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服裝鞋帽網首頁 > 正文
2019紡機行業很難過,2020紡機關鍵詞:創新、智能制造……
在已經過去的2019年,各行各業都覺得自己“難”,紡機業也不例外。隨著2020年的到來,紡機行業面臨的市場形勢與發展環境有什么新的變化?行業和企業的發展重點又應該做出哪些相應的調整呢?中國紡織機械協會會長顧平表達了以下觀點。
重壓之下亮點不少
2019年,在全球經濟景氣下降、紡織行業產業轉移及結構調整、紡機行業周期性調整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紡機行業也呈現了調整加快的態勢。不僅僅是我國如此,2019年以來全球主要紡機制造國家和地區均出現整體調整的態勢,全球紡機貿易額也出現了下降。
從2019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規模以上紡機企業行業實現營業收入645.22億元,同比減少5.79%,從單月走勢來看,二季度后均出現了月同比減少的趨勢;規模以上紡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43.58億元,同比減少7.73%;營業收入利潤率6.75%,比上年同期降低1.4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紡機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加14.15%,產成品存貨略降1.03%,在紡機行業營業收入下降的形勢下,應收賬款繼續呈現兩位數的增長,表明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雖然2019年我國紡機行業運行壓力增大,主要經濟指標呈現下跌,但行業發展仍有不少亮點。
企業的產品研發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從2019年紡機市場表現可以看到,無論智能化工廠建設,還是單機自動化和局部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存量改造,都與紡織行業高效高質發展契合,并倒逼紡機企業加快產品研發,擴大產業鏈合作,不斷推出創新產品。針對下游企業高端、小眾的需求,定制化的產品越來越多。
出口保持增長。據海關統計,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紡機產品進出口總額54.33億美元,其中出口28.42億美元,同比增長2.20%;進口25.91億美元,同比減少5.87%;出口增速大于進口增速,2019年以來一直保持貿易順差。2019年10月紡機出口數據繼續回暖,1~10月我國紡機出口累計同比增長3.13%,出口金額為31.20億美元。這說明中國的紡機產品在國際上有了更強的競爭力,在全球紡機市場有了更多話語權。
經過多年市場競爭洗禮,我國紡機企業運作更加規范,管理更加科學。2019年8月,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獲得第十八屆“全國質量獎”,成為首家獲得“全國質量獎”的紡機企業。金輪針布的獲獎說明我國紡機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成功經驗也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
創新提升是剛需
2020年,我國紡機行業面臨著較特殊的市場形勢與發展環境,總體來看,在我國紡織行業進入低速增長的新態勢下,紡機業將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新的平衡。
從國內市場來說,國內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和向中西部轉移帶來的新產能,以及現有產能的升級改造仍然蘊藏著較大的空間;而國外市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推進,新興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家中市場多層次的需求也將為我國紡機企業帶來長期的增長空間。
目前,國內企業與國外一流企業相比,創新能力差距仍較明顯。在ITMA 2019展會上,可以看到眾多具有突破性的創新產品,從中可以看到國內紡機企業與世界頂尖紡機企業的差距。另外在制造水平方面我們也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我們參觀考察范德威爾、史陶比爾等歐洲知名紡機企業,可以看到他們的生產制造自動化水平很高。生產制造環節的連續化、自動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是我國紡機企業今后要更加努力的重點。
智能制造再升級
