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屆安徽國際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在合肥舉辦
12月12日,由中國服裝協會、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流通分會指導,安徽省制衣生產行業協會主辦,安徽縫制設備協會、安徽時尚街區、繁昌縣孫村鎮人民政府、中紡商聯(北京)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協辦,青島跨國采購促進中心有限公司承辦的首屆安徽國際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在安徽省合肥市安徽國際會展中心開幕。
展會得到了上海服裝行業協會、浙江省服裝行業協會、浙江省服飾創意協會、江蘇省服裝協會、江蘇省工商聯服裝業商會、杭派女裝商會、安徽省青年模特協會、安徽省羽絨皮草行業協會等地方商協會的大力支持。
高屋建瓴謀劃發展新格局
為加快構建安徽新型紡織服裝產業生態體系,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長三角產業一體化進程,在本屆安徽國際紡織服裝博覽會期間,舉行了2020安徽服裝產業發展大會暨長三角一體化紡織服裝高峰論壇。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中紡聯流通分會會長夏令敏,中國服裝協會顧問蔣衡杰,中紡聯流通分會副會長、中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徐建華,中紡聯信息化部副主任、中紡網絡信息公司副總經理張希成,中紡聯流通分會秘書長王水元,安徽省經信廳消費品處處長劉金嶺,安徽省經信廳消費品處副處長程效春,安徽省社管局處長夏慧芬,安徽省工商聯外聯處處長陳有為,安徽省紡織工業協會會長嚴立鳴,合肥市瑤海區副區長鐘仁勤,安徽省望江縣副縣長徐四新,安徽省繁昌縣孫村鎮書記劉斌,安徽省制衣行業協會會長趙國偉,安徽省制衣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潔庚等嘉賓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紡織服裝商協會負責人,紡織服裝企業、品牌代表、專業采購商代表300余人參加了本次論壇并參觀了展會。
中紡聯流通分會會長助理、安徽省制衣行業協會顧問葉梁主持了本次論壇。
夏令敏在題為“抓住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戰略機遇期,推動紡織服裝產業率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主旨演講中表示,中國工程院2019年對26類有代表性的制造業產業進行國際比較分析,結果顯示,世界領先的中國制造業產業有5類,分別是通信設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輸變電裝備、紡織、家電。除個別指標稍落后于世界先進水平外,我國紡織行業絕大多數指標已接近甚至領先于世界先進水平,紡織強國目標已基本實現。但與此同時,行業發展也面臨著諸多壓力,如:成本壓力仍然較大,國內外市場需求乏力,國內行業投資壓力較大,中美貿易摩擦對出口影響逐步顯現。他認為,對企業而言,應對中美貿易戰,應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最主要的辦法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關注國內市場,把國內市場做好;出口市場要多元化布局,重點關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市場需求;有條件的企業可關注海外投資布局,但務必控制風險。中美貿易戰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將是長期,不確定性和持續性是其顯著特點,企業要有長期應對的準備。
對于安徽以及長三角地區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方向,他表示,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紡織服裝產業需要先行。這其中主要包括,要深入研究國家政策,充分發揮政策紅利;加大力度吸引人才集聚;努力營造重商愛商安商的投資興業的良好氛圍;以開放包容的精神開創協作共贏的局面;構建智慧化時代長三角時尚產業體系;打造長三角世界級現代紡織服裝產業集群。
