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政府出手啦!“Made in Italy”專屬標簽助其本土品牌全球維權
意大利經濟發展部發布了意大利本土產品專屬商標,以“保護具有高地域價值的國家歷史商標,以及相關的生產和工作崗位”。這一商標覆蓋的范圍為擁有50年以上歷史,其特定生產地區在歷史上具有卓越表現的品牌和企業。另外,為了保證“意大利制造”的產品確實是在意大利生產,意大利政府還推出了“Made in Italy”的標簽。根據歐盟的相關法規,這一標簽將只會用于歐洲以外的市場,意大利品牌可以自發申請在商品上添加該標簽。
這些保護意大利本土品牌和意大利制造的政策最早提出于今年2月,草案已于今年4月初提交給政府進行審核。
意大利政府接連發布這一系列旨在保護本土品牌和意大利制造的政策背景是什么?對意大利品牌和本土制造業有哪些實際效果?
“Made in Italy”被制假困擾
根據世界經合組織和歐盟知識產權局最近的一項研究,近幾年,全球出售的假冒和盜版意大利制造產品的年總價值介于320億歐元左右,接近于意大利生產的商品全球總銷售額的4%。這一現象在奢侈品行業尤為突出。盡管這些年意大利政府積極出臺政策,幫助本土品牌展開全球維權行動,但收效甚微。
為什么意大利制造成為假冒盜版的重災區?有專家表示,作為歐洲文藝復興的發源地,創新、想象力一直是意大利人最寶貴的品質。設計感強、工藝精良,已成為大多數意大利制造的產品留給消費者的印象,也是意大利工業精心呵護的品牌形象。從這個意義上說,“意大利制造”本身就是一個品牌,有著它的獨特之處。紡織服裝是意大利歷史悠久的傳統行業,也是意大利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意大利人與生俱來的創造力,使意大利成為全球紡織服裝生產和出口強國。長期以來,“Made in Italy(意大利制造)”一直都是“高品質+高格調”的代名詞。
“意大利制造”從各個領域都在推動著意大利的工匠精神和創造力,這也是其獨特的價值觀。另外,在意大利95%的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以紡織服裝為代表的中小型的輕工企業數量眾多,分布廣泛。它們規模雖小但是結構緊密,依然可以把自己最優秀的產品出售出去。目前,中小企業在意大利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近70%的國內生產總值由這些企業創造,堪稱“中小企業王國”。而另外5%的大企業也致力于全球化的擴張。這也是意大利制造的一個特色。
那么,造假的苗頭究竟是怎么起來的?
據相關專業人士介紹,許多意大利奢侈品大牌選擇工廠投產的時候,都會提供面料與款式讓多家工廠參與競標,然而最終只挑選最高效、產出品質最好、開價還實惠的工廠下單。不被品牌接收的產品則以非正常渠道流向市場,例如一些投機取巧的生產商就將被拒收的商品重新貼上跟原品牌類似的標簽,借助強大的倉儲基礎,通過網絡及線下渠道銷往世界各地,質量稍差的產品則出現在街頭的攤販手中。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加工廠更是直接買來正品進行高仿,并貼上偽造的產品標簽。
令人可嘆的是,由于意大利奢侈品在全球擁有絕對的時尚主導性,即便是假貨贗品,不少消費者仍然會選擇購買。對于這部分消費者來說,真假并沒有那么重要,要的只是那個乍眼的品牌標識。還有一些人因“意大利制造”售價過高,才會去購買這些假冒產品,他們覺得為品牌高昂的溢價付出太多實在不值得。這直接導致了意大利本土品牌和意大利制造被制假市場所垂青,令其深受其害。
政府扶持初見成效
值得一提的是,根據意大利政府頒布的新政,符合意大利本土產品專屬商標范圍內的企業,如果計劃在海外地區建設生產設施,必須保證品牌的意大利原始制造地為主要生產地,否則將會失去專屬商標的使用權。海外投資人在收購意大利品牌之后,可以在其他國家建立生產設施,但是必須確保意大利本土的產量不會減少。有人解讀這一政策其實是為了振興意大利制造業,保證意大利制造不被他國替代。
近些年以來,意大利多家奢侈品集團紛紛選擇在佛羅倫薩周邊乃至整個托斯卡納大區布局,將其作為旗下品牌皮革和鞋履產品的研發和生產據點。除了托斯卡納大區外,威內托大區則逐漸成長為眼鏡制造產業集群,Kering集團和LVMH集團先后將旗下眼鏡制造業務布局于此。而瓦倫扎作為意大利傳統的金銀珠寶首飾產業集群區,在這一風潮下也迎來了復蘇。前年,意大利奢侈珠寶品牌寶格麗的新生產工廠在瓦倫扎落成,斥資數千萬歐元,歷時17個月,是歐洲最大的珠寶生產加工廠。最近,意大利另一奢侈品珠寶品牌Damiani則對位于瓦倫扎的展覽中心進行改造,旨在將其轉變為品牌的生產及展示中心。意大利鞋業制造商協會稱,對于意大利政府關于降低勞動力成本令意大利制造更具競爭力的提議表示支持。
據路透社近日報道,今年4月,意大利制造業PMI回升至49.1,為去年12月以來最高,這一現象表明意大利政府對本土制造業的扶持力度卓有成效。
意大利國家時裝商會(米蘭時裝周主辦方)主席就公開表示:“意大利時尚產業2018年整體銷售額達到近900億歐元,已經整體恢復到了2008年金融危機發生前所具備的水平。當然產業能夠在10年間得以恢復與意大利政府的支持有關。如果政府不對時尚產業給予足夠的關注,對于整個產業來說都將是毀滅性的。”意大利國家時裝商會前任主席則補充說:“政府的幫助和支持對于產業發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因為意大利時尚企業多數都為中小型企業。大型奢侈品集團在危機中仍然能夠逆勢而上,但對于規模較小的企業來說并不容易,因此來自政府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據悉,整個意大利時尚產業供應鏈涵蓋了6.7萬多家企業,從業人口超過62萬。當地官方統計,單就紡織服裝行業而言,意大利2018年銷售額達667億歐元,約占到整個時尚產業的74.4%左右,較2017年實現了約3%的增長,其中第2季度銷售額的增長尤其明顯。而2018年意大利紡織服裝行業出口額同比增長4.3%,至522.4億歐元,貿易順差達到187億歐元。在2016年至2018年期間,意大利政府特別批準了針對“意大利制造”的價值5.2億歐元的投資撥款,其中給時尚產業的撥款達1.35億歐元(占比26%)。
最近,意大利奢侈品行業協會發布的《全球奢侈品行業消費者洞察結果》報告顯示,在10個國家消費者心目中,“意大利制造”的奢侈品對消費者更具吸引力,29%的受訪者偏愛“意大利制造”的奢侈品,而23%的受訪者青睞“法國制造”的奢侈品。“意大利制造”的產品在服裝和配飾(鞋類和箱包)等品類表現格外強勁,分別有32%和40%的受訪者表示喜歡。報告還顯示,消費者比以往更加重視奢侈品讓他們所真正感受到的原產地價值,這就促使意大利品牌和本土制造變得更有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