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跟跑到部分領跑,安全與防護用紡織品產學研合作論壇上專家熱議產業新發展
11月1日,安全與防護用紡織品產學研合作論壇在江蘇南通召開,近200位業內人士參會。
會議由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主辦,南通大學、南通市科學技術協會、南通市高端紡織產業聯盟承辦。
南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徐新民在致辭時表示,高端紡織產業是南通市“十三五”發展三大重點支柱產業之一。南通紡織產業基礎好,形成了化纖、紡織、印染及后整理、服飾、家紡產品一條龍的產業鏈。2018年全市高端紡織產業實現產值2208億元,同比增長9.8%,主營業務收入產值為2188億元,同比增長9.8%,利潤171億元,同比增長15.5%,總體呈現穩中有升的態勢。全市紡織產業擁有省級以上企業工程技術中心30個,省級院士工作站3家,擁有中國馳名商標20件。安全防護產業具有重要的社會意義和行業價值,南通市政府將會大力扶持,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多便利。
南通大學校長施衛東在致辭時介紹了南通大學當前的科研體系。他表示,南通大學紡織學院設有紡織工程、輕化工程、非織造材料與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服裝與服飾設計和表演等六個本科專業。在安全防護用紡織品研發方面,學校建設的國家科技創新平臺——安全防護用特種纖維復合材料研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重點圍繞核生化防護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防輻射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防彈防機械傷害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熱防護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醫用防護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和可穿戴智能高性能纖維復合材料6個方面開展研究,從基礎研究、應用研究、產品開發、成果轉化、產業化等進行全鏈條創新設計,解決紡織、應急防護等相關行業發展的重大共性關鍵技術問題。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國產業用紡織品行業協會會長李陵申表示,近年來,我國紡織行業科學技術實現快速發展,由跟跑、并跑到部分領域實現領跑,大量科技成果得到國家認證,構建了完整的生產體系、產業鏈體系和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我國紡織行業整體競爭力得到明顯提升,但同時我們也應該意識到,在全球紡織產業鏈條中,我國紡織行業仍然具有短板,高端產品相對較少。
他表示,我國紡織行業在未來發展時應當注重4方面建設:一是實現多功能、多性能化學纖維以及生物基纖維的發展,我國高性能纖維產量不是最高,但應用范圍和產品種類很廣,且市場需求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安全防護用紡織品發展更是離不開高性能纖維技術的支撐;二是高端產業用紡織品,發達國家對紡織強國的基本定義是產業用紡織品占比達到1/3以上,2018年我國產業用紡織品纖維加工總量達到1560萬噸,占整個纖維加工總量的28.5%,從國內行業市場發展情況來看,產業用紡織品日益增長和發展空間很大,應急與公共安全、國防與軍工等領域的發展為安全防護用紡織品帶來了更多、更好的發展機遇;三是智能制造,未來企業的競爭是數字資產價值的競爭,企業應當積極關注數字化建設,網絡化建設,只有實現各個生產系統的互聯互通,才能實現自身核心競爭力的提升;四是綠色制造,實現綠色制造要注重綠色纖維的研發,實現纖維綠色化才能實現紡織生產閉環的綠色化,有能力的企業要嘗試研究回收材料的高質量化發展,加強基礎研究和產業化應用的結合,助力行業實現健康轉型。
中國工程院院士蔣士成作了題為《安全防護復合材料用高性能纖維發展現狀及技術發展方向》的主題報告。他表示,目前,我國高性能纖維發展呈現良好態勢,產業政策支持加大,技術水平不斷提高,市場需求持續增長,這些都為我國高性能纖維發展提供了動力。據蔣士成介紹,高性能纖維技術發展方向主要體現在4個方面,一是產品高性能化、專業化、結構功能一體化,圍繞汽車、高鐵、海洋工程、環保等重大應用領域需求,設計研發高強高模、防裂、耐高溫、使用壽命長和高可靠等新型專業化、系列化高性能纖維品種;二是加工技術高效穩定化,重點關注單體高效合成與提純、高轉化率聚合及其穩定化控制、高濃度紡絲原液的高效連續制備與低降解、高粘度紡絲溶液的快速脫泡與高均質化等技術;三是加工體系智能化,發展生產流程的信息化、智能化及產品的可追溯性,推廣智能工廠、智能車間示范應用,提高高性能纖維生產效率與產品品質,降低生產成本,擴大市場應用;四是原料體系專業化配套定制,碳纖維、高強高模聚乙烯、聚酰亞胺纖維等生產的單體、溶劑、上漿劑等實現專業化標準化定制,開發與高性能纖維相匹配的紡絲油劑、上漿劑和纖維評價表征技術,提升產品適用性,實現規模化生產。
來自軍事科研單位的兩位專家介紹了防彈衣、防彈頭盔以及防生化個體防護裝備的發展態勢。
天津工業大學教授趙曉明作了題為《電磁波吸收材料技術發展方向分析》的主題報告。他表示,吸波材料是指能夠吸收、衰減入射電磁波,并將其電磁能轉化為其他形式能量擴散掉,或使電磁波因干擾而消失的一類材料。就目前吸波材料的發展現狀,單一材料很難滿足日益提高的“薄、輕、寬、強”的要求,因此需要將不同材料進行多種形式的復合以獲得更加效果,最大程度的調節復合物的電磁參數。
在下午的會議中,東華大學教授張清華介紹了甲綸Fitlon可染聚酰亞胺纖維的性能及其在安全防護領域的應用。Fitlon纖維導熱系數低,阻燃性能好,具有優良的耐紫外、耐熱氧化性能,可用于專業領域防護,如森林防火服、消防戰斗服以及化工、冶金、火力發電、地質、礦業和核工業等領域的專業防護。
南通大學教授袁國秋,副教授劉其霞、龍嘯云、曹海建、嚴雪峰分別介紹了石墨基異質結構材料、高性能生化防護材料、碳/磁復合柔性吸波非織造材料、防彈防機械傷害紡織品、切割傷害防護紡織品材料的開發與應用。這些課題依托于安全防護用特種纖維復合材料研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并取得了標志性成果,獲得了參會企業的肯定,大家踴躍提問,積極進行學術交流。
會議同期還舉行了南通大學紡織服裝學院產學研成果交流會以及安全與防護用紡織復合材料產業技術創新聯盟籌建工作會,部分嘉賓參觀了安全防護用特種纖維復合材料研發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