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新華服發展高端論壇·首屆“萬年貢”杯新華服設計大賽啟動暨紡織服裝產業推介會舉行
著我華夏衣裳,興我禮儀之邦。服裝是一個民族的象征,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積淀了豐厚的服裝服飾文化。
為弘揚中華深厚底蘊和禮儀,傳遞中國人勇于追求夢想,建設美好家園,熱愛美好生活的時代特質,12月16日,新華服發展高端論壇·首屆“萬年貢”杯新華服設計大賽啟動暨紡織服裝產業推介會活動在江西萬年舉行。
本次活動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華服工作委員會,萬年貢集團有限公司,萬年縣輕紡行業協會主辦。第十一屆全國 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原會長步正發,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原副會長、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原會長楊紀朝,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常文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邊防總局原副局長、 少將張崇德,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卞曉云等領導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高校教授、企業大咖、行業專家學者等眾多人士共聚一堂,圍繞中華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文化的融合創新、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服飾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新華服趨勢和特色、如何建設新華服文化產業基地,推動三化融合的產業落地萬年建言獻策,打造一場思想交流的盛宴。
高端視點 緊跟高質量發展步伐
萬年縣委 書記吳樹儉 致辭,萬年地處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南岸,全縣轄6鄉6鎮,國土面積1 140.76平方公里,是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中國貢米之鄉、中國優質淡水珍珠之鄉。新華服設計是文化創意產業,在進入“微利”時代的今天,傳統紡織服裝產業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撐,也比任何時候都更能為文化創意提供廣闊舞臺。萬年縣一定會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推動兩大產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常文光致辭表示,近幾年 漢服的新熱潮讓我們看到華服復興的更多可能,但華服本身華美絢麗的設定造成服裝的局限性。如何設計出更日常、更實用的華服,讓華服真正走進生活,是接下來大家需要努力研究并探索的。想要弘揚中華傳統服飾文化,需要研究當今消費時尚,在中華民族實現復興夢的征途上推動中華傳統文化服飾與各種文明的交流和借鑒,與時代風尚的結合、傳承與創新,以時代之美、精益之美、自信之美,傳遞優秀文化,用新華服引領時代潮流,實現中國夢。
楊紀朝表示,近年來,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貿易摩擦的加劇、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抬頭,使我國紡織服裝業面臨極大的成本和市場壓力。我國經濟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倒逼紡織服裝業面臨產業轉移與升級的決策臨界點。萬年抓住這一機遇,承接東部紡織服裝產業梯度轉移的對接點,2018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萬年高新區“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稱號,說明萬年近年來的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勢頭良好。
對于萬年來講,不是簡單的把別的地方的產能平移過來,而是按照十九大指出的高質量發展要求,把紡織行業的新定位,科技、時尚、綠色貫穿在產業發展上,把傳統的紡織服裝產業與文化、時尚傳承結合起來,用創新發展的思路引領產業。這次活動對華服概念的探索,體現萬年縣 政府對現代紡織行業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對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貫穿。
優勢互補 打造可持續產業鏈