蔣衡杰在演講時表示,面對當前行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需要以轉型升級來積極應對,以實現企業的提質增效。此外,安徽區位優勢明顯,產業基礎好,在接下來的發展中,要向科技要效益、向品牌要效益,才能讓服裝企業在以后的發展過程中立于不敗之地。
劉金嶺在致辭中表示,近年來安徽省的紡織服裝產業經過不斷轉型升級,加快發展,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承接產業轉移,全行業呈現出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的發展態勢。在行業發展不確定因素明顯增加的背景下,首屆安徽國際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的舉辦,不僅是安徽紡織服裝行業緊密聯系、合作交流的有效形式,而且是安徽紡織服裝行業謀求創新、科學發展的有益探索,同時也是展示安徽紡織服裝行業發展成就的重要平臺。他還表示,接下來,安徽省將積極推進消費品工業“三品戰略”,緊抓行業品牌建設,提高產業競爭力,塑造安徽紡織服裝品牌新形象。同時,立足產業優勢,推進智能制造,實現制造業與信息化高度融合。此外,還要助推承接產業轉移工作,打造特色產業集群,推動產業集聚發展,進一步提升產業集中度。
趙國偉也表示,安徽省制衣生產行業協會成立以來,切實履行服務政府、服務行業,服務企業的職責,成功舉辦了2018、2019兩屆安徽服裝產業發展大會、安徽服裝行業資源對接會,舉辦了“改革開放40年安徽服裝風云榜發布”活動;2019年舉辦的“安徽服裝企業萬里行”活動,已經走進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等沿海產業發達地區,開展合作、交流和對接活動,有力地推動了行業和企業的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安徽省的紡織服裝產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是目前,安徽省的紡織服裝產業發展與長三角地區的其他省市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本次展會的舉辦,就是要集合多方資源,為加快構建安徽新型紡織服裝產業生態系統,推動安徽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推進長三角產業一體化進程,更好地推動安徽紡織服裝產業發展。
據了解,不久前,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規劃綱要》中提出:到2035年,長三角區域協調發展格局基本形成,上海服務功能進一步提升,蘇浙皖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發揮江蘇制造業發達、科教資源豐富、開放程度高等優勢,發揮浙江數字經濟領先、生態環境優美、民營經濟發達等特色優勢,發揮安徽創新活躍強勁、制造特色鮮明、生態資源良好、內陸腹地廣闊等優勢;要圍繞電子信息、紡織服裝等十大領域,強化區域優勢產業的協作,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改造,形成若干世界級制造業集群。
在大會的論壇環節,在中紡聯流通分會副會長、中紡聯產業集群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徐建華的主持下,上海市服裝行業協會監事長朱晉陸、江蘇省服裝行業協會副會長張月蘭、浙江省服裝行業協會秘書長沈茉莉、安徽省合肥市瑤海區副區長鐘仁勤、安徽省繁昌縣經開區孫村園區副主任劉小青、常熟市安徽商會會長程明就“長三角區域一體化下紡織服裝產業的戰略機遇”進行了深入探討。
會上,還舉行了安徽省制衣協會屆中增選理事單位和副會長單位的授牌儀式。
全方位展示安徽紡織服裝
安徽省地處中國中部經濟區,有深厚的紡織產業基礎,已經形成了安慶、蕪湖、六安、阜陽、宿州、宣城、望江、繁昌、岳西、宿松、南陵、五河、泗縣長溝鎮等紡織服裝產業聚集區。
舉辦本屆安徽國際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目的就是要進一步推動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優化產業結構,發揮中西部產業優勢的重大舉措。此外,展會的舉辦將進一步整合行業優質資源,降低安徽紡織服裝企業的制造成本,提升行業生產水平和市場競爭力。據統計,安徽紡織服裝業企業總數為1.4萬余家,其中紡織企業4448家、服裝服飾企業9750家,規模以上企業1828家;2018年,全省紡織服裝行業規上企業總產值1884億元。但就目前而言,安徽紡織服裝業亟待做大做強,不僅要增加產業規模,更要突出優勢,完善產業鏈條,提高附加值,培育眾多紡織服裝品牌。
