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紡聯調查周報:紡織行業復產形勢向好
為更好了解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對紡織行業生產運行的直接影響,中紡聯于3月3日上線了紡織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進行周報調查,截止3月18日12時共有368戶企業在線反饋了上周企業開工情況,其中三分之一企業堅持每周連續填報。中紡聯將周報信息進行了匯總分析,向國家發改委、工信部有關司局報送了行業復工復產最新進展,并反饋了企業遇到的困難問題和政策訴求,提出政策措施建議。現將3月11日~3月18日一周內紡織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報告如下,供行業參考。
紡織企業復工復產全面推進,小微企業復工情況顯著好轉,企業投資意愿有所回升。
根據復工周報調查結果,3月11日12時~3月18日12時,共有196戶企業通過在線問卷提交有效復工數據,已復工企業比例達到96.9%,較前一周調查結果提高3.6個百分點;190戶已復工企業的返崗工人人數達到24.9萬,占正常情況下用工總人數的比例為87.3%,較前一周調查結果提高6.7個百分點。
中紡聯集群辦、園區辦對全國13個省份的28個重點紡織產業集群進行了調查,截至3月13日12時,上述集群共有6.2萬戶紡織企業復工生產,占集群企業總數的75.7%,較一周前調查時提高11.5個百分點;已復工人數達到118.4萬人,占正常用工人數的比例達到59%,較一周前調查時提高了0.6個百分點。其中,集群內3940戶規模以上企業中,已復工企業比例已經達到95.4%,已復工人員比例達到71.6%,分別較上周調查數據提高0.5和10.1個百分點。
小微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大幅好轉。28個重點產業集群內,共有5.8萬戶規模以下企業實現復工,占集群規下企業總數的比例達到74.7%,較前一周調查數據提高12.1個百分點;規下企業已復工人數達到62.9萬人,占正常情況用工人數的51.3%,較前一周調查數據提高2.9個百分點。
隨著疫情逐步得到控制,復工復產推進,紡織企業投資信心低迷的情況開始呈現好轉跡象。本周202戶填報投資信息的企業中,22.8%的企業表示有固定資產投資項目正在建設當中,較此前幾周10%左右的比例明顯好轉;15.3%的企業表示下周有投資計劃,比例比前一周調查時提高了5.3個百分點。28個重點產業集群中,本周有64.3%的集群有在建投資項目,雖然比例基本與前兩周持平,但投資重點正在從防疫物資回歸到正常生產及技術升級領域,本周在建項目中有56%是非防疫產品的生產項目,較上周提高18個百分點,表明企業投資動力回升。
產業鏈協同效率進一步提高,專業市場開市復工情況持續好轉。
復工初期,紡織產業鏈上游企業復工進度明顯好于中下游,近期中下游企業復工復產情況全面向好,與產業鏈上游復工水平基本接近,紡織服裝專業市場復工開市進度持續加快,全產業鏈協同運轉效率不斷提升。
根據復工周報調查情況,棉紡、化纖行業的被調查企業95%以上已經恢復開工,工人返崗比例提高到88%左右。據中國印染行業協會調查情況,到2月底,浙江紹興柯橋、福建石獅兩大印染產業集聚區已基本實現全面復產。根據產業集群的調查數據,東莞、南通、常熟、海寧等10個信息完整的服裝、家紡產業集群5.5萬戶企業中,已復工企業比例已達到71.5%,較前一周調查時提高11.8個百分點。
專業市場開市復工進度繼續加快。根據中紡聯流通分會3月17日對全國101家重點紡織服裝專業市場的調查數據,已復工市場已經達到99個,單體市場開市率比前一周調查時提高11.9個百分點;已開市商鋪數為9.1萬個,占正常情況下市場商鋪總數的比例為63.7%,較一周前提高了12.9個百分點,專業市場的流通功能正在有序恢復。
已復工企業訂單及產能利用情況有所好轉,但需求不足情況仍未徹底改善。
隨著復工復產全面推進,產業鏈運轉協調性改善,紡織企業訂單情況呈好轉趨勢。周報數據顯示,在193戶有效填寫訂單情況的已復工企業中,44.6%的企業訂單量已達到正常情況的80%,比一周前調查時提高14.3個百分點,訂單不足平時的50%的被調查企業比例下降到15%,比一周前調查時降低10多個百分點。
生產訂單好轉帶動企業開工負荷有所提高。在193戶有效填寫產能情況已復工企業中,60.6%的企業產能利用率達到80%,比一周前調查時比例提高4個百分點。產能利用率不到50%的被調查企業比例為14%,比一周前調查時下降約7個百分點。
盡管當前疫情蔓延趨勢已基本得到遏制,但大部分實體零售店鋪仍未恢復正常營業,網絡零售渠道也因物流效率不足而有所放緩,居家隔離、減少社交活動的防疫措施使得服裝類商品消費需求減弱,市場需求不足問題仍然較為突出。周報數據顯示,有56.4%的被調查企業選擇需求不足、渠道不暢為當前生產經營面臨的主要困難,已經超過了選擇用工、物流等困難選項的企業比例。在市場需求動力尚不充分的情況下,目前紡織企業產能利用率仍然高于訂單恢復情況,庫存壓力加大及資金鏈緊張風險仍然不能忽視。
紡織行業經濟運行壓力加大,但企業經營預期已有好轉跡象,長期向好基本面沒有改變。
國家統計局和中國海關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以來,紡織行業受疫情影響經濟運行壓力明顯加大。1~2月,全國規模以上紡織業(含紡紗、織造、針織、印染及家用、產業用制成品)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7.2%,服裝業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8.9%,化纖業同比下降10.7%。有統計的15個大類產品產量全部負增長,過半類別負增長幅度超過30%。全國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零售額同比下降30.9%,網上穿類商品零售額同比下降18.1%,下降幅度明顯超過食品、日用品等剛性消費需求產品。紡織品服裝出口總額為298.3億美元,同比下降20%。
雖然當前面臨較大生產經營壓力,但企業對于發展走勢的預期正在逐漸好轉。根據周報調查結果,在202戶被調查企業中,仍有19.8%的企業表示一季度銷售收入同比不會減少;151戶有出口業務的被調查企業中,有25.8%的企業表示一季度出口額同比不會減少,其中超過一半企業表示出口會有所增加。預期一季度銷售收入同比減少幅度超過20%的被調查企業比例從前一周56.7%下降到本周39.1%,預期出口額減少幅度超過20%的企業比例從前一周46%下降到30.5%,表明在復工及訂單情況好轉的情況下,企業經營信心有所提升。
3月16日,國家統計局發布1~2月國民經濟運行數據,并表示雖然新冠肺炎疫情給經濟運行帶來較大沖擊,但綜合看,疫情的影響是短期的、外在的,也是可控的。我國基本民生保障有力,社會大局保持穩定,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內在向上的趨勢沒有改變。
近年來,紡織行業轉型升級持續深化,綜合競爭力與發展韌性持續提升。盡管當前運行發展仍面臨較多困難,紡織行業仍然有能力有效應對疫情影響,并隨著防控形勢進一步向好,以最高效率恢復經濟運行秩序。現階段仍建議企業著力多途徑挖掘內外市場空間,有效整合產業鏈資源;同時,堅定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信念,以提升產出品質、效率和效益為目標,合理安排投資計劃。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