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棗跌停!滬銀跌停!棉花漲停封不住,多頭還能走多遠?
9月6日(周五),國內商品期貨多數收跌,避險品種大跌,滬銀跌停,滬金大跌逾3%;紅棗尾盤跳水跌停,農產品多數下跌,僅棉花漲逾2%,豆二跌停,菜粕跌逾3%,豆一、豆粕跌逾2%,雞蛋、蘋果、豆油跌逾1%;有色分化,滬鎳尾盤跳水大跌逾4%,滬銅漲逾1%;黑色系飄綠,鐵礦石跌近4%,熱卷跌逾2%,螺紋跌近2%;能化板塊中,原油漲逾1%。
今日紅棗午盤收盤跌停。受托市政策和后期南疆雨水較多的影響,近日紅棗期貨出現了大幅上漲行情。然而,托市政策只會抬升紅棗成本,并不支撐紅棗價格持續上行,加之后期如果不出現持續大范圍的降雨,今年的紅棗產量將與去年基本持平,商品率下降幅度有限,紅棗仍難改變供大于求的現實。考慮到當前的盤面情況,由于現貨交割存在較大利潤,所以紅棗期貨的價格被高估,后期下行的概率較大。
整體來看,今年南疆地區出現了一定的災害天氣,但范圍不大。研究人士在與當地企業和棗農交流中得知,每年南疆都會出現類似的天氣,今年的災害天氣并不比往年多,所以預計今年的紅棗產量和去年相比不會出現太大變化。至于降雨等天氣因素,客觀上會引起紅棗商品率的降低,間接推升紅棗價格,但在龐大的紅棗產量基數面前,這種影響可以被市場消化。
短期內,在紅棗沒有下樹、紅棗期貨倉單沒有注冊之前,不排除紅棗價格在市場情緒的作用下繼續上行,但考慮到當前紅棗產業供大于求的現實,并且以目前期貨盤面的價格交割具有不錯的利潤,紅棗期貨價格難以繼續上行。
棉花昨日受消息面刺激,一度沖至漲停,但封板意愿并不強烈,似乎蜻蜓點水一般,瞬間遭遇空方強烈反撲,最終結算價都未守住,那么封不住漲停的棉花后市還有做多機會嗎?
棉花江湖女神洪洪花:從全球供需表可以看出,產銷供給缺口最大的是15/16年度,其次是16/17年度,而到了17/18年度全球供銷缺口逐漸變小,隨著中國的繼續拋儲,全球社會庫存在增大,可流通的資源的非常充裕,而且連續三年種植面積達到高位豐產,當年的產量逐漸能夠滿足消費量,后兩年的拋儲使得全球社會庫存充裕,加之由于中美貿易戰、經濟下行壓力,全球消費延續下滑,從原來的增量100萬到逐步調低-45萬噸,而且還有進一步下調的空間,更加使得18/19年度更加寬松,如果今年種植面積保持高位,天氣正常,繼續大豐產140萬,那么明天的供應壓力更加大。
8月最新調研情況:
國內產能過剩、優勝劣汰,進入洗牌淘汰落后產能。
中美貿易戰是個長周期,產業轉移已經到了急迫階段,必然選擇,今后是個長周期。
降本增效、提質增效、更新智能化設備是很多大企業戰略選擇,一些大廠都早早部署了10萬紗錠的新智能化設備投產。
旺季不旺、淡季更加淡的現象,紡織廠虧損加劇,經營壓力前所未有。生存是硬道理,停產放假是新常態。
由于原料波動頻繁,缺乏訂單下家,普遍采取壓縮原料采購的庫存,一般采取隨用隨買策略,調研有些庫存管理經營的好的廠只有10天庫存周期。
紡織企業愿意通過期現基差點價通道解決原料問題,因為它最便宜,除了國儲棉、進口棉外。
高支紗生產變少,混紡紗變多。32、40支紗成為重在區,未來走得更長遠,還是要質量第一,走出不同的競爭優勢。
紗、紡織品庫存高位,出庫特別慢。資金緊張,回籠慢,紗價混亂。
今年收購企業,在收購環節控風險為首要。
