紡織業最“淡”淡季來臨:庫存百萬、貨款難要
近期北京地區疫情出現了反復,不僅讓國內防疫工作的神經驟然緊繃起來,更讓還處于淡季紡織服裝業蒙上了陰影。在外貿毫無起色,內貿還未復蘇的前后夾擊下,紡織行業注定在這個夏天會遭遇有史以來最“淡”的一個淡季。
“現在廠里開機率是80%,庫存100萬米左右,訂單相對往年減少了6-7成。”
“我們廠里現在只開了4臺織機,訂單減少的很厲害,從五月下半月開始到現在就沒有接到過訂單了”
“廠里開機率現在在50%左右,庫存大概300萬米,今年訂單相比去年減少了60%。”
……
目前訂單減少50%以上已經是所有紡織人的共識,當然訂單沒了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庫存無休止的增長。為了避免所有的流動資金都變成原料、坯布、工人工資,大部分織造企業一改前期的開機率高位,開始大幅度下調開機率,80%、50%甚至有的不足20%。
不在平時輪休,就在端午放假
隨著開機率的下跌,本以為即將到來的端午節會出現很多企業集中放假的現象,可是實際上計劃放假的企業并不多,除了少部分企業打算放假3天左右。
端午節不放假并不意味著工人就沒有假期,真實情況是現在很多廠里的工人已經進入了輪休狀態。三班制、周末雙休、放假10天20天……各種不同的放假方式在各類工廠上演。平時輪休的工廠基本都沒有端午放假的計劃,而平時不輪休的工廠大多會在端午節放假。無論是平時輪休,還是節假日放假都是當下紡織行情走弱的直觀表現。
當然工廠放假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降低庫存增速以及縮減工人工資支出。不管是計時工資還是計件工資,在工作時間大幅減少面前,收入降低已是必然。10-20%的降幅算少了,30%以上的暴跌也大有人在。
可令人意外的是,在工資待遇大幅縮水的情況下,工人卻少有出現流失的情況。出現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紡織大環境如此,別的工廠、企業也在放假減薪,或者說很多企業今年并沒有招人計劃,普通的工人缺乏流動的積極性與目的地。
織造企業的近況不容樂觀,染廠方面又表現如何?
染費可談、可商量,交期一周以內
染廠作為織造企業的下游,在織廠遇到訂單減少的同時也不可避免的會出現無活可做、停產放假。長時間處于“供小于求”關系中的染廠,一直在染費方面價格堅挺說一不二,但是今年在疫情面前,他們也不得不低下頭。
以往一年幾次的染費上漲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染費價格可談、可商量,還有降價的余地。
“明面上價格沒有優惠,但是如果量大,可以私下商談價格,能優惠一點的。”
“染費的話量大就會便宜個兩三毛。”
“染費上面肯定是有優惠的,主要還是看訂單大小,量大了讓個一兩毛很正常。”
……
不少貿易商都反饋染費價格已經松動。不僅僅染費在讓步,如今的染廠交期也讓人驚喜。但凡有單在做,基本都能控制在一周左右交貨,快一點的可以5天左右,有的甚至2-3天就能出貨。
染廠此時的染費與交期可以說是非常誘人的,如果此時能有訂單在做那真是一件幸事。但實際上卻不是所有人都有膽量在此時接訂單。
回款延長2-3個月,訂單回暖無定期
比接到訂單更重要的是能夠及時收回貨款,但是今年的紡織行情讓這簡單的愿望也難以實現。貨款推遲、延長幾乎是所有紡織人的共識,尤其是外貿訂單。延長一個月都算不上推遲,延長兩個月也是常態,三個月以上也很常見,甚至有部分公司年后就已經沒有收到客戶回款了。
客戶回款時間無保障,主要是因為下游服裝銷售速度放緩以及今年春夏服裝市場大幅萎縮,大量紡織服裝庫存積壓難以流動。終端客戶缺乏資金來源,自然無法向供應商支付貨款。
當然供應商在無法保證貨款的前提下,也缺乏積極接單的信心,并且客戶的狀態何時能夠好轉依然還是未知數。即使下半年紡織行情能夠好轉,訂單、資金能夠正常流動,那必然也是一副“僧多粥少”的局面,大量供應商圍繞著少量訂單激烈競爭,只會導致殘酷的價格戰。
紡織行情在今年的傳統淡季中變得更加冷清,前期還保證開機率的工廠似乎將前面的假期,統一在近期放了,整個市場到處可見放假停產。但染廠方面卻用染費以及交期告訴貿易商,此時有訂單既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還可以縮短生產周期。只是客戶方面的貨款問題讓不少紡織人有些望而卻步。只有市場上面料與資金能夠正常的流動起來,整個紡織行情才能真正的重回熱鬧旺季。

2、本網其他來源作品,均轉載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不表明證實其描述或贊同其觀點。文章內容僅供參考。
3、若因版權等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絡,請在30日內聯系我們,電話:0755-32905944,或者聯系電子郵件: 434489116@qq.com ,我們會在第一時間刪除。
4、在本網發表評論者責任自負。
網友評論僅供其表達個人看法,并不表明本網同意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發言請遵守相關規定。