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蹤企業數據顯示,7月棉紡織企業產銷形勢持續低迷,棉紡織企業原料采購量、消耗量、庫存量環比繼續下降;紗、布產量均環比下降;通過減產降價,產成品庫存壓力略有緩解。
原料采購、庫存環比降幅收窄 儲備棉、進口棉采購環比增加2019年7月跟蹤企業原料采購環比下降1.27%,降幅較上月收窄,隨著中美貿易摩擦持續,原本處于淡季的企業訂單形勢較為嚴峻,企業仍以消化庫存為主,謹慎采購。原料中原棉采購量環比微降0.7%,降幅較上月放緩3.5個百分點,7月國內標準級棉花價格較上月基本持平,當月儲備棉成交24.6萬噸,較6月大幅增加9.5萬噸;原棉中進口棉采購量環比增加14.83%,7月國際棉花價格A指數月均價75.54美分/磅,環比下跌2.7%,國內外棉花無稅價差月均每噸1300元左右,較6月擴大300元以上,價格優勢有所增加。根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7月我國進口棉花16.4萬噸,環比增加4.5%。原料中非棉纖維采購量環比減少2.42%。7月初,滌綸短纖、粘膠短纖價格階段性反彈,月中再次下跌,由于價格波動,后期走勢難以判斷,企業減少采購和使用。2019年7月跟蹤數據顯示,棉紡織企業的原料庫存環比下降2.56%,降幅較上月收窄。截至7月,跟蹤企業原料庫存已連續四個月環比下跌,整體處于并將維持低庫存狀態。原料中原棉庫存環比下降4.13%,非棉纖維庫存環比增加2.50%。與上年同期相比,原料及原料中的原棉、非棉纖維庫存均環比兩位數下降,處于歷史較低水平。跟蹤企業數據顯示,棉紡織企業生產形勢繼續放緩,從累計同比情況看,1-7月紗產量累計同比下降3.83%,降幅較上月收窄;布產量累計同比下降5.29%,降幅與上月基本持平。7月紗產量、布產量環比均下降。截至7月底,跟蹤企業紡紗、織造設備利用率在90%~93%左右,與上年同期相比,分別下降了2~3個百分點。1-7月生產用電量累計同比下降3.76%,降幅較上月略有擴大。7月中美同意重啟經貿磋商,8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將從9月1日對中國3000億美元輸美商品加征10%關稅,涉及到紡織服裝行業多類產品,市場信心再次受到影響。此種形勢下,企業一邊適當減產,一邊積極調整,以時間換空間,為謀求長期持續發展做出改變。1-7月,紗銷售量累計同比下降6.85%,布銷售量累計同比下降4.49%。7月,紗銷售量環比下降4.82%,進口紗價格環比繼續下降,當月我國進口棉紗線15萬噸左右,環比減少0.8萬噸;布銷售量環比微增0.18%,企業采取降價銷售策略。跟蹤企業數據顯示,1-7月主營業務收入累計同比下降1.44%,降幅較上月略有擴大,出口交貨值累計同比下降4.35%。截至7月底,紗布產品產銷率與上年同期相比降低了0.9個百分點;紗庫存環比增加1.00%,布庫存環比下降1.52%。下游需求低迷,訂單批量小并要求快速交貨,使得企業盡量減少庫存甚至基本保持零庫存。1~7月,集群企業生產繼續放緩,跟蹤集群企業平均開工率在80%左右。集群內企業總數微減,從業人員平均人數有所下降。跟蹤集群紗產能、產量及布產量同比下降,布產能同比增長。1~7月,跟蹤集群紡紗產能同比下降0.9%,各類紗線產量累計同比下降7.1%;織機數量同比增長1.7%;布產量累計同比下降11.4%。從主要經濟指標來看,集群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累計同比均下降。1~7月集群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及利潤累計同比分別下降5.9%和12.7%,其中規上企業同比分別下降3.1%和4.5%。本報告數據均來源于中國棉紡織行業協會,涉及200余戶棉紡織企業及全國約15個產業集群數據,產能合計占全國棉紡織行業的比重超過70%,具有行業代表性。
責任編輯:第一時間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