智能制造可以說是“十三五”期間行業發展的主旋律,紡織行業已從單機的智能化向系統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紡織工業“十三五”規劃的棉紡、化纖、印染等七大智能化生產示范線建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中棉紡智能化生產示范線建設成果豐碩,從江蘇大生的數字化車間到武漢裕大華的智造項目,大家目睹了中國紡織業的智能制造發展進程和成效,萬錠用工人降至十幾人,成為行業智造的新坐標。又如在紡織服裝領域已實施的智能制造項目中,均實現了自動化、數字化,絕大部分已經網絡化,部分具有了智能化的裝備與功能。對于行業“十三五”發展成績,中國紡機協會將總體按照“十三五”規劃進行梳理和總結。
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目前,中國紡機協會正著手進行行業“十四五”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在目前發展基礎上,紡織服裝的智能制造將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向腈綸、氨綸、毛麻纖維等其他纖維原料拓展,向布匹染色、針刺、紡熔等其他加工工藝拓展,向家紡、產業用領域拓展,最終使數字化智能化制造在服裝服飾、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領域全面推廣。為此,中國紡機協會依托中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紡織行業分盟,以及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強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融合行業內外智造技術資源,推動行業智造持續發展。
另外顧平會長個人認為,服務于新材料和綠色纖維生產,發展紡織品再回收、短流程生產裝備以及紡機企業自身的智能化發展等方面也將是我國紡機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此外,更要重點關注紡織專件器材技術水平和產品一致性、可靠性的提升和發展。
紡機行業內大咖探討2020年高質量發展之道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秘書長高勇表示,受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多變等因素影響,紡織行業進入低速增長期,高質量發展成為必由之路。紡織行業科技、綠色、時尚的新定位,與紡織機械密切相尤其是科技發展中,發展智能化、高新纖維和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都與紡機業直接相他提醒紡機企業,對于行業發展趨勢要有準確把握,助力行業升級改造是紡機企業的主要使命,對于一些批量小的小品類紡織機械應給予更多關注。與此同時,紡機企業自身的改造提升也不容忽視。今年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組織參觀了不少歐洲紡機企業,可以看到國內紡機企業這方面的差距在拉大,應當引起重視。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名譽會長王樹田分析認為,對于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從2018年以來,國內GDP增長趨緩,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同時中美貿易摩擦等不確定因素增多,未來難以預期。另外,當前在市場資源配置上,政府主導比例加大,企業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從紡織行業和紡機行業發展形勢來看,受紡織市場需求低迷影響,紡機行業也開始出現負增長。對于未來發展,王樹田表示,ITMA 2019展會讓大家看到自身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在結構調整和制造水平、產品質量提升上仍然需要下大力氣。他同時提醒紡機企業協調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同行企業間市場競爭關系,謹防壓價競銷破壞市場競爭秩序。同時在發展重點上,關注國內城市圈建設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這些都與紡機業發展有密切關系。展望2020年,王樹田預計紡機企業仍然要過緊日子,他勉勵企業認真總結企業成長之路,對未來充滿信心。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劉松也表示,展望行業未來形勢,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周期性問題與結構性矛盾疊加,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紡織行業出口形勢依舊不容樂觀,內需市場潛力有待挖掘,企業投資意愿依舊謹慎。預期紡機行業面臨的市場壓力不減,外銷市場表現要好于內銷市場,產銷總體趨緩,而化纖及非織造布機械市場仍保持增長態勢。
