土品牌及企業,在持續的動蕩中,頹勢盡顯。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表示,零售業所有種類中跌幅較大的是鐘表、珠寶等奢侈品,銷售額大幅下跌逾40%,其次是化妝品和服裝。她表示,去年6月開始,香港零售業生意跌幅開始擴大,不少公司關閉分店或縮減人員以降低成本。
在這一波持續的沖擊下,中國大陸市場卻在不斷開擴新的經濟增長渠道,下沉市場、國貨崛起、直播帶貨等來得浩浩蕩蕩,將香港零售業此前龐大的內地客戶群體分割占據,即使香港零售業再度復蘇,恐怕也難有此前盛況。
而I.T集團旗下I.T和i.t兩條品牌線,前者主要銷售奢侈品牌、輕奢品牌和高奢潮牌產品,后者以中高端潮牌、工裝等產品為主,也遭受到很多新品牌的“圍攻”。如陳冠希的CLOT、余文樂的MADNESS以及歐美明星潮流品牌。
與此同時,李寧、安踏、太平鳥之類的內地品牌開始向國潮轉型,圍繞“國產潮牌”的花樣營銷吸引了年輕消費者的注意力,稀釋了I.T集團原本占據的市場,帶來雙重打擊。
目前,隨著中國大陸疫情得到有效控制,I.T集團在大陸市場超9成店鋪重新營業,銷售有所恢復。該集團香港地區、日本店鋪也全數營業,但美國店鋪仍關閉。I.T集團能否力挽狂瀾,品牌童裝網將持續為您關注。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