近年來,萬年縣搶抓產業轉移和轉型升級發展機遇,大力發展現代紡織等三大產業,加快推進紡織企業集聚集群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化纖、織造、印染、服裝、箱包、制傘和家紡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如今的萬年紡織產業,面臨的已經不再是是否升級的問題,而是升級中如何集聚優秀人才;圍繞產業集聚,如何使綜合市場競爭力更強大;產學研作為孵化器、加速器在實踐中如何實現等一系列問題的逐步實現與落地。
在2019萬年縣招商引資“百日行動”紡織服裝產業推介會上, 萬年縣 政協副主席彭勇 介紹,萬年縣在行業支持、區位依托、政策推動下,產業規模越來越大、產業鏈條越來越全、行業標桿越來越多,且呈現院士工作站多、創新創業平臺多、知識產權成果多的特色。為繼續促進紡織服裝產業健康發展,萬年縣委、縣 政府將全力構建“你投資我服務、你發財我發展、你誠信我擔當、你先賺我后贏”的新型政企關系,重點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核心,優化 放管服改革,細化產業定位、加深產業與文化融合,按中央供給側改革要求,搶抓有利時機,以文化賦能產業,奮力開啟萬年紡織服裝產業下一個“金色十年”。
現場舉行 紡織服裝產業落地萬年縣簽約儀式,金利來(中國)皮具投資有限公司的萬年國際輕紡城項目、廈門乾德紡織有限公司的紡織生產項目,上海旺堡服飾有限公司的高檔內衣生產項目等16個項目,共計98.7億元的投資將花落萬年。
楊紀朝與江西省工信廳紡織處處長陳軍授牌江西昌碩戶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為江西省紡織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單位。
融合創新 引領華服新潮流
下午舉行的 新華服發展高峰論壇,以 “中華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文化的融合創新”為主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理事、北京服裝學院特聘教授、博導、中國服飾文化研究院副院長趙連賞,就中國古代服裝的本源相關話題展開探討。
就華服和現代生活的接軌,與當前服裝設計、標準的結合話題,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吳海燕發表自己的觀點,并結合自己的服裝設計實踐闡述華服發展的要旨所在。
外交場合對服裝的需求是什么?在一個外交官眼中,華服作為正式場合的禮儀服裝應該有怎樣的精神底蘊和外在的表現, 外交部原駐蘇里南共和國大使張晉雄結合外交案例和親身體會提出服裝禮儀的思考。
產業結合、抓住機遇,如何從實業角度有責任地體現華服文化自信,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華服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江西昌碩戶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徐仂以一個企業經營者的責任觀和著眼長遠的發展視角,闡述抓住行業“科技、時尚、綠色”的時代發展新機遇,將新華服與產業創新融合在一起,推動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華服工作委員會揭牌儀式和 首屆“萬年貢”杯新華服設計大賽啟動儀式同期舉行。
據悉,首屆“萬年貢”杯新華服設計大賽以新華服在時代背景下需要不斷創新,形成個性、定制、多樣化的華服特色探索為背景,參賽對象主要面對高校學生及新銳設計師,男裝、女裝、童裝等品類均可參賽,以打造華服正裝新形象、新視覺、新標準為目標。大賽決賽將暫定2020年10月舉行。
為弘揚中華深厚底蘊和禮儀,傳遞中國人勇于追求夢想,建設美好家園,熱愛美好生活的時代特質,12月16日,新華服發展高端論壇·首屆“萬年貢”杯新華服設計大賽啟動暨紡織服裝產業推介會活動在江西萬年舉行。
本次活動由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華服工作委員會,萬年貢集團有限公司,萬年縣輕紡行業協會主辦。第十一屆全國 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輕工業聯合會原會長步正發,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 原副會長、中國針織工業協會原會長楊紀朝,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常務副會長常文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邊防總局原副局長、 少將張崇德,中國皮革協會秘書長卞曉云等領導嘉賓出席本次活動。
高校教授、企業大咖、行業專家學者等眾多人士共聚一堂,圍繞中華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文化的融合創新、江西省上饒市萬年縣服飾產業發展的新機遇、新華服趨勢和特色、如何建設新華服文化產業基地,推動三化融合的產業落地萬年建言獻策,打造一場思想交流的盛宴。
高端視點 緊跟高質量發展步伐