縱觀紡機行業,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我國紡織機械行業也在不斷的提升其發展水平,并深入推進產業升級,進入2019年,我國紡織機械行業盈利能力繼續保持穩定。展望未來,目前隨著在紡織領域一些相關的智能制造技術得到了大力推進,使得紡織行業已從單純的智能化向系統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由此可見,未來智能化是我國未來紡機設備發展的必然趨勢。
總體上看,2019年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國內外市場環境依然基本平穩,但外需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各種風險因素有所增加。受此影響,紡織機械行業的國內市場壓力勢必有所加大,國外市場則仍然有望保持相對穩健的發展,紡機企業須積極加快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穩健經營應對市場的波動,共同努力推動我國紡機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重壓之下亮點不少
2019年,在全球經濟景氣下降、紡織行業產業轉移及結構調整、紡機行業周期性調整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紡機行業也呈現了調整加快的態勢。不僅僅是我國如此,2019年以來全球主要紡機制造國家和地區均出現整體調整的態勢,全球紡機貿易額也出現了下降。
從2019年前三季度的數據來看,規模以上紡機企業行業實現營業收入645.22億元,同比減少5.79%,從單月走勢來看,二季度后均出現了月同比減少的趨勢;規模以上紡機企業實現利潤總額為43.58億元,同比減少7.73%;營業收入利潤率6.75%,比上年同期降低1.45個百分點。規模以上紡機企業應收賬款同比增加14.15%,產成品存貨略降1.03%,在紡機行業營業收入下降的形勢下,應收賬款繼續呈現兩位數的增長,表明市場競爭更趨激烈。
雖然2019年我國紡機行業運行壓力增大,主要經濟指標呈現下跌,但行業發展仍有不少亮點。
企業的產品研發更加貼近市場需求。從2019年紡機市場表現可以看到,無論智能化工廠建設,還是單機自動化和局部連續化、自動化、智能化的存量改造,都與紡織行業高效高質發展契合,并倒逼紡機企業加快產品研發,擴大產業鏈合作,不斷推出創新產品。針對下游企業高端、小眾的需求,定制化的產品越來越多。
出口保持增長。據海關統計,2019年前三季度,中國紡機產品進出口總額54.33億美元,其中出口28.42億美元,同比增長2.20%;進口25.91億美元,同比減少5.87%;出口增速大于進口增速,2019年以來一直保持貿易順差。2019年10月紡機出口數據繼續回暖,1~10月我國紡機出口累計同比增長3.13%,出口金額為31.20億美元。這說明中國的紡機產品在國際上有了更強的競爭力,在全球紡機市場有了更多話語權。
經過多年市場競爭洗禮,我國紡機企業運作更加規范,管理更加科學。2019年8月,金輪針布(江蘇)有限公司獲得第十八屆“全國質量獎”,成為首家獲得“全國質量獎”的紡機企業。金輪針布的獲獎說明我國紡機企業質量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成功經驗也值得大家學習和借鑒。
創新提升是剛需
2020年,我國紡機行業面臨著較特殊的市場形勢與發展環境,總體來看,在我國紡織行業進入低速增長的新態勢下,紡機業將更加注重高質量發展,努力實現新的平衡。
從國內市場來說,國內紡織產業集群發展和向中西部轉移帶來的新產能,以及現有產能的升級改造仍然蘊藏著較大的空間;而國外市場,隨著“一帶一路”戰略推進,新興的紡織服裝生產國家中市場多層次的需求也將為我國紡機企業帶來長期的增長空間。
目前,國內企業與國外一流企業相比,創新能力差距仍較明顯。在ITMA 2019展會上,可以看到眾多具有突破性的創新產品,從中可以看到國內紡機企業與世界頂尖紡機企業的差距。另外在制造水平方面我們也存在著比較大的差距。我們參觀考察范德威爾、史陶比爾等歐洲知名紡機企業,可以看到他們的生產制造自動化水平很高。生產制造環節的連續化、自動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是我國紡機企業今后要更加努力的重點。
智能制造再升級
智能制造可以說是“十三五”期間行業發展的主旋律,紡織行業已從單機的智能化向系統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紡織工業“十三五”規劃的棉紡、化纖、印染等七大智能化生產示范線建設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績,其中棉紡智能化生產示范線建設成果豐碩,從江蘇大生的數字化車間到武漢裕大華的智造項目,大家目睹了中國紡織業的智能制造發展進程和成效,萬錠用工人降至十幾人,成為行業智造的新坐標。又如在紡織服裝領域已實施的智能制造項目中,均實現了自動化、數字化,絕大部分已經網絡化,部分具有了智能化的裝備與功能。對于行業“十三五”發展成績,中國紡機協會將總體按照“十三五”規劃進行梳理和總結。
