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民營煉化龍頭的“初較量”:誰搶走了“第一桶金”,誰還在拼命“砸錢”?
近日,多家石化企業公布了自己前三季度的業績情況,除了三桶油,民營煉化企業的業績更是代表著當下大煉化項目的實際效益,此外山東煙臺、廣東湛江一南一北大煉化項目再次公示,引發多方關注。
恒力石化
10月23日晚,恒力石化公布了2019年三季報,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763.29億元,同比大幅增長74.14%,實現歸屬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68.17億元,同比勁增86.64%。
恒力石化經營現金流也持續明顯改善,在報告期內公司經營性現金流量凈額高達266.24億元,同比大增368.70%。
今年5月,隨著恒力石化全資建設的恒力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在業內率先全面投產并進入業績貢獻期,受益于煉廠投產后持續、穩定、高效的運營,大煉化資產在二、三季度成為推動上市公司經營規模快速增長與盈利能力顯著提升的主驅動力。此外,國內PTA行業平均價差較比去年同期也有所擴大,助力公司盈利增長。
大連恒力石化煉化一體化項目
出身紡織業的恒力這幾年正朝著上游產業——石化大舉布局。
資料顯示,恒力集團有限公司始建于1994年,是全球最大的織造企業、全球最大的超亮光絲和工業絲生產基地,擁有世界單體產能最大的PTA工廠,企業名列“中國化纖行業競爭力排名第一”,為江蘇特大型民營企業,名列世界五百強。
今年5月,恒力石化產業園中的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全面達產,今年產業園可實現年產值1800億元。
恒力官網9月25日發布消息,恒力集團董事長陳建華組織召開“恒力150萬噸/年乙烯項目攻堅推進大會”,要求大干35天,確保10月30日乙烯項目建成投產。
恒力石化目前正在集中力量加快建設150萬噸乙烯(包括180萬噸乙二醇、72萬噸苯乙烯、42.3萬噸聚丙烯、40萬噸高密度聚乙烯、14萬噸丁二烯等國內緊缺、附加值高的化工產品)、500萬噸PTA等重大項目,其中乙烯項目和250萬噸/年PTA-4號線項目有望于下月投料生產。
恒力150萬噸/年乙烯項目建設現場
另外,250萬噸/年PTA-5項目、135萬噸/年多功能高品質紡織新材料項目和20萬噸/年高性能車用工業絲技改項目也將于明年陸續投產。以上在建項目全部達產后,恒力石化預計將實現產值3000億元,利稅650億元。
恒力石化還大力拓展經營空間,在10月22日舉行的恒力石化全資子公司恒力煉化3號噴氣燃料適航專題研討會上,中國民航局向恒力煉化頒發了《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準書》(CTSOA)和《民用航空油料檢測單位批準函》,正式批準恒力煉化生產的3號噴氣燃料通過適航審定,并可投入商業使用。
這標志著恒力石化取得首張民企航油市場準入證,成為國內第一家具備航空油料生產、出廠資質的民營煉化企業。
榮盛石化
2019年10月28日,榮盛石化發布2019年三季報:實現營收596.58億元,同比-5.36%;實現歸母凈利18.46億元,同比+0.92%;
作為已經投產的全國最大的煉化一體化項目浙江石化的控股股東,榮盛石化近年來的擴張頗引人注目。
浙江石化的規模遠超當前國內最大的煉廠中石化鎮海煉化,其4000萬噸/年的原油加工能力,能夠在全球排到前5名。
隨著2017年榮盛石化收購了控股股東榮盛控股持有的浙江石化51%股權,這部分資產也正式納入了上市公司。
回顧榮盛近20多年的歷史,其發展路徑一直在不斷地向上游挺進。從開始的紡織做到滌綸絲,再到PTA和PX(對二甲苯),最后到目前的煉化一體化,榮盛將這種戰略幾乎做到極致。
浙江石化是公司實施“原油-PX-PTA-滌綸長絲”全產業鏈布局,規劃建設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分兩期),每期規模均為2000萬噸/年煉油、400萬噸/年PX、140萬噸/年乙烯、26萬噸PC、國六標準油品等,2019年5月21日,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一期)已完成工程建設、設備安裝調試等前期工作,相關裝置已具備投運條件,第一批裝置(常減壓及相關公用工程裝置等)投入運行。
預計年底實現全流程打通。2019年9月20日,公司就非公開發行股票申請文件二次反饋意見進行回復,公司擬通過非公開發行股票募集資金不超過80億元,用于浙江石化4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二期的固定資產投入。榮盛石化已經渡過了最艱難的時刻,迎來了勝利的曙光。
恒逸石化
10月17日晚間,作為首家披露三季度業績的恒逸石化發布了2019年第三季度報告。公司前三季實現營業收入622.05億元,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22.14億元。
恒逸石化控股子公司恒逸實業(文萊)有限公司在文萊達魯薩蘭國大摩拉島投資建設的“PMB石油化工項目”,已于9月6日正式出產合格產品。9月18日,恒逸實業與文萊殼牌銷售公司簽署了油品銷售協議,并與文萊殼牌石油公司續簽了原油供應協議。預計將在四季度貢獻利潤,并估計該項目全年貢獻2個月的滿產利潤。考慮到該項目盈利能力較強,恒逸2019年利潤或將進一步提升。
該項目一期總投資額為34.45億美元,不僅是中國與文萊共建“一帶一路”的旗艦項目,也是文萊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國外投資。項目完成后,年原油加工能力將達到800萬噸,主要產品包括苯、汽油、柴油、航煤等。
文萊煉化項目是恒逸石化實現產能國際化布局的重要一步。恒逸石化實際控制人邱建林曾表示:“國內和國外以及上下游協調發展是恒逸石化的主戰略。如果整個鏈條能夠比較均衡地布置,既能夠燙平行業的周期,又能夠產生上下游和橫向之間各個產品的協同效應。通過完善石化化纖產業鏈一體化布局,恒逸石化抵御周期波動風險的能力將進一步增強。”
東方盛虹
