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購物問題多互聯網服務成投訴新熱點 鞋服投訴占比最高
微信購物問題多互聯網服務成投訴新熱點
近日,記者從河北省消費者協會了解到,今年上半年,河北省消協組織受理商品類投訴3345件,其中服裝鞋帽類共944件,占商品投訴總量的28.22%,位居商品類投訴第一,家用電子電器類、日用商品類商品的投訴量分別居第二、第三位。全省消協組織受理服務類投訴727件,其中生活、社會服務類投訴有316件,占服務類投訴總量的43.47%,位居服務類投訴第一,電信服務、互聯網服務類投訴分別居第二、第三位。
家用電子電器類投訴依然較多
家電商品質量和售后服務問題突出
上半年全省消協組織共受理家用電子電器類案件共753件,占投訴總量的15.63%,同比下降42.34%。家電商品生產和經銷企業“重銷售、輕服務”的觀念由來已久,致使家電商品售后服務投訴一直居高不下,其中因質量問題投訴的有415件,因售后服務問題投訴的有159件,共計574件,占家電類投訴總數76.23%,消費者反映強烈。
據消協相關負責人介紹,家電商品類存在主要問題有:一是銷售的產品質量不高,三包期內不按規定執行,推諉扯皮規避法律責任。如顧客新購買的手機出現問題,未超過七天、十五天包退包換期,商家故意拖延時間,導致手機購買時間超出包退包換期,消費者不能退換,只能維修。二是檢測機構少、檢測費用高,難以滿足消費者的維權需要。目前,檢測機構數量少、收取檢測費用高,有的還不直接受理消費者個人的檢測委托,無法滿足廣大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當商品出現質量問題后,往往通過企業設立的檢測機構來檢測,這樣的檢測機構的公信力讓消費者大打折扣。三是消費者對售后的服務質量也不盡滿意。如維修質量不高,多次返修仍無法解決問題,收費價格過高,無論是否修好每上門一次都要收費。有些維修部門不按規定如實填寫維修記錄,對符合退換貨要求的不予退換貨,不能及時修復的,不提供備用機等。四是經營者不能按約定及時為消費者送達所購商品,違約后不賠償相關損失。
對于一直被消費者詬病的家電維修中存在的虛構故障、小病大修的問題,河北省消協相關負責人表示這種問題由來已久,在此也再次提醒消費者,保留好產品包裝中自帶的保修卡以及官方售后電話,不要為了“省錢”找便宜的維修點或者網上維修人員,把小問題修成大毛病。
電信服務質量依然堪憂
合同糾紛仍是主因
上半年共受理電信服務類投訴120件,網絡接入服務58件,共計178件,占投訴總量的3.69%。消費者對寬帶和手機流量等問題反映突出。
此類投訴的主要問題:一是套餐資費不明確、計費標準不明晰、告知不詳實,運營商私自更改資費標準,引發消費者誤解和不滿。二是流量收費不透明,流量漫游不提醒不告知,如京津冀過境流量收費問題。三是未經消費者同意擅自更改消費套餐,營業員介紹業務不準確,造成消費者誤解。四是服務質量不理想,通話及上網效果穩定性差,反映的問題未能及時解決。
互聯網服務成投訴新熱點
貨到付款也不靠譜
隨著社會的發展,網絡、電視等遠程郵購物這種省時省力便捷的購物方式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網絡購物已漸成新熱點。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主要問題有:一是質量問題。假冒偽劣、貨不對版。二是網絡交易七日無理由退貨執行難。三是通過APP平臺網絡、微信購物出現投訴問題增多,原因是網絡經營者實際經營地在異地,或屬于自然人開網店,導致經營者失聯,無法跟進調解。
此外,上半年反映微信購物的問題很多,大部分是到貨后發現商品不是原裝正品,出現問題后微商沒有具體的經營地址,找不到真正的經營者。微信購物是利用社交平臺進行的一種新型購物方式,法律上存在監管空白。在消費糾紛調解方面,很難找到微商真實的信息,聯系不上就無法解決。
據省消協相關負責人介紹,在網絡購物中,很多人選擇貨到付款,驗貨以后通過微信付款給商家或者快遞公司,而不是付款給支付寶這樣的第三方賬戶中,事后一旦發現問題,退換貨非常難。在此省消協也提醒廣大消費者,不要以為貨到付款這種方式很安全,很多商品的問題都是在使用中才能發現,看一眼往往看不出貨物的真偽。建議大家還是按照購物平臺的正常程序購物,這樣即使有問題還能找平臺解決。如果一定要貨到付款的話,必須要仔細驗清楚才能打款、簽收。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