對即將到來的“十四五”,目前,中國紡機協會正著手進行行業“十四五”規劃的前期研究工作。在目前發展基礎上,紡織服裝的智能制造將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同時向腈綸、氨綸、毛麻纖維等其他纖維原料拓展,向布匹染色、針刺、紡熔等其他加工工藝拓展,向家紡、產業用領域拓展,最終使數字化智能化制造在服裝服飾、家用紡織品和產業用紡織品領域全面推廣。為此,中國紡機協會依托中國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供應商聯盟紡織行業分盟,以及全國紡織機械與附件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加強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融合行業內外智造技術資源,推動行業智造持續發展。
另外顧平會長個人認為,服務于新材料和綠色纖維生產,發展紡織品再回收、短流程生產裝備以及紡機企業自身的智能化發展等方面也將是我國紡機行業未來發展的重點。此外,更要重點關注紡織專件器材技術水平和產品一致性、可靠性的提升和發展。
紡機行業內大咖探討2020年高質量發展之道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黨委書記、秘書長高勇表示,受國際環境日趨復雜多變等因素影響,紡織行業進入低速增長期,高質量發展成為必由之路。紡織行業科技、綠色、時尚的新定位,與紡織機械密切相尤其是科技發展中,發展智能化、高新纖維和傳統產業升級改造,都與紡機業直接相他提醒紡機企業,對于行業發展趨勢要有準確把握,助力行業升級改造是紡機企業的主要使命,對于一些批量小的小品類紡織機械應給予更多關注。與此同時,紡機企業自身的改造提升也不容忽視。今年中國紡織機械協會組織參觀了不少歐洲紡機企業,可以看到國內紡機企業這方面的差距在拉大,應當引起重視。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名譽會長王樹田分析認為,對于當前宏觀經濟形勢,從2018年以來,國內GDP增長趨緩,經濟下行壓力越來越大。同時中美貿易摩擦等不確定因素增多,未來難以預期。另外,當前在市場資源配置上,政府主導比例加大,企業需密切關注政策變化。從紡織行業和紡機行業發展形勢來看,受紡織市場需求低迷影響,紡機行業也開始出現負增長。對于未來發展,王樹田表示,ITMA 2019展會讓大家看到自身與世界一流水平的差距,在結構調整和制造水平、產品質量提升上仍然需要下大力氣。他同時提醒紡機企業協調產業鏈上下游以及同行企業間市場競爭關系,謹防壓價競銷破壞市場競爭秩序。同時在發展重點上,關注國內城市圈建設以及一帶一路建設,這些都與紡機業發展有密切關系。展望2020年,王樹田預計紡機企業仍然要過緊日子,他勉勵企業認真總結企業成長之路,對未來充滿信心。
中國紡織機械協會副會長劉松也表示,展望行業未來形勢,當前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外部不穩定不確定因素較多,國內周期性問題與結構性矛盾疊加,我國宏觀經濟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紡織行業出口形勢依舊不容樂觀,內需市場潛力有待挖掘,企業投資意愿依舊謹慎。預期紡機行業面臨的市場壓力不減,外銷市場表現要好于內銷市場,產銷總體趨緩,而化纖及非織造布機械市場仍保持增長態勢。
縱觀紡機行業,自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我國紡織機械行業也在不斷的提升其發展水平,并深入推進產業升級,進入2019年,我國紡織機械行業盈利能力繼續保持穩定。展望未來,目前隨著在紡織領域一些相關的智能制造技術得到了大力推進,使得紡織行業已從單純的智能化向系統的數字化、自動化、智能化發展。由此可見,未來智能化是我國未來紡機設備發展的必然趨勢。
總體上看,2019年我國紡織行業面臨的國內外市場環境依然基本平穩,但外需面臨更多不確定性,各種風險因素有所增加。受此影響,紡織機械行業的國內市場壓力勢必有所加大,國外市場則仍然有望保持相對穩健的發展,紡機企業須積極加快結構調整和技術創新、穩健經營應對市場的波動,共同努力推動我國紡機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世界服裝鞋帽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1、凡本網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世界服裝鞋帽網所有,轉載請注明"來源:世界服裝鞋帽網sjfzxm.com",違者,本網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