據展會主辦方安徽省制衣生產行業協會秘書長陳潔庚介紹,本屆展會設安徽紡織服裝成就展區,服裝、家紡成品展區,面料、輔料、紗線展區,縫制設備、印染設備、鞋帽設備及材料展區,紡織服裝(城)商業地產展區共五大展區。參展商數量達200多家,展覽面積10000平方米,參展企業、產品及品牌涵蓋了紡織服裝全產業鏈。前來參觀洽談的專業采購商預計將超過20000人次。展會旨在打造成為中國中西部地區規模最大、覆蓋最廣的紡織服裝第一專業展會。紡織工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傳統支柱產業和重要的民生產業,近幾年占我國紡織產業規模85%的東部沿海地區成本上漲較快,競爭優勢不斷弱化。此前,國務院和工信部出臺了《紡織工業調整和振興規劃》和《關于推進紡織產業轉移的指導意見》等文件,指導產業轉移工作,中國紡織服裝產業轉移已經成為行業大趨勢。隨著國內紡織服裝產業由東部沿海地區向中西部轉移速度的加快,中部地區迎來了承接全國服裝紡織產業轉移的千載難逢的戰略機遇。安徽更是其中的重要省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安徽地處江浙滬沿海傳統紡織基地與中西部戰略轉移基地的紐帶,物流運輸便利、輻射范圍廣,紡織產業基礎好,便于承接江浙滬地區紡織服裝制造業。安徽現有機場5個,高速公路4500公里,高鐵1400多公里。合肥市規劃8條地鐵線,距離南京1小時,距離杭州2小時,距離上海2小時,距離武漢2小時,距離南昌4小時,距離鄭州4小時,已躍居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也是位于中部地區的商貿核心城市。參加本次博覽會的安徽時尚街區在省會合肥火車站商圈,安徽時尚街區聚集了安徽白馬服裝城一、二、三期和安徽萬商白馬服裝市場、安徽九龍珠兒童城、新鴻安商城、四季青服裝市場、安徽皮具市場、寶業家紡廣場、中綠廣場內衣城、中綠廣場商貿城等十多個單體專業市場以及安徽大市場、五洲商城等綜合性市場。總營業面積50萬平方米,經營商鋪5500個,從業人員3萬余人,拉動配套加工、交通物流、餐飲服務等就業人員近10萬余人,2018年市場成交額達300多億元。未來5年,安徽時尚街區將緊緊抓住《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以及合肥建設國家長三角世界級城市群副中心的發展機遇,以產業為基礎、以專業為核心、以時尚為靈魂,構建“東區西區均衡發展、批發零售各成體系、市場與城市生活相互融合、充分滿足新消費新需求”的發展新格局,形成“一街、一核、兩區、兩配套”的立體商業生態體系,全力打造全省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的先行街區。
盛裝參展的時尚小鎮——繁昌縣孫村鎮積極推進產業提升,進一步轉變觀念,開拓創新、把培育特色產業放在擺上區域發展的重要位置,在服裝產業集中區的基礎上,搶抓金融危機倒逼下產業西進,安徽皖江經濟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建設帶來的機遇,做好產業發展的延伸化、集群化、規模化,積極做到率先發展、協調發展、科學發展,被評為“全國出口服裝制造名鎮”,“安徽服裝第一鎮”。到2019年4月,全鎮服裝及配套類企業239家,其中規模以上企業56家,年加工生產服裝1.3億件,實現產值40億元,服裝產業直接從業人員兩萬余人,已形成集紡織、染整、水洗、印繡花、制線、成衣加工、包裝和物流等為一體的服裝產業鏈,華陽服裝“SUNUS”、瑞得服飾“瑞蘭得”、依雨嬌、棲鳳閣、香蕊依人、摩奧、小飛魚等服裝品牌初見成效,逐步形成“互聯網+”的營銷思維,“棲鳳閣”已成為淘寶漢服第一品牌。以雄厚的紡織服裝產業基礎和四通八達的渠道為依托,以安徽國際紡織服裝產業博覽會為平臺,在接下來的發展中,安徽的紡織服裝業將通過引進產業鏈條上下游企業、補齊產業鏈條短板,引進東部沿海地區以及江浙滬地區的紡織產業技術和產業人才,提升安徽省紡織服裝產業整體水平提升,推進產業技術升級,進一步推動安徽紡織服裝業做強自有品牌、強化產業集群效應、提高整體產業知名度,加快構建安徽新型紡織服裝產業生態體系,推動紡織服裝產業高質量發展,加速推進長三角產業一體化進程。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