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屆中國抗菌產業發展大會在南昌舉辦
10月24日,2019(第12屆)中國抗菌產業發展大會在南昌舉辦。本次大會由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抗菌產業分會、中關村匯智抗菌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南昌大學和南昌臨空經濟區管理委員會共同主辦,江西贛大材料技術研究有限公司協辦。來自國內外的五家抗菌行業組織和逾十國抗菌企事業單位的240多位代表參加了此次大會。
2015年10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健康中國建設國家戰略。此后,國家陸續發布《“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國務院關于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健康中國行動組織實施和考核方案》、《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等一系列文件來推進該項國家戰略的實施。
抗菌產業是大健康產業的重要組成,是推薦健康中國建設國家戰略的重要抓手。對此,原國家衛生部副部長、中國醫師協會會長殷大奎在致辭中提出,發展抗菌產業,對于健康中國建設國家戰略的實施具有重要意義。
那么,當前抗菌產業在全球處于什么發展狀態呢?日本抗菌制品技術協議會(The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sustaining growth for Antimicrobial Articles)專務理事平沼進、美國抗菌協會(International Antimicrobial Council Managing Director)會長James W Krueger、歐洲微生物劣化研究會(The 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Research Group secretary-general)秘書長Robert Zachery Coffin、日本纖維技術評價協議會(Japan Textile Evaluation Technology Council)參與須曾紀光,以及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抗菌產業分會、中關村匯智抗菌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秘書長張迎增,在本次大會上分別對所在國家和地區的抗菌產業發展狀況進行了介紹。
住宅和校園是抗菌應用的重要場景。該如何推進和規范抗菌在住宅和校園中的應用,則是抗菌行業從業者應當認真研究和回答的課題。江西贛大材料技術研究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南昌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張萌女士,以及同曦集團技術中心主任、東南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薛烽分別以《抗菌技術及其在健康校園中的應用策略及建議》、《抗菌技術及其在住宅領域中的應用策略及案例》為主題,對上述課題進行了回答。
來自北京大學、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化工大學、南昌大學口腔醫院、華東交通大學、廣東省微生物分析檢測中心、通標標準技術服務有限公司、中國科學院理化技術研究所抗菌材料檢測中心、杭州瑞歐科技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學、江西遠洋保險設備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深圳大學、禧天龍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上海海洋大學、中國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等單位的專家,分別圍繞抗菌技術及其在醫院中的應用、抗菌標準和檢測以及產品質量控制、抗菌產學研合作等主題,進行了專業報告。
團體標準是依法成立的社會團體為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的標準。2017年11月發布實施的國家標準化法明確提出,國家鼓勵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產業技術聯盟等社會團體協調相關市場主體共同制定滿足市場和創新需要的團體標準,由本團體成員約定采用或者按照本團體的規定供社會自愿采用。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抗菌產業分會和中關村匯智抗菌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主持制定并發布實施的團體標準已經有五項,分別是T/NAHIEM 004—2017《抗菌防臭襪》、T/NAHIEM 005-2017《消臭襪》、T/CIAA 001—2019《防霉片》、T/CIAA 002—2019《抗菌無規共聚聚丙烯(PP-R)管》、T/CIAA 003—2019《表面抗菌鋁及鋁合金》。本次大會不僅向團體標準起草單位頒發了證書,還對團體標準進行了宣貫。據悉,還有超過五項團體標準已經立項并正在制定。
影響中國抗菌行業2019年度評選結果發布暨頒獎儀式與大會同期舉行。該評選活動是抗菌產業網創設的抗菌行業(雙)年度評選活動,旨在弘揚行業先進典型,表彰每一年度在抗菌領域不斷突破、追求卓越的企業品牌、行業人物、創新產品等,以此營造抗菌行業發展的更好氛圍,激發抗菌企業的更大創新活力,推動抗菌產業實現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在本次頒獎儀式上,大會主辦方不僅會現場發布了2019年度抗菌行業10大新聞,還發布并表彰了影響中國抗菌產業2019年度影響力企業和影響中國抗菌產業2019年度創新力企業。
在大會期間,全國衛生產業企業管理協會抗菌產業分會和中關村匯智抗菌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共同發布了《2019年中國抗菌產業研究報告》和《抗菌知識手冊》(2019年版)。其中,《2019年中國抗菌產業研究報告》立足產業,通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對中國抗菌產業最新發展狀況進行全景式描述。這其中,不僅有對抗菌產業發展環境(包括政策環境、經濟環境和法治環境)的分析,對抗菌概念的抗菌產業的社會認知狀況的數據化描述,更有對抗菌產業發展狀況系統研究,為行業企業戰略決策提供了專業參考,為行業從業者洞悉產業發展提供了權威素材。而《抗菌知識手冊》(2019年版)以推廣抗菌理念、普及抗菌知識為目的,共分為微生物、抗菌定義和理念、抗菌標準、抗菌檢測、抗菌產品選購等五部分,以通俗易通的語言,對微生物、抗菌等專業知識進行了科普性描述。
來自中科院、中疾控、北京化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南昌大學、華東交通大學、東南大學、四川大學、深圳大學、暨南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師范大學、大連理工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廣西大學、海軍航空大學、昆明理工大學、中原工學院、廣東省微生物研究所、河南科學研究院、中國日化化學研究院、廣州市微生物研究所、上海工業微生物研究所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和學者,來自中國石化、中國建材、中國中紡、美的集團、格力集團、恒安集團、同曦集團、廈門翔鷺、水星家紡、圣奧家具、北京崇高、北京艾斯爾、上海潤河、廈門晉大、成都天佑晶創等眾多國內企業,以及來自美國陶氏杜邦、美國妙抗保、美國奧美凱、德國TUV、德國戈德曼、瑞士SGS、英國Addminster、挪威諾士清潔、日本富士膠片、日本石冢硝子、日本BOKEN,韓國大金、韓國NBIO等眾多國外企業的企業家和代表,現場聆聽了專家報告,并積極進行互動和交流。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