萬年縣委 書記吳樹儉 致辭,萬年地處江西省東北部,鄱陽湖東南岸,全縣轄6鄉6鎮,國土面積1 140.76平方公里,是世界稻作文化發源地、中國貢米之鄉、中國優質淡水珍珠之鄉。新華服設計是文化創意產業,在進入“微利”時代的今天,傳統紡織服裝產業比任何時候都更需要文化創意產業的支撐,也比任何時候都更能為文化創意提供廣闊舞臺。萬年縣一定會以本次活動為契機,推動兩大產業相輔相成、相得益彰。
常文光致辭表示,近幾年 漢服的新熱潮讓我們看到華服復興的更多可能,但華服本身華美絢麗的設定造成服裝的局限性。如何設計出更日常、更實用的華服,讓華服真正走進生活,是接下來大家需要努力研究并探索的。想要弘揚中華傳統服飾文化,需要研究當今消費時尚,在中華民族實現復興夢的征途上推動中華傳統文化服飾與各種文明的交流和借鑒,與時代風尚的結合、傳承與創新,以時代之美、精益之美、自信之美,傳遞優秀文化,用新華服引領時代潮流,實現中國夢。
楊紀朝表示,近年來,國際貿易環境的變化、貿易摩擦的加劇、保護主義、單邊主義的抬頭,使我國紡織服裝業面臨極大的成本和市場壓力。我國經濟近年來的快速發展倒逼紡織服裝業面臨產業轉移與升級的決策臨界點。萬年抓住這一機遇,承接東部紡織服裝產業梯度轉移的對接點,2018年,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授予萬年高新區“全國紡織產業轉移示范園區”稱號,說明萬年近年來的紡織服裝行業發展勢頭良好。
對于萬年來講,不是簡單的把別的地方的產能平移過來,而是按照十九大指出的高質量發展要求,把紡織行業的新定位,科技、時尚、綠色貫穿在產業發展上,把傳統的紡織服裝產業與文化、時尚傳承結合起來,用創新發展的思路引領產業。這次活動對華服概念的探索,體現萬年縣 政府對現代紡織行業的深刻理解和認識,對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貫穿。
優勢互補 打造可持續產業鏈
近年來,萬年縣搶抓產業轉移和轉型升級發展機遇,大力發展現代紡織等三大產業,加快推進紡織企業集聚集群發展,目前已基本形成了化纖、織造、印染、服裝、箱包、制傘和家紡為一體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如今的萬年紡織產業,面臨的已經不再是是否升級的問題,而是升級中如何集聚優秀人才;圍繞產業集聚,如何使綜合市場競爭力更強大;產學研作為孵化器、加速器在實踐中如何實現等一系列問題的逐步實現與落地。
在2019萬年縣招商引資“百日行動”紡織服裝產業推介會上, 萬年縣 政協副主席彭勇 介紹,萬年縣在行業支持、區位依托、政策推動下,產業規模越來越大、產業鏈條越來越全、行業標桿越來越多,且呈現院士工作站多、創新創業平臺多、知識產權成果多的特色。為繼續促進紡織服裝產業健康發展,萬年縣委、縣 政府將全力構建“你投資我服務、你發財我發展、你誠信我擔當、你先賺我后贏”的新型政企關系,重點圍繞“科技、時尚、綠色”發展核心,優化 放管服改革,細化產業定位、加深產業與文化融合,按中央供給側改革要求,搶抓有利時機,以文化賦能產業,奮力開啟萬年紡織服裝產業下一個“金色十年”。
現場舉行 紡織服裝產業落地萬年縣簽約儀式,金利來(中國)皮具投資有限公司的萬年國際輕紡城項目、廈門乾德紡織有限公司的紡織生產項目,上海旺堡服飾有限公司的高檔內衣生產項目等16個項目,共計98.7億元的投資將花落萬年。
楊紀朝與江西省工信廳紡織處處長陳軍授牌江西昌碩戶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為江西省紡織工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單位。
融合創新 引領華服新潮流
下午舉行的 新華服發展高峰論壇,以 “中華傳統服飾文化與現代時尚文化的融合創新”為主題。
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員、中國明史學會副秘書長、中國中外關系史學會理事、北京服裝學院特聘教授、博導、中國服飾文化研究院副院長趙連賞,就中國古代服裝的本源相關話題展開探討。
就華服和現代生活的接軌,與當前服裝設計、標準的結合話題, 中國美術學院設計學院院長吳海燕發表自己的觀點,并結合自己的服裝設計實踐闡述華服發展的要旨所在。
外交場合對服裝的需求是什么?在一個外交官眼中,華服作為正式場合的禮儀服裝應該有怎樣的精神底蘊和外在的表現, 外交部原駐蘇里南共和國大使張晉雄結合外交案例和親身體會提出服裝禮儀的思考。
產業結合、抓住機遇,如何從實業角度有責任地體現華服文化自信,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華服工作委員會秘書長、江西昌碩戶外休閑用品有限公司徐仂以一個企業經營者的責任觀和著眼長遠的發展視角,闡述抓住行業“科技、時尚、綠色”的時代發展新機遇,將新華服與產業創新融合在一起,推動產業進入高質量發展的新階段。
中華炎黃文化研究會華服工作委員會揭牌儀式和 首屆“萬年貢”杯新華服設計大賽啟動儀式同期舉行。
據悉,首屆“萬年貢”杯新華服設計大賽以新華服在時代背景下需要不斷創新,形成個性、定制、多樣化的華服特色探索為背景,參賽對象主要面對高校學生及新銳設計師,男裝、女裝、童裝等品類均可參賽,以打造華服正裝新形象、新視覺、新標準為目標。大賽決賽將暫定2020年10月舉行。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