10月15日,東方盛虹發布2019年前三季度業績公告:凈利潤達11.89億元,比上年同期增加52.23%。
今年3月8日晚間,江蘇東方盛虹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東方盛虹”)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江蘇盛虹石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石化產業”)與盛虹(蘇州)集團有限公司(“盛虹蘇州”)、盛虹石化集團有限公司(“盛虹石化”)在蘇州市吳江區簽訂《股權收購協議》,石化產業以現金方式收購盛虹蘇州、盛虹石化合計持有的盛虹煉化100%股權。
通過此次交易,東方盛虹將在現有民用滌綸長絲主業的基礎上,置入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將公司產業鏈從化纖擴展至煉油、石化全產業鏈。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可以滿足PTA生產對對二甲苯(PX)、乙二醇(MEG)的需求并生產汽柴油和航空煤油等產品。
項目建成投產后,上市公司將形成“原油煉化-PX/乙二醇-PTA-聚酯-化纖”的完整產業鏈,從而實現了沿產業鏈上游的縱向整合,進一步提升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和核心競爭力。
盛虹煉化(連云港)有限公司(“盛虹煉化”)是“盛虹16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的實施主體,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被列為江蘇省重大項目,已于2018年12月14日開工建設,目前處于建設初期,預計將于2021年建成投產。
盛虹煉化一體化關鍵詞:
1、1600萬噸/年:目前國內單套規模最大的蒸餾裝置。
2、350x2萬噸/年: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國產工藝技術連續重整裝置。
3、49.50億元:項目環保投資合計約為49.50億元,約占項目總投資的6.4%,在環保技術應用、節能降耗以及清潔生產水方面達到同行業先進水平。
4、芳烴結晶法:芳烴聯合裝置采用國內首次引進的兩段式重漿化PX結晶技術,不需要解吸劑回收系統,能耗比吸附工藝低約20%,動力成本低約25%。
東方盛虹的主要競爭對手為恒力股份、新鳳鳴、桐昆股份、恒逸石化、榮盛石化等,滌綸長絲行業中六大龍頭企業各自定位不同,實現了差別化競爭。盛虹集團的煉化項目順利建成,將成為國內繼浙石化和恒力煉化后的第三大民營煉化項目。
盛虹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規模為1,600萬噸/年煉油、280萬噸/年PX、110萬噸/年乙烯,包括陸域工程、配套碼頭工程和依托工程。1,600萬噸/年的產能為單套規模,因此項目建成后有望成為目前國內單體最大的煉能。而280萬噸/年的PX產能將解決虹港石化PTA原料供應問題,這也是國內幾大聚酯龍頭進軍煉化的核心原因之一。
北南兩大項目再次公示
煙臺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網站上再度出現裕龍島項目身影,對其一期項目選址進行審批前公示,公示時間為10月21-29日。此前,環評報告曾披露,園區計劃將裕龍島煉化一體化項目作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產業結構調整的典范,以帶動山東省1.2億噸地煉產業整合,按照1:1.25比例近期替代地煉企業2500萬噸產能。
報告顯示,到2025年,規劃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輕烴綜合利用項目即100萬噸/年乙烷制烯烴項目、海洋化工一體化項目、高端石化及新材料產業區、公用工程等基礎設施建設,達到產業園高起點發展;到2030年,規劃新增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新增一套100萬噸/年乙烷制烯烴項目、高端制造業聚集區,達到產業園壯大發展的目的;到2035年,另外規劃2000萬噸/年煉化一體化項目,進一步完善上下游產業鏈,達到產業園完善。
10月12日,湛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發展改革和招商局也發布了《湛江東海島石化產業園產業發展規劃》草案公示,公示時間為2019年10月12日至2019年11月10日,共30天。
其發展目標為到2030年形成以2500萬噸級煉油、350萬噸級乙烯、200萬噸級芳烴,下游配套特色化高端化精細化學品和以需求為導向的終端產品,各種產業延伸度高、產業間關聯性強的現代石化產業及深加工體系。成為國際知名的石化產業新興聚集區和中國化工產業進一步對外開放的新型示范區。
綜合考慮至市場需求和資源優勢,2016年下半年,國務院推進產業集聚發展,開始大力發展煉化一體化項目建設。目前已經投產的煉化一體化產能有恒力2000萬噸/年,浙江石化2000萬噸/年,以及后續的恒逸800萬噸/年,盛虹1600萬噸/年等等,這些對于傳統地煉的沖擊大增。
目前中國煉廠的分布呈現兩大特征:第一,依靠油田而建;第二,沿海而建,借港口、碼頭的優勢,沿海建煉廠保障了原料供應,降低了經營成本。此次公示的煙臺、湛江項目都是沿海而建。未來,借助政策東風,中國煉油行業的煉化一體化、大型化、基地化程度將進一步提高;但同時也意味著供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大,國內市場競爭加劇已不可避免。
2019年是我國煉化一體化項目商業化運營的元年。煉化項目是化纖巨頭實現產能國際化布局的重要一步。隨著煉化項目的逐步投產運營,將使企業的經營業務從現有的中下游產業“PTA、聚酯長絲、聚酯短纖、聚酯瓶片、聚酯切片和CPL”延伸至更上游的“PX、苯和煉化”環節,實現從“原油煉化到滌錦雙鏈”的均衡發展模式,有利于企業全球化布局,增強持續盈利能力,提升核心競爭力。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