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與棉紡織市場觀察(3.13-3.19)
本周,受新冠疫情的影響,棉花、棉紗期現貨市場價格持續走低,中美雙方棉花、棉紗主力合約結算價均達到中美貿易摩擦以來的最低值。
要聞回顧
據中國海關總署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1-2月,我國紡織品服裝出口額為298.35億美元,同比下降20.0%。其中,紡織品(包括紡織紗線、織物及制品)出口額為137.73億美元,同比下降19.9%;服裝(包括服裝及衣著附件)出口額為160.62億美元,同比下降20.0%。
2020年2月底,中國棉花協會對內地12個省市和新疆自治區進行植棉意向面積的調查,結果顯示:2020年全國植棉意向面積為4573.57萬畝,同比下降5.03%。其中,新疆植棉意向面積為3563.19萬畝,同比下降3.37%;長江流域受疫情影響較大,影響植棉面積的因素較多,據不完全統計,該流域植棉意向面積為444.91萬畝,同比下降9.93%;黃河流域農業生產基本恢復,植棉意向面積為526.74萬畝,同比下降10.99%。
3月18日,中方針對美方打壓中國媒體駐美機構行為采取反制措施。對于是否擔心美方進一步反制,外交部發言人表示,此舉是為了敦促美國立即改弦更張、糾正錯誤,停止對中國媒體的政治打壓和無理的限制。如果美方一意孤行,錯上加錯,中方必將被迫采取進一步的反制措施。
市場動態
3月13日-3月19日,市場價格持續走低,19日,棉花、棉紗期貨紛紛跌停。從期貨市場看,國內鄭棉主力合約(CF2005)3月19日結算價為11260元/噸,較上周同期結算價下降920元/噸;美棉期貨(ICE2005),當地時間3月18日結算價為56.64美分/磅,本周結算價格較上周約下降3美分/磅;鄭州棉紗主力合約(CY2005)3月19日結算價為18815元/噸,較上同期下降1405元/噸。從國內現貨市場看,3月19日,國內3128B棉花價格指數為11560元/噸,純棉32支普梳紗價格指數(CY C32S)為20030元/噸,分別較上周同期下降950元/噸、560元/噸。
本周,國內棉紡織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加快,九成企業已順利開工,產能利用率在70%左右。棉紡織大型企業的訂單恢復量在80%以上,小型企業在60%左右,疫情全球化使得出口訂單受影響較大,基本上恢復到50%的水平,出口型企業的壓力整體大于以國內為主要市場的企業。下游產業生產恢復更加積極,產業鏈貫通性有所提高,國內重點紡織服裝專業市場開市率近90%,流通、銷售環節進一步打通。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