近期行情判斷:短期看反彈,因利多出現,中美通話擬10月見面、國內宏觀政策降準降息刺激市場緩和、新花上市收購價相對平穩,預期新棉價格11700-12200區間,即12000左右,鄭棉底部空間也較有限,1000點左右。本次預期反彈至13000-13500,不太看好中美談判進展,但也要關注收儲實質性利好政策發生,但長期看空。
申銀萬國期貨商品分析師邱親偉博士:當前的9月份是處于新棉采摘前的最后時期,這個時候如果發生任何天氣災害,將會對棉花產生嚴重影響,因此這個時候棉價可能會包含一定的風險溢價在內。另一方面,中美雙方同意10月初在華盛頓舉行第十三輪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此前雙方將保持密切溝通。我們認為10月的磋商會有利于市場信心的穩定,同時后續有關降準降息等政策的陸續出臺也有利于穩定消費。前期負面的消息基本已經集中釋放了,短期內很難想象再有更壞的利空發生。如果一旦發生一些利好因素,哪怕是很短期的影響,也可能導致盤面價格的迅速修復。因此這段時間,棉價可能會有一個相對偏強的走勢。
但是隨著11月新棉的集中上市,新棉供應和陳棉庫存的壓力會疊加在一起。軋花廠的庫存普遍偏多,過去一年棉價的大幅下行又更降低他們的購棉意愿。而棉農畢竟有政策補貼,籽棉的保存期不長,價格很容易走低。新棉成本下移,而需求很難有改善,因此年末棉價可能會再度下行。
華安期貨分析師何濛:受中美經貿團通話的消息提振,近日鄭棉主力合約一度漲停,但動能不足,后又回落。目前來看,中美貿易題材仍是棉花市場交易的重要因素,交易者對此較敏感。從基本面來看,首先今年棉花長勢良好,大規模采摘即將開展,天氣因素并沒有給棉花帶來利多加持,與此同時新疆大多數棉企還有大量庫存棉花尚未銷售,后續新棉上市疊加舊棉高庫存,供應壓力將會持續增大;其次,國儲拋售仍在進行中,近期隨著棉花價格略有走強,成交率有所提升,拋儲工作將持續至9月底,在此之前,市場上并不缺棉花;最后,中美雖然將于10月在華盛頓舉行會談,但取消涉棉商品的加征關稅在短期內來看很難實現,這將抑制我國棉紡織產品對美國的出口,削弱棉花的需求。
后續關注的風險點是:
經過三年大規模去庫存,目前棉花國儲庫存降至300萬噸以下,今年是否會收儲或者輪入外棉,密切關注;
今年是新疆棉花目標價格補貼的最后一年,棉花新政策動向也值得關注;
中美貿易關系反反復復,短期對棉花市場的價格影響頗大。
短期內棉花或將以低位震蕩為主,受中美貿易談判題材加持,價格有支撐,但需求疲弱以及供應壓力大仍將抑制上方空間。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劉小吟:中美將開展新一輪談判的消息提振下,隔夜ICE期棉12月合約中幅上漲。國內方面,進入消費旺季,紡織訂單略有好轉,但貿易戰懸而未決,下游市場信心不足,紡廠紗線去庫存為主,對原料隨用隨買;棉企庫存較大,降價出貨為主。供應端看,由于性價比較高,儲備棉成交維持高位,倉單棉加速流出;本年度疆棉尚有約百萬噸待銷售,市場寄予希望的輪入政策尚未出臺;預計國內新棉產量相較去年持平或略增,籽棉開秤價格較去年大幅降低,進一步打壓陳棉價格。總結而言,供過于求格局暫未變,中長線鄭棉2001合約將延續震蕩偏弱格局。國內降準降息預期與貿易談判進展利好下,短線盤面多頭資金占據優勢,操作上投機空單可暫離場觀望;現貨庫存商可根據銷售進度,適當減持保值空單;貿易商根據自身拿貨成本,逢反彈進行對沖。鄭棉2001合約支撐位12200元/噸,壓力位13